扇区:盘面被分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区存放512个字节的数据(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叫做引导扇区)(固体盘扇区:4k)
磁道: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
柱面: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
硬盘存储容量=磁头数 x 磁道(柱面)数 x 每道扇区数 x 每扇区字节数**
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确定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用 fdisk -l 查看分区信息
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分为 ATA(IDE)和 SATA 以及 SCSI 和 SAS,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
ATA(IDE),全称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电脑内部散热,已逐渐被 SATA 所取代。
SATA,全称 Serial ATA,抗干扰性强,支持热插拔等功能,速度快,纠错能力强。
SCSI,全称是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机系统接口),SCSI 硬盘广为
工作站级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所使用,资料传输时 CPU 占用率较低,转速快,支持热插拔等。
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 SCSI 技术,和 SATA 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
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 6Gb/s。
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
fdisk命令
fdisk -l [磁盘设备]
或
fdisk [磁盘设备]
fdisk /dev/sdb 进入交互式的分区管理界面
交互模式中的常用指令
p 列出硬盘中的分区情况,信息显示的格式与执行"fdisk -l"命令相同
n 创建新分区
d 删除分区
t 变更分区类型,转换格式
w 保持配置
q 退出
l 查看分区对应的系统ID号
[root@localhost ~]# fdisk -l
磁盘 /dev/sda:322.1 GB, 322122547200 字节,62914560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000a343e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sda2 2099200 629145599 313523200 8e Linux LVM
磁盘 /dev/sdb:107.4 GB, 107374182400 字节,20971520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省略部分内容
上述输出信息中包含了各硬盘的整体情况和分区情况,其中“/dev/sda”为原有的硬盘设备,而“/dev/sdb”为新增的硬盘,没有包含有效的分区信息。对于已有的分区,将通过 列表的方式输出以下信息。
在硬盘设备中创建、删除、更改分区等操作同样通过 fdisk 命令进行,只需使用硬盘的设备文件作为参数。例如,执行“fdisk /dev/sdb”命令,即可进入交互式的分区管理界面中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开始创建第 1 个分区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p //选择创建的为主分区
分区号 (1-4,默认 1):1 //设置第一个主分区的编号为 1
起始 扇区 (2048-209715199,默认为 2048): //直接按 Enter 键接受默认值
将使用默认值 2048
Last 扇区, +扇区 or +size{K,M,G} (2048-209715199,默认为 209715199):+20G
分区 1 已设置为 Linux 类型,大小设为 20 GiB
按照类似的操作步骤继续创建第二个主分区(/dev/sdb2),容量也指定为 20GB,完成后可以输入“p”指令查看分区情况,具体操作如下:
2)创建一个扩展分区和两个逻辑分区
使用剩余的硬盘空间可以创建扩展分区,然后在扩展分区中创建逻辑分区。需要注意的是,若主分区、逻辑分区均已创建完毕(四个主分区号已用完),则再次输入“n”指令后将不再提示选择分区类别。
首先使用剩下的所有空间建立扩展分区(/dev/sdb4)(全部空间分配完毕后,将无法再建立新的主分区),具体操作如下: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2 primary, 0 extended, 2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e //选择创建的为扩展分区
分区号 (3,4,默认 3):4 //选择 4 作为扩展分区的编号
起始 扇区 (83888128-209715199,默认为 83888128):
将使用默认值 83888128
Last 扇区, +扇区 or +size{K,M,G} (83888128-209715199,默认为 209715199):
将使用默认值 209715199
分区 4 已设置为 Extended 类型,大小设为 60 GiB
接下来在扩展分区中建立第一个逻辑分区(/dev/sdb5),容量指定为 2GB,具体操作如
下: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2 primary, 1 extended, 1 free) l logical (numbered from 5)
Select (default p): l //选择创建的为逻辑分区Adding logical partition 5
First sector (83890176-209715199, default 83890176):
Using default value 83890176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83890176-209715199,default 209715199):+2G Partition 5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2 GiB is set
然后按照类似的操作步骤继续创建第二个逻辑分区(/dev/sdb6),容量指定为 10GB,完成后可以再次输入“p”指令查看分区情况,具体操作如下: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p
磁盘 /dev/sdb:107.4 GB, 107374182400 字节,20971520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9f21c99b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41945087 20971520 83 Linux
/dev/sdb2 41945088 83888127 20971520 83 Linux
/dev/sdb4 83888128 209715199 62913536 5 Extended
/dev/sdb5 83890176 88084479 2097152 83 Linux
/dev/sdb6 88086528 109058047 10485760 83 Linux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d
分区号 (1,2,4-6,默认 6):6
分区 6 已删除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变更硬盘(特别是正在使用的硬盘)的分区设置以后,建议最好将系统重启一次,或者执行“partprobe”命令使操作系统检测新的分区表情况。在某些 Linux 操作系统中,若不进行这些操作,可能会导致格式化分区时损坏硬盘中已有的数据,严重者甚至引起系统崩溃。 例如,执行“partprobe”命令将重新探测“/dev/sdb”磁盘中的分区变化,具体操作如下:
[root@localhost ~]# partprobe /dev/sdb
创建文件系统的过程即格式化分区的过程,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使用 mkfs(Make Filesystem,创建文件系统)命令工具可以将分区格式化成 XFS、EXT4、FAT 等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而 Swap 交换分区是使用 mkswap 命令来进行格式化的。
实际上 mkfs 命令是一个前端工具,可以自动加载不同的程序来创建各种类型的文件系统,而后端包括多个与 mkfs 命令相关的工具程序,这些程序位于/sbin/目录中,如支持 EXT4 文件系统的 mkfs.ext4 程序等。
[root@localhost ~]# ls /sbin/mkfs* //查看当前操作系统内与 mkfs 命令相关的工具程序
/sbin/mkfs /sbin/mkfs.ext2 /sbin/mkfs.ext4 /sbin/mkfs.msdos
/sbin/mkfs.cramfs /sbin/mkfs.ext3 /sbin/mkfs.ext4dev /sbin/mkfs.vfat
使用 mkfs 命令时,基本的命令格式如下:
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设备
创建 XFS 文件系统
当需要创建 XFS 文件系统时,只需结合“-t xfs”选项指定类型,并指定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设备即可。
例如,
[root@localhost ~]# mkfs -t xfs /dev/sdb1 //或执行 mkfs.xfs /dev/sdb1
meta-data=/dev/sdb1 isize=512 agcount=4, agsize=1310720 blks
= sectsz=512 attr=2, projid32bit=1
= crc=1 finobt=0, sparse=0
data = bsize=4096 blocks=5242880, imaxpct=25
= sunit=0 swidth=0 blks
naming =version 2 bsize=4096 ascii-ci=0 ftype=1
log =internal log bsize=4096 blocks=2560, version=2
= sectsz=512 sunit=0 blks, lazy-count=1
realtime =none extsz=4096 blocks=0, rtextents=0
[root@hostname ~]# mkfs -t ext4 /dev/sda2 //将分区 /dev/sdb2 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将分区 /dev/sdb6 格式化为FAT32文件系统(先通过fdisk工具添加/dev/sdb6分区,并且将ID号设为6)
[root@hostname ~]# mkfs -t vfat -F 32 /dev/sdb6
或者
[root@hostname ~]# mkfs.vfat -F 32 /dev/sdb6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Swap 分区的作用类似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虚拟内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理内存不足的情况。当当前 Linux 主机运行的服务较多,需要更多的交换空间支撑应用时,可以为其增加新的交换分区。
例如
执行以下操作可以将分区/dev/sdb5 创建为交换分区。
[root@localhost ~]# fdisk -l /dev/sdb
…… //省略部分信息
/dev/sdb5 83890176 88084479 2097152 82 Linux swap / Solaris
…… //省略部分信息
[root@localhost ~]# mkswap /dev/sdb5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2097148 KiB
no label, UUID=9673550e-9dfd-4fa8-8683-255680230f10
例如
以下操作分别展示了启用、停用交换分区/dev/sdb5 的过程,以及总交换空间的变化情况。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查看总交换空间的大小
SwapTotal: 8257532 kB
[root@localhost ~]# swapon /dev/sdb5 //启用交换分区/dev/sdb5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确认交换空间大小已增加
SwapTotal: 10354680 kB
[root@localhost ~]# swapoff /dev/sdb5 //停用交换分区/dev/sdb5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对各种存储设备中的资源访问(如读取、保存文件等)都是通过目录结构进行的,虽然操作系统核心能够通过“设备文件”的方式操纵各种设备,但是对于 用户来说,还需要增加一个“挂载”的过程,才能像正常访问目录一样访问存储设备中的资源。
当然,在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建立的分区通常会由操作系统自动完成挂载, 如“/”分区、“/boot”分区等。然而对于后来增加的硬盘分区、光盘等设备,需要管理员手动进行挂载,实际上用户访问的是经过格式化后建立的文件系统。挂载一个文件系统时, 必须为其指定一个目录作为挂靠点(或称为挂载点),用户通过这个目录访问设备中的文件、 目录数据。
例如
以下操作用于将光盘设备挂载到/media/cdrom 目录。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mount: /dev/sr0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
[root@localhost ~]# mount
sysfs on /sys type sysfs (rw,nosuid,nodev,noexec,relatime,seclabel)
proc on /proc type proc (rw,nosuid,nodev,noexec,relatime)
…… //省略部分信息
tmpfs on /dev/shm type tmpfs (rw,nosuid,nodev,seclabel)
…… //省略部分信息
/dev/sr0 on /media/cdrom type iso9660 (ro,relatime,uid=0,gid=0,iocharset=utf8, mode=0400,dmode=0500)
/dev/sdb1 on /mailbox type xfs (rw,relatime,seclabel,attr2,inode64,noquota)
/dev/sdc1 on /media/usbdisk type vfat (rw,relatime,fmask=0022,dmask=0077,codep age=437,iocharset=ascii,shortname=mixed,showexec,utf8,flush,errors=remount-ro)
例如
执行以 下 操 作 可 以 将 下 载 的 CentoOS 7 系 统 的 DVD 光 盘 镜 像 文 件“CentOS-7-x86_64-DVD-1611.iso”挂载到/media/mnt 目录下。
[root@localhost ~]# mkdir /media/mnt
[root@localhost ~]# mount -o loop CentOS-7-x86_64-DVD-1611.iso /media/mnt
系统中的/etc/fstab 文件可以视为 mount 命令的配置文件,其中存储了文件系统的静态挂载数据。Linux 操作系统在每次开机时,会自动读取这个文件的内容,自动挂载所指定的文件系统。默认的 fstab 文件中包括了根分区、/boot 分区、交换分区挂载配置。执行如下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内自动挂载的设备或分区。
[root@localhost ~]# cat /etc/fstab
……//省略部分信息
/dev/mapper/cl-root / xfs defaults 0 0
UUID=a36c9228-cded-4f3a-96b5-0c03ce2feb61 /boot xfs defaults 0 0
/dev/mapper/cl-home /home xfs defaults 0 0
/dev/mapper/cl-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在/etc/fstab 文件中,每一行记录对应一个分区或设备的挂载配置信息,这些信息从左到右包括六个字段(使用空格或制表符分隔),各部分的含义如下所述。
通过在/etc/fstab 文件中添加相应的挂载配置,可以实现开机后自动挂载指定的分区。例如,执行以下操作将添加自动挂载分区/dev/sdb1 的配置记录。
[root@localhost ~]# vi /etc/fstab
…… //省略部分内容
/dev/sdb1 /mailbox xfs defaults 0 0
使用 mount、umount 进行挂载、卸载操作时,若在/etc/fstab 文件中已设置有对应的挂载记录,则只需指定挂载点目录或设备文件名中的一个作为参数。例如,直接执行“mount
/dev/sdb1”或“mount /mailbox”命令,都可以将分区/dev/sdb1 挂载到/mailbox 目录下。
df 命令使用文件或者设备作为命令参数,较常用的选项为“-h”和“-T”。其中,“-h”选项可以显示更易读的容量单位,而“-T”选项用于显示对应文件系统的类型。
例如
执行“df -hT”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中挂载的各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root@localhost ~]# df -hT
文件系统 类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VolGroup-Lv_root ext4 6.7G 4.1G 2.3G 65% /
/dev/sda1 ext4 99M 11M 83M 12% /boot
tmpfs tmpfs 252M 0 252M 0% /dev/shm
/dev/sdb1 ext4 19G 173M 18G 1% /mailbox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cl-root xfs 50G 8.2G 42G 17% / devtmpfs devtmpfs 3.8G 0 3.8G 0% /dev
tmpfs tmpfs 3.9G 144K 3.9G 1% /dev/shm
tmpfs tmpfs 3.9G 9.0M 3.9G 1% /run
tmpfs tmpfs 3.9G 0 3.9G 0% /sys/fs/cgroup
/dev/sda1 xfs 1014M 173M 842M 18% /boot
/dev/mapper/cl-home xfs 42G 33M 42G 1% /home
tmpfs tmpfs 781M 16K 781M 1% /run/user/0
/dev/sr0 iso9660 4.1G 4.1G 0 100% /run/media/root/ CentOS 7 x86_64
/dev/loop0 iso9660 4.1G 4.1G 0 100% /media/mnt
/dev/sdb1 xfs 20G 33M 20G 1%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