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读书去吧

2016.8.29,侄儿今天开启大学生活第一天。从老家拖着一大箱子的行李,背包里装着心爱的玩具,前天晚上到我家。吃饭时,他问:“姑姑,你给我的大学生活有什么建议吗?”

我看着他那张还有些稚嫩的脸,想了想,说:“第一,多读书,读尽可能多的书,各个方面各个门类的书。”

读一些技能技巧类的书。初中政治书上讲: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主要的一点,是人类会使用工具。人类发展到今天,知识体量庞大无边,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工具。最常见的,比如办公室标配office软件,word,excel,ppt等的使用。这些工具,就好像我们到知识丛林去伐木时的锯子,普通人用的是手工锯子,学习过技能技巧的人,则用的是电锯,相同时间里,两个人的工作效率是完全不同的。这大概是读书最功利的作用之一了。当然,这一类书,读是一方面,更有效的方法是用,在使用中带着问题去搜索答案,读起来更快。而另一些工具,比如礼节礼仪,生活中的小窍门,等等,不去读书,我们可能都不知道生活中有这么多细节。

读一些小说。古今中外的,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就好。有限的生命里,我们所能经历的实在有限。而这些文学作品,让我们走进别人的生活,快速的品读别人的人生。读万卷书,帮助我们用他人的经历叠加进我们的思想,体味生活的无限可能,和生命的无尽张力。而之所以不去苛求大部头,经典小说,而只是随性阅读,是想让这个过程更愉快一些。读书是一件会上瘾的事情,而有些人之所以读不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受限太多。就好像饮食,刻意去吃,米其林餐厅的大厨费劲心机,你也只能尴尬的附庸,不得其味。舌尖上的美,是在我们遍尝各种滋味后,回头去咂摸食物的本味,四季的芬芳。读书也是,让兴趣作为自己的老师,引领自己一本一本的读下去,读的过程中,问题会自己产生,需求会自己产生,便跟着兴趣走。当你自己觉得需要去读那些大部头的时候,你才能读出经典的韵味来。

读一些哲学宗教类的书。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没有公认的答案,哲学和宗教试图去给出一个答案,而最终我们都要靠自己对于这个答案的解答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从遍布世界各地都能发现的原始社会的各种图腾,到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战乱灾荒年间总是伴随着宗教的繁荣,到今天电影书籍中探讨的,以及现实存在的各种冲突。大脑里的5-羟色胺维持我们的愉悦感,科学家试图找到更多的科学道理来解释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可是我们仍然有太多的困惑。《三体》警告我们,在宇宙丛林法则中,低等生命体是要被碾压的。那我们还要不要敞开大门去欢迎探索宇宙生命体的存在?生活中关于是非对错的判定,很多时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而哲学宗教的阅读,是用一层又一层深奥的体系去碾压和重塑我们自己的判断体系。

读一些和自己的专业完全不搭噶的书。文科理科的划分正越来越被弱化。学习内容分成文科理科,可是谁的生活能只靠文科或者理科活着。一部手机功能好不好用,是理科生的技术。可是,做得好不好看,营销策略是否打动人心,似乎是文科生的事情。现实中,文科和理科需要合作;我们自己作为个体,偏文的左脑和偏理性的右脑中间还需要骈祇体连接。骈祇体连接被切断的人,活着,却有如行尸。

快时代,读书并不能直接致用。花一些时间,去读一些书,让我们在快时代快而不慌,不乱,不计较。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学了,读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