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老头子睡午觉,虽说半天坐班,但对于一个七十多的老人,心脏有恙脚上有伤,实在累得够呛,有时晚上心脏病犯了,第二天还是正常上班,只是脸色更加苍白。
摸约两个小时后,一个中年人左顾右盼的来到家门口,疑惑的问道:“请问这是陈医生家吗?”
“是,是。”老婆子迎了上去,“你是?”
“哦,我是来找陈医生看病的。”
“他在睡觉,我去叫醒他,你先进来坐坐,我给你倒水。”
“没事,我等等就行,让他睡吧,老医生不容易。”
“这哪里话,哪有病人来了医生还在睡觉的,不合礼数。”老婆子把中年人迎了进来,转身走进房里,轻轻拍了拍老头子:“老头子,有病人来了。”随后出来给中年人泡上一杯茶。两分钟后,老医生走了出来,向中年人打着招呼:“你先坐,我去洗把脸。”
“没事没事,你忙你的。”中年人有点手足无措,拎着一件牛奶走上去:“这给二老带的礼物,不成敬意,还请收下。”
老医生还没发话,旁边的老婆子急了:“来看病就看病,还带什么东西啊,你看你,这像什么话啊。”中午吃饭时要“收礼”的是她,现在“礼”上门了不收也是她,其实老头子心里明白,老婆子最反感这一套,之前嚷嚷只是发泄下心里的委屈。
“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再说了,我都拎过来了,您该不会还得让我拎回去吧?”中年人近乎央求,无助的看着面前两个老人。
也是,礼都进门了再让别人退回去不好,也罢也罢,老婆子告示着下次不能这样,中年人连连点头,如获大赦。
老医生洗完脸后,一套望闻问切,随后开出药方,嘱咐拿药后务必交给他检查下,看药的质量良劣以及数量上有无缺少。中年人不甚感激,掏出钱包询问诊病的费用。
老婆子道:“不用什么诊费,你刚才提的那件奶就是诊费,还多了呢。”说完看向老头子,后者连连点头,摆手不要诊费。
“这怎么行!那件奶是我来拜访的心意,我还担心贵重的东西你们不收呢。这诊费您可一定要拿着。”中年人不由分说的从钱包掏钱,却被一只苍老的手使劲按住。
“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有句话叫入乡随俗,来我家里能否按我家的规矩来?这算是一种尊重吧。”
中年人备受感动,这样的医生不多了,很多人看的是钱钱钱,而真正的医生看的是病病病!现在时间尚早,不由得和老医生拉起家常。
“陈医生,我是通过病友介绍过来的,都说你在某些疑难杂症上用药有奇效,本来打算在你上班时间去看病的,但我在公司请的假期快到限了,所以冒然打扰还请见谅!”
“这是哪里话,只要能把病看好就成。”
中年人环顾四周,不禁感叹道:“照理说凭你这样的医术家里应该挺有钱的,可我刚来的时候有点不相信这就是你的家哦,恕我冒昧,这西边墙壁上都出现了裂痕,这这……。”
老医生呵呵一笑,不以为然:“当医生只管看病救人,生活嘛,有的吃有的住,温饱就行。”
“哎,医生发不了什么财啰,自古以来,哪个医生家里有钱?”老医生的夫人插嘴道,有些愤愤不平:“行一辈子的医,救一辈子的人,吃一辈子的苦,医生难做哟。”
中年人在公司里担任项目经理,此情此景不由得计上心头:“陈医生你看这样成不,去大城市,我和一些病友投资建个诊所,你只要过去坐诊就行,赚得钱比医院多得多,不出两年便可以把这房子翻新一下,房子做得坚固你们二老住的心里踏实,不然这墙上的裂痕,就算我这样的年轻人住的心里也慎得慌。”
“人老了,经不起折腾啰。以前也有很些人跟我说这样的话,但在哪儿看病不是看病?我是家乡的人,他们还需要我,我得为家乡做贡献呀。”
“这老头子想发财的话,年轻时就发了,只是他这个犟脾气不愿意。领导让他做院长,亲自来家里好几趟,他就是不同意,说什么要专心搞学术研究。哎,我看他也不是当院长的料,他这直来直去的性格容易得罪人。自己不贪钱,还教育孩子视金钱如粪土,现在好了,自己不赚什么钱,还让孩子不赚钱。就说上个月吧,有个人在外地花了几千块没治好的病,大儿子花了二百二的成本药价给治好了,结账时收了二百八,他还骂大儿子钱收多了。药价成本二百二,诊病手续加上药方只能收二十,总共只能收二百四。你怎么不凑个二百五呢?自己就是个二百五。”老婆子在一边骂骂咧咧,老头子没当回事,只是笑嘻嘻的。
中年人感动了,这才是医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医生啊,“我说这钱当收,把病人病治好了,也帮病人节省那么多钱,稍微拿点无可厚非。要是我,只要把病治好啰,再多的钱也愿意给!”
老医生摆摆手:“我啊,只希望你们各个身体健康,钱不钱的,够自己家里有口饭吃就成。”
“您老医德高啊!”
老医生手摆得力度更大了,鼻里微微哼口气:“我跟我师父没得比,我只是尽自己的本分,他老的医德才叫高!”
自己从小立志学医,主要是救治病人,其次还能有口饱饭吃,但跟了师父后,很少能吃饱,当然,那个时候生活艰苦,很多人都处在半饥饿状态。
当时医生被称为郎中,平时出诊背个大药箱,有的药是跟药农讨价还价买来的,有的是亲自上山采到的,记忆中最危险的是在庐山,那时自己正当而立之年,游至此处,发现悬崖上有株珍贵药材,能治顽疾。当时和一群后生商量谁下去,这要是出了意外,整条命都没啰。“我下去吧,你们还没结婚,日子还长着呢。”说完把绳子在腰间一捆,让几个后生在上面拉着,自己顺着悬崖往下摸了十几米才采到一些分枝,医生爱药如命,视药如子,碰到药材只采取一部分,万万不能破坏其根茎,更不得全部采尽,上苍有好生之德,那时候所有人都这么敬畏着。说到这些只是表明下治病不容易,治病用的药材也来之不易。君不见山涧枯骨新垒旧,只为良药救世人。
有些时候师父看见病人家里太穷,连糠都没得吃,看完病后把药材交给家属,吩咐如何吃法,注意哪些忌口。病人七借八借的凑来一块银元,恭敬地放在桌上,师父只是拿起一杯水一饮而尽,说这就是治病的报酬,双方已经两不相欠,至于桌上的银元,师父动也没动。师父说,这一块银元可是人家一家人好几天的口粮,不能为点药费而绝了别人的生路。
有时候给大户人家瞧完大病后,师父便没怎么客气,但也不贪。地主把银元整齐的放在托盘上,师父把银元摞起来,几根手指至上而下一叉,叉到多少便是多少,其余不要,他说只有这么大的手,只吃得了这多的饭,够了。
师父一生不为钱,只为病。生活只需糊口,行医更为救人。师父对病人的关怀之情真的应了那句“医者父母心”啊!
还记得刚跟他做学徒的时候,来到一个单身汉子家,病因只是发烧,但好几个郎中都没瞧好,病拖着身体越发虚弱,伴随每日上吐下泻,整个人躺在床上几乎没有力气动弹。师父把脉,碰巧病人又要吐了,师父连忙双手捧着:“吐我手上。”
这怎么使得!病人连连摇头,嘴里呜呜的叫着,使劲把师父的手推往一边。
“没事的,吐我手上。”师父坚持道,病人终于忍不住“哇”的一声吐满师父一手。待病人吐完,师父双手捧出呕吐物走到门前倒掉。
“徒儿,你知道为何只是一个发烧,却没有治好吗?”
“不知道。”
“一般发烧者体热,用凉药平衡。但他虽然发烧,吐出来的东西却很凉,是为‘假烧’,需用温药。之前别人给他用凉药,加上他体寒,所以病越治越重。”为了证实诊断,师父把病人拉大粪的桶提出来,用搅屎棍挑起一些放在眼前仔细观察,自己下意识的退了一步,却被师父发觉。
“要是怕脏怕臭,就不要做医生!”一声厉喝,吓得自己马上上前。师父教授着怎么从粪便上证实病因。事后,见病人虚脱无力不好动弹,便亲自动手给病人熬了一碗药,一勺一勺喂他吞下。病人喝完药后气色有些好转,师父把剩下的药材交给邻居,嘱咐按时给他服药。至于药费,看着大白天还没一丝光亮的屋里,师父叹气道,下次吧,顺道看下他的病有无痊愈。
师父教了自己很多很多,医——生,医——心,医——德,医——风。
中年汉子听起老医生讲述着他师父,又是赞叹又是惋惜:“如今,这样的医生,不多了。”
多哉乎?不多矣!医生传承的不只是医术,还有医德。老祖宗都说了,德本才末,切不可本末倒置啊 !
日薄西山,中年人辞别二老,意犹未尽的离开了。二十年后,或许传统的美德能在人间盛行,又或许,这样的故事只能在书里知晓。
炼文冶心(已开通原创)
感谢大家前来品文、关注。鄙人在此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