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七章内容小结
1. 查找的基本概念
2. 线性表的查找
① 顺序查找:从表的一端开始依次将记录的关键字和给定值进行比较,某记录的关键字和定值相等则查找成功;反之,扫描整个表未找到相等记录,则查找失败。顺序查找适用于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2-1基于顺序表的顺序查找算法:
1 int Search_Seq(SSTable ST, KeyType key) 2 {//若找到则返回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反之则返回0 3 for(i=ST.length; i>=1; --i) 4 if(ST.R[i].key==key) return i; //往后面找 5 return 0; 6 }
2-2设置监视哨的顺序查找算法:
1 int Search_Seq(SSTable ST, KeyType key) 2 { 3 ST.R[0].key=key; // 哨兵 4 forI(i=ST.length; ST.R[i].ley!=key; --i); // 从后往前找 5 return i; 6 } 7 /* 8 通过设置监视哨,免去查找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检测整个表是否查找完毕。表长较长时,进行一次查找所需的平均时间几乎减少一半。 9 */
# 2-1和2-2时间复杂度一样,均为O(n)
② 折半查找:也称二分查找,要求线性表必须采用顺序存储机构,且元素有序排列。
二分查找算法:
# 注意:循环执行条件为low<=high, 而不是low
# 二分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log2n)
③ 分块查找:又称索引顺序查找,介于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之间的一种查找方法。需在本表以外另建立一个索引表。索引表按关键字有序,则表或者有序或者分块有序。所谓分块有序,即是第二个子表中的所有关键字均大于第一个子表中的最大关键字,后续以此类推。
例:
ASL = Lb + Lw (Lb为查找所在块平均查找长度,Lw为在块中查找平均查找长度)
3. 树表的查找
3-1 二叉排序树: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根结点的值;
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根结点的值;
左、右子树均为二叉排序树。
二叉排序树的递归查找:
# 树的深度为n, 则平均查找长度为n+1/2
二叉排序树的插入:
二叉排序树的创建:
3-2 平衡二叉树:左子树和右子树深度之差绝对值不超过1,左右子树也是平衡二叉树。
3-3 B-树:多叉树,一层有多个关键字。可减小高度,避免内外存反复的交换。
3-4 B+树:类似B-树,可实现区间查找。
4. 散列表的查找
4-1 构造方法:
①数字分析法:仅适用于事先知道关键字集合。
②平方取中法:适用于不能事先了解关键字的所有情况,或难于直接从关键字中找到取值较分散的几位。
③折叠法:适用于散列地址的位数较少,而关键字的位数较多。
④除留余数法:最常用的构造散列函数的方法,选p为小于表长的最大质数。
4-2 处理冲突的方法
①开放地址法:
a) 线性探测法:从冲突地址的下一单元顺序寻找空单元,如果最后一个位置也没找到空单元,则回到表头开始继续查找。如果找不到空位,说明散列表已满,需要进行溢出处理。
b) 二次探测法:正增量为往后查找,负增量为往前查找
c) 伪随机探测法
②链地址法:类似邻接表,将所有冲突的地址以链式存储的形式放在相应位置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