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

【行动派️学习日记】

[打卡宝宝]:王燕

[打卡日期]:2019/7/16

[学习内容]:流量革命

[学习笔记]:

1.重新重义快慢(节奏感)

做企业正如跑步,要有自己的节奏,

一时兴起、不明就里地跟随别人,会死得很惨。

互联网时代的节奏:Y=Xk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全马。

所有的企业老板,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一定要知道两个公式:一个是互联网时代的指数增长函数Y=Xk;与之对应的是工业时代的线性增长函数Y=kX。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增长节奏。

20年前,一家企业创立之初,选对行业、选对市场、选对产品,就会开始线性增长,今年10%,明年12%,后年15%,持续稳定地越做越大,比如联想、海尔这样的企业。这就是线性增长函数Y=kX。

现在呢,一家企业,可能创立三年了,在市场上、在行业里还没什么动静,可突然有一天,像是“钻天猴”一样,一下从地下飞窜到了天上。像今日头条、快手、微信等,都是这样的增长节奏。这就是指数增长函数Y=Xk。

互联网时代的大部分企业,增长方式都将是指数函数增长节奏。

也就是说,一家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反复定位用户需求、打磨产品、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这个阶段,是0到1的阶段;一旦商业模式形成,便可以在资本的推动下,借助网络的效能,短时间内汇集巨大的能量,形成爆炸式的增长,这个阶段,是1到N的阶段。

回答之前的问题:什么时候该慢,什么时候该快呢?

从0到1要慢,从1到N要快。

2.新动向:社群经济大行其道

什么是社群呢?社群的准确定义是:基于互联网工具形成的具有明显标识度的线上社区。

对于传统企业来讲,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社群,其影响力和变现力都远远超出了原先认知的边界。

打造社群的三个要点

(1)非主流的社群调性

一定要把自己的社群定义成一个有调性的社群。什么叫有调性呢?

有格调的非主流。从价值观输出的角度来看,小即是多,小众即大众。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现在,非主流正在成为主流文化

(2)垂直、个性化的社群服务

如今,想要获得粉丝关注,只有一个方法:深耕某一个行业,提供尽可能个性化即定制化的产品或者服务。通俗点讲,就是聚焦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领域的人群,然后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从线上到线下的社群互动

不管是什么样的商业社群,变现是最终的目标。而要变现,就需要和用户建立强连接。而建立强连接,就需要互动。从互动的成本来讲,线下要高于线上,但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章互联网风口: IP社群电商

比较一下IP和网红的定义:

IP=行业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KOL),即依靠自己的专业度和人格魅力对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人。

而网红的定义呢,是依靠颜值通过事件性营销迅速获得网民关注的网络红人。这是定义上的不同。

IP和网红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不同:

·IP通过【社区信仰】获得粉丝

什么是社区信仰呢?就是这个社群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这个社群的调性。而网红靠什么获得粉丝呢?靠各种出位、出格、出事,大部分网红都更娱乐,而IP更严肃一些。

一个行业IP要形成自己的影响力,一定要具备很强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既来自独特的性格特质,同时更要依靠其标签性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能够激发一小众人群的共鸣,并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不断生产内容,持续进行价值输出,对自己的粉丝“文而化之”,形成强连接。

IP具有【持久的】变现能力

IP具备更持久的变现能力,这是IP与网红的最大区别。

通常意义上的网红,红得快,过气的速度更快。IP与网红的变现持久力的不同,是由两者根本不同的基因决定的,他们两个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种:

·变现基因不同

IP社群电商里的IP,从一开始就有非常明确的变现基因,这体现在企业所经营的产品和服务上,不但有非常成熟的产品,而且已经拥有了一批最早期的种子用户。

连接基因不同

IP社群电商的IP是强连接,而网红是弱连接。IP定位于通过产品或者服务为用户解决问题,是价值导向的。

流量基因不同

IP的流量是垂直的更精准的流量,网红的流量是泛娱乐性的大众流量。一个直播平台上的网红,关注他的什么人都有,但是对于【罗叔玩积木】这样的IP来讲,只有喜欢玩积木的孩子的家长才会关注,也更容易变现。流量越精准,变现越容易,也更能产生重复性购买。

纷繁多样的社群经济

·兴趣型社群

从旅行到美食,从烘焙到集邮,从爬山到跑步,只要你能想到的兴趣爱好,在各大论坛里、在微信群里、在微博上、在公众号上,几乎总能找到你想要寻找的兴趣型社群。

产品型社群

围绕某款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与粉丝展开深度互动,让粉丝获得参与感,建立强连接后把粉丝转变为用户,甚至“梦想赞助商”。

营销型社群

大部分的微商,从面膜、女士内衣到水果、海参再到金融理财产品等,不一而足,全部是这种类型。

服务型社群

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你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交流,遇到疑难杂症,厂商人员会很快做出响应,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

以人为连接点的【IP社群】

以上社群要么以产品为中心、要么以兴趣为中心、要么以营销为中心、要么以服务为中心,2015年后,随着网红经济的崛起,以人为中心、为连接点的社群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是【IP社群】。

【IP社群】是指:在某一个行业或者领域内,粉丝基于对某个关键意见领袖的认可和追随,通过线上社交平台形成的有特定【社区信仰】的社群。

【IP社群】的连接点既不是产品,也不是服务,而是IP,即关键意见领袖。正是基于IP的人格魅力和【社区信仰】,让这种社群连接更强、更持久,裂变时的能量也更具爆发力。

未来10年,【社群电商】方兴未艾

2017年开始迭代成为流量更精准、黏度更强、变现能力更为持久的模式——社群电商。

【社群电商】与【平台电商】有以下三点不同:

1.重视社交维度。社群电商的目的当然是交易,但是,在交易这个维度之上,多出了一个比交易更重要的维度——社交。

2.信任问题前置。【社群电商】取代【平台电商】将是一个趋势,最根本的原因是——信任前置

3.平台依赖降低。【社群电商】自带流量,不会对哪一个固定的电商平台产生严重依赖。

未来十年,不变的,除了消费者对低价格、高品质、快配送的诉求外,购买产品的同时,消费者更多渴望的将是一种能够治愈城市孤独的体验,即具有社交属性、能够提供社交体验的产品和服务。

一个IP,一种社群,一座商城

定义阐释:任何一个行业的【关键意见领袖】——IP,都可以凭借发达的【网络社交平台】,通过持续【内容输出】,形成自己独特的理念——调性,凝聚粉丝,构建【社群】,然后通过【高频互动】和粉丝建立【强连接】后,在社群中利用线上商城持续稳定地变现。

品牌人格化,已经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否认的趋势,尤其是依托创始人的公开社会活动,品牌被注入了创始人身上的基因、情感、性格,变得更加富有温度,更加容易和消费者、和粉丝建立连接。

如今,一提起格力,你肯定会想到霸气犀利的董明珠董小姐;一说到华为,你肯定会想起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的任正非;

价值碎片化

说到底,人是群居的动物,寻求社群的归属感是生而为人的本性。人们都希望从碎了一地的主流价值观里,挑选一片非主流的玻璃碎片来照见自己的影子。

消费在线化

淘宝上以张大奕、钱夫人、雪梨为领军人物的网红电商,给传统电商带来了极大冲击,人正在被互联网赋能。被互联网赋能的个人成为电商平台的入口,影响力甚至会超过一家公司。

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立即开始,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时机呢?

答案是:企业上下都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打造【IP社群电商】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决策层和执行层要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打造【IP社群电商】平台。

经常遇到的现象有两种:一叫“拉不动”,决策层跑到前面去了,执行层不理解,车头无法拉动车厢,结果项目无法执行;二叫“推不动”,执行层是明白怎么回事,但上面的大脑袋不明就里,胡乱发布命令,成为项目实施最大的障碍,不管下面人怎么努力,都推不动项目。

打造【IP社群电商】的路径如下:

步骤一:打造IP

选择一个真实IP或者虚拟IP,确定其独特的调性——【社区信仰】,并根据这个调性进行人物设定,设计IP的名称、Slogan、Logo,与此同时,根据IP调性定位目标用户、内容表现形式、内容发布渠道等。

步骤二:社群搭建

优酷、喜马拉雅、花椒、微博、微信……2011年开始,各种基于手机端的社交APP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选择什么样的平台吸引粉丝、沉淀粉丝、与粉丝互动并且最终变现呢?

因此,跨平台进行流量整合,但最终将粉丝沉淀到微信端,通过微信端与粉丝互动并通过微商城变现。把社群搭建在微信端,将会是大部分企业最明智的选择。

步骤三:社群运营

如果在社群搭建上投入1万元的话,那么在社群运营上至少需要投入9万元。

社群运营才是打造【IP社群电商】的重中之重。简单来讲社群运营包括三部分:

粉丝获取。通过内容输出及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推广活动,获取第一波精准粉丝。在这一阶段,粉丝的质量要比粉丝的数量更重要。

·黏度增强。一旦获得流量,若对于既有的粉丝不进行经营,就会面临大量“掉粉”的窘境。

步骤四:电商变现

社群电商通过以下三点提升转化率:

·社群前置。在建商城之前,先建社群。通过对社群属性的精准定位,在粉丝获取的导流环节,更加注重粉丝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社交前置。在交易之前,先建立信任。通过线上活动或者线下活动,与自己的粉丝进行高频互动,通过大量互动建立信任。

·内容变现。在变现环节,注重粉丝的体验,通过内容的输出,来营造让粉丝感觉舒适而自然的场景,然后在场景中变现。

[坚持习惯]:

读书+10000步+破所知障+精减+早起

[今日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