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是一位台湾作家
她长得很美,有人称她长了一张明星脸。
她出生家庭很好,父亲是台湾名医。
她很聪明,曾是台南唯一一个在学测中取得满分的学生。
她先后考上了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政治大学中文系
这就是父母嘴里常常念叨的"别人家的孩子"。
今年,她出版了一本根据她亲身经历改编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度成为台湾畅销书。
然而,就在她成功的人生巅峰,她选择了自杀。死之前她说了一句话,“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的一生。”
她为什么白白葬送了这样美好的人生?
在我们翻开小说后才知道,这本书详细记录了她从13岁到成年,被一名补习班名师诱奸后引发的痛苦。
书中那个叫房思琪的女孩一开始喜欢自己的补习班老师。
在被诱奸之前,房思琪和一些女孩子们崇拜着他,开玩笑的时候还会说希望老师就是丈夫。
直到有一天,这个老师在她面前掏出生殖器,把她逼到墙上,对她说:不行的话,用嘴巴可以吧?
她说:不行,我不会。
但是老师还是"塞进来"。
侵犯了她后,这个老师对她说: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他了解这个小女生的自尊心——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这太脏了,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
正因为这样的偏见,侵犯她的补课老师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将早年间受到严重伤害的人称为“幸存者”。这些“幸存者”没有被施暴者夺去性命,但他们的人生却可能从此跌入地狱。
性侵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他们不仅容易患上焦虑症和抑郁症,还可能发展成精神病,甚至有些孩子的人格都会变化——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很多都是童年遭受过性侵和性虐待的人。
表面看,这桩悲剧应该谴责的是加害、侵犯她的补课老师,可是,林奕含在书中描绘的几个段落,也反映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缺失了性教育的家庭,让身心重创的孩子无所依托,失去了最后一道保护伞。正是因为父母在性教育上的零作为,导致林奕含在发生侵害时不知如何保护自己、不敢揭发罪行,并始终对这段经历保持着羞耻感,最终崩溃自杀。
我们羞于谈论性,所以才羞于保护自己
没有父母能够把孩子绑在自己身上,他们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社会。
这个社会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有好人,也有坏人。
比起让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让他们拥有平安的人生或许更加重要。
现代妇女基金会所作的统计显示:该基金会2014年至2016年服务的761位18岁以上性侵受害者中,“权势性侵”型案件共129件,约占所有案件的六分之一。其中,亲属家人关系占40%,师生关系5%,职场关系35%;50.4%的权势性侵案件,加害者较受害者年长16岁以上,14%的案件中年龄差距超过30岁。
多数都是熟人作案,这意味着什么?
犯罪分子也是抱着侥幸的心态进行一步步尝试,当你的孩子有反抗意识,并义正言辞的拒绝,他还敢么?
这就是我们性教育的意义!性教育并不是上几堂生理课就完事,而是父母在孩子有性别意识的时候(4-6岁),就能和孩子开诚布公地探讨性话题,让他们对自己和异性的身体发育,关系的边界有明确的认识。
当一个老师,一个在课堂上如此庄重严肃的老师,对孩子崇拜的老师做出这样的事情。没有接受性教育的孩子往往会这样想:为什么会对我,(仅仅对我)做这样的事情,一定是我有问题!
我们从小就羞于谈论性。
在遭遇性侵害,我们总以为说出来的那个人最可耻。
可是,为什么不是做出来丑事的那个人最可耻呢?
尤其是对女孩,这个话题更是绝对的禁忌、无可言说。
在这种缺失下,我们不敢谈论性,好像那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我们也不敢谈论所受到的性骚扰甚至性侵害,因为我们怕被指责、被歧视、被误解、被疏离。所以可想而知,长大之后,如果我们在职场遇到骚扰,同样不敢说出来。
无法开口就无法控告,那些让我们羞于启齿的行为,竟然理所当然地成了流氓的避难之所,我们的葬身之冢。他们不是在利用我们的软弱,而是在利用我们表面上的捍卫名节心底里的“说不出口”。
就像我们可以控告偷盗、举报抢劫、检举非法竞争,却唯独对骚扰噤若寒蝉。
就像我们在公交车上遇到咸猪手却只敢偷偷踩他几脚,因为我们羞于向司机喊停车,然后说出:“他乱摸我”。
可如果从小就接受了健康的性教育,我们也许不会再认为谈论性侵害是可耻的,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的权利。
父母的对性的态度决定孩子对性的态度
性是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性话题在亲子关系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孩子早年的时候,只有父母能去回答孩子关于性的各种疑惑。
系统排列大师周鼎文认为,男女之间的性吸引是天道自然,我们应该充分的看到它,而不能压抑它、回避它。不管是纯真的爱抑或单纯的性行为,它在塑造了我们生命的进程,让我们融入到这个自然世界。
徜徉在爱河里,伴侣彼此相伴、相互了解、合二为一,把自己坦呈给对方,我们应为此感到幸福、骄傲。性爱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当孩子问起父母关于性的话题,请不要再采取回避或者指责的态度,请不要再用以下语言打发孩子:
你还小,等你长大你就知道了;
现在你问什么?小孩问这个问题干什么呢?
你还小你不需要问这样的问题。
你是哪里来的?你是从垃圾筒里捡来!
父母的回避,可能会让孩子延续父母对性的态度,认为它是一种羞耻的、是肮脏的、是禁忌的、是不好的。另外,还可能让孩子更加的好奇,从而从其他的不可控制的渠道,或者通过自己探索的方式来寻找这些好奇问题的答案,这有的时候会带来伤害风险。
另外,父母和孩子谈性是能够加深了解孩子,以及加深孩子和父母的亲子关系的。当父母和孩子开诚布公的来谈,让孩子在性话题上,觉得是可以和你谈的,你是可以信任的,就有机会给予孩子正向的引导。
逝者长已矣,在惋惜过后,我们真诚希望这件事能给我们父母一些启示,那就是我们都需要给孩子补上一堂性教育方面的课程,课程内容不仅仅是生理知识,而是要让孩子真正学到对自己尊重与爱。
转自道石国际系统排列学院(wxid:xitongpai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