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一首《苔》让我们重新认识“支教”

文/亦染心田

01

还没等我们从《国家宝藏》27件国宝重器的前世今生中缓过神来,央视的新节目《经典咏流传》又一次将经典刷新,让我们叹服古人诗词之美之余,重新以现代流行音乐的形式继承与传扬其中亘古不变、从未断流的文化诗韵。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刷屏,而赋予它新的生命的却是一位其貌不扬,名不见经传的支教老师梁俊以及他身后的二十余位乌蒙山下的孩子们。

学生代表梁越群初一开口,其清澈的瞳孔与嗓音就俘获了在场及屏幕前的每一个人,而之相对的梁俊的声音略带沧桑,又尽显朴实,配合起来竟也恰到好处,别有一番风味。随之鱼贯而入的孩子们的合唱更是将一首简单质朴又寓意深远的歌推向高潮,天籁之声,如此而已。

说起教孩子们唱这首诗的初衷,梁俊老师是这么说的:

“我也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的,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人们看不见,但是它们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它们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这首诗歌的意义就是:找到一些生命的价值,我觉得这个比我们的外表重要。”

也许正是这份感同身受,梁俊在两年的支教生涯中,前后教了孩子们大概一百多首的古诗,其中有一半都谱成了曲。而他本人在上山当支教老师前,不但没有教书经历,也不会写曲,他只是凭借着一颗教书育人的心,不断地拿着古诗和琴做着尝试,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既赢得了孩子的喜欢,也将古诗以音乐的形式继承与传扬开来。

他的这种尝试,无疑是成功的,也恰如鉴赏团王黎光老师所言,是清新且本真的。让孩子们从小就感知平凡而卓越,让他们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也会像诗中的牡丹一样,勇敢的开放。



02

曾几何时,“支教”二字在我眼里神圣无比,每每看到别人的履历中有这么精彩的一笔就不由得肃然起敬。直到今天听了《苔》、看了大冰的《我不》,竟也多了些其他的感受。

在《我不》一书的第一章节《弟弟》中,大冰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从小就把生命系在悬崖边上的墨脱背夫白玛列珠的故事,他承载着哥哥的梦想,一步一步的用生命踏出了前行的路,却在一切都似乎熬出了头的时候,又毅然决然的千里迢迢重回艰险贫瘠的西藏墨脱,照料与帮扶那些更小的孩子。

在大冰看来,尽管他和他的朋友们从不鼓励短期支教,但白玛却是例外的那一个。

说到原因,大冰在书中写道:一来,他总说自己不过是去陪着那些弟弟妹妹玩而已,并不是以一个支教志愿者的姿态自居,心态甚好;二来,他来自墨脱,去支教的地方也是墨脱,诚心帮扶的是本民族的孩子,走出墨脱后的他反哺家乡,并非一个支教旅行的过客。

而他所不鼓励的那些不过是趁着暑假寒假去短期支教,借由此给自己的人生攒故事,抑或是只是为了捕获一份高尚感,寻找一份自我感动罢了。

也是这一番论调,让我对“支教”二字有了崭新的且更为全面的认识。

梁俊老师也好,白玛也好,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出大山后,以一种平和、默默耕耘的心态重新回到那里,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他们的人生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比起简单的传授书本知识,他们传授的更是一种积极的信念,一种质朴又有力的希望。



03

而那些大冰用近1页纸所对话的那些短期支教者呢?知乎上一位名叫乌托邦的网友就有这样一条揪心又细思极恐的回答:

你们口口声声说给孩子们带来了曙光,让他们见识到外面的世界。那你们看过变形记吗?城里的孩子变形结束之后,回到城里,留学的留学,当网红的当网红,出道的出道。农村的孩子回到家,却因为见识了外面的世界,而再难以接受贫困潦倒的家庭,又无能为力去改变,而抑郁不振。仿佛井盖下的青蛙,你给我打开井盖让我看到外面的曙光,却又给我狠狠盖上,让我知道我这一辈子也跳不出去。或许这,就是你们支教十日游的意义吧。

这番话又似乎从另一个角度,警醒着我们:那些短期的、将支教当作旅游一般的人对孩子们造成的那难以磨灭的伤害。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反衬出那些在贫困地区一呆就是数年,真心诚意的将孩子们视如己出,关怀备至的支教老师们的难能可贵。

也正是这些来自社会不同的声音,让我们得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以更加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支教”这件事,来看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支教八年的江一燕有句话说的好:“爱,如果不计回报,就是真心的。”

愿每一个有机会去往贫困地区支教的人们都能饱含这颗不计回报的爱心。

亦染心田,90后自由撰稿人。悦纳不完美的自己,打磨,蜕变。自我剖析/心灵鸡汤/个人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咏流传》:一首《苔》让我们重新认识“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