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课堂 叶博达

这也是课堂

  在学校上课是我们公认的课堂,然而实际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算是课堂,虽然身置校外却不必在学校学到的少。

  就不如那次去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的“孔子展”,这个展览都是孔子生平事迹和他的思想文化以及关于他的各种文物。但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乾隆写的一篇关于他学习儒家文化的文章。大体是说他从小就学习儒家文化,并对儒家文化有所领悟,写了一些他的心得感受。题目叫作《万仞宫墙赞》,我当时心想:这乾隆为什么要给文章起这样的名字呢?于是我决定查一查这名字跟诗文有什么联系。原来乾隆皇帝是引用了曲阜正南门上面刻的四个红色大字“万仞宫墙”。《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弟子子贡曾在朝廷辅佐鲁君。有一次鲁国大夫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强些”。当场子贡就打了个比喻,我好比不到肩的宫墙,人们一眼就能看到墙内的一切,而我的老师孔子的墙有数仞高,如果找不到他的门就无法看到墙内的宏伟景象。而乾隆把“数仞”改成了“万仞”,可见他对孔子的尊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敬佩。这篇文章中还有“在明明德,“知易行难”等这些出自儒家经典的名句都被乾隆所引用,说明他对儒学非常有研究。

  可这又引出了一个问题,清朝是满族入关打进来的,那他的皇帝又为什么要学习当时的“中原”文化?我认为清朝能用武力和暴力征服中原,却不能用武力统治中原,还要学习汉民族的文化,用我们的儒家文化统治这个国家,可见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满清用武力征服了中原,而我们用文化同化了清朝。

  这次参观虽不在校园里,也没有书本和练习册,但却学到了许多知识,然而这只是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学习的一小部分,它使我感到中国传统儒家的伟大。我想,这也是课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也是课堂 叶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