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问到代码执行顺序?来看看init和clinit吧

又被问到代码执行顺序?来看看init和clinit吧_第1张图片

前言

之前面试的时候经常会被问到,代码的执行顺序,偶尔一次蒙对了,还会继续被怼能解释下为什么么?
又被问到代码执行顺序?来看看init和clinit吧_第2张图片
下面就看看这到底怎么解

init和clinit区别

  1. init是对象构造器方法,也就是说在程序执行 new 一个对象调用该对象类的 constructor 方法时才会执行init方法,而clinit是类构造器方法,也就是在jvm进行类加载—–验证—-解析—–初始化,中的初始化阶段jvm会调用clinit方法。
  2. init是instance实例构造器,对非静态变量解析初始化,而clinit是class类构造器对静态变量,静态代码块进行初始化。

详解clinit

初始化阶段就是执行类构造器()方法的过程,()并不是程序员在Java代码中直接编写 的方法,它是Javac编译器的自动生成物。

  • clinit方法是由编译器自动收集类中的所有类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语句块(static{}块)中的 语句合并产生的,编译器收集的顺序是由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决定的,静态语句块中只能访问 到定义在静态语句块之前的变量,定义在它之后的变量,在前面的静态语句块可以赋值,但是不能访 问。

public class Test {
 	static { 
 		i = 0; // 给变量复制可以正常编译通过 
 		System.out.print(i); // 这句编译器会提示“非法向前引用” 
	}
	static int i = 1; 
}
  • ()方法与类的构造函数(即在虚拟机视角中的实例构造器()方法)不同,它不需要显 式地调用父类构造器,Java虚拟机会保证在子类的()方法执行前,父类的()方法已经执行 完毕。因此在Java虚拟机中第一个被执行的()方法的类型肯定是java.lang.Object。

  • 由于父类的()方法先执行,也就意味着父类中定义的静态语句块要优先于子类的变量赋值 操作,如下面代码中,字段B的值将会是2而不是1

    static class Parent {

        public static int A = 1;

        static {
            A = 2;
        }
    }

    static class Sub extends Parent {

        public static int B =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ub.B);
    }


  • ()方法对于类或接口来说并不是必需的,如果一个类中没有静态语句块,也没有对变量的 赋值操作,那么编译器可以不为这个类生成()方法。

  • 接口中不能使用静态语句块,但仍然有变量初始化的赋值操作,因此接口与类一样都会生成()方法。但接口与类不同的是,执行接口的()方法不需要先执行父接口的()方法, 因为只有当父接口中定义的变量被使用时,父接口才会被初始化。此外,接口的实现类在初始化时也 一样不会执行接口的()方法。

  • Java虚拟机必须保证一个类的()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中被正确地加锁同步,如果多个线程同 时去初始化一个类,那么只会有其中一个线程去执行这个类的()方法,其他线程都需要阻塞等 待,直到活动线程执行完毕()方法。如果在一个类的()方法中有耗时很长的操作,那就 可能造成多个进程阻塞。


static class DeadLoopClass {

        static { // 如果不加上这个if语句,编译器将提示“Initializer does not complete normally” 并拒绝编译
            if (tru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 "init DeadLoopClass");
                while (true)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script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 "start");
                DeadLoopClass dlc = new DeadLoopClass();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 + " run over");
            }
        };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script);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script);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
Thread[Thread-0,5,main]start
Thread[Thread-1,5,main]start
Thread[Thread-0,5,main]init DeadLoopClass

第二个线程会一直阻塞。

需要注意,其他线程虽然会被阻塞,但如果执行<clinit>()方法的那条线程退出<clinit>()方法后,其他线程唤醒后则不会再次进入<clinit>()方法。同一个类加载器下,一个类型只会被初始化一 次。

  • static修饰的字段在类加载过程中的准备阶段被初始化为0或null等默认值,而后在初始化阶段(触发类构造器)才会被赋予代码中设定的值,如果没有设定值,那么它的值就为默认值。
  • final修饰的字段在运行时被初始化(可以直接赋值,也可以在实例构造器中赋值),一旦赋值便不可更改;
  • static final修饰的字段在Javac时生成ConstantValue属性,在类加载的准备阶段根据ConstantValue的值为该字段赋值,它没有默认值,必须显式地赋值,否则Javac时会报错。可以理解为在编译期即把结果放入了常量池中。

init 方法执行顺序

  1. 父类变量初始化
  2. 父类语句块
  3. 父类构造函数
  4. 子类变量初始化
  5. 子类语句块
  6. 子类构造函数

init加clinit的执行顺序

  1. 父类静态变量初始化(clinit)
  2. 父类静态语句块(clinit)
  3. 子类静态变量初始化(clinit)
  4. 子类静态语句块(clinit)
  5. 父类变量初始化
  6. 父类语句块
  7. 父类构造函数
  8. 子类变量初始化
  9. 子类语句块
  10. 子类构造函数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线程,j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