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乾隆,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他的盛世,还是他的身世?
贪官和珅,还是宰相刘罗锅?
死后被追封为皇后的魏璎珞,还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我们普通老百姓,很喜欢通过看电视剧去了解古代的皇帝,和他们统治的天下。在荧幕上,编剧通常会把清朝第六代皇帝乾隆,塑造成一个宽厚孝顺、谦虚雅致、风流多情的人,是把“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一代明君。
有人说,乾隆就是运气好。他有一个“千古一帝”的爷爷康熙,又有一个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的铁腕父亲雍正。他们帮乾隆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统治基础。所以乾隆轻轻松松就当了一个盛世的君王。
乾隆的运气是好。他父亲雍正40多岁才当的皇帝。所以,乾隆本来也预计自己也是四五十岁才能接班。但人的命运有时是不可琢磨和预测的。他在25岁的黄金年龄就登上皇位。
而且,乾隆登位期间,既没有发生血腥事件,又没发现其他人的篡位阴谋。要知道,清朝前面几位皇帝交接的时候,总有一番明争暗斗,甚至手足相残。所以说,乾隆的运气确实好。
但能当一个盛世的皇帝,绝不是只靠祖上留给他的基业就可以了。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乾隆要守护好康熙和雍正交给他的江山,并不容易。要在此基础上,将盛世推向全盛,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乾隆做到了。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乾隆王朝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尤其是在军事上,乾隆实现了对边疆的实际控制。长达6年的平准大战的胜利,为中国的版图扩大至1300多万平方公里,是乾隆王朝全盛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易经》曰:“盛极必衰。”达到全盛之后,骄傲自负的乾隆开始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让清朝的管理出现严重的废弛。
他大兴文字狱,荒唐而残忍;他大肆收取贡品,启用和珅,推动整个官僚体系的贪污之风;他误判世界形势,在世界飞速发展的时期,进一步闭关锁国,为后来鸦片战争失败埋下伏笔。
对乾隆的一生,从身世到爱情,从功绩到过失,《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为我们细细道来。
作者张宏杰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著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和《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曾引起很大的反响,获得多个文学奖项。
他的作品都以正史为基础,经过各种查证而著。为了证明乾隆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身亲七代的人,张宏杰翻遍了中国历史。
所谓身亲七代,就是一个人见过包含自己在内的七代人。比如乾隆,他活到89岁,见过爷爷康熙、父亲雍正、儿子、孙子、重孙、玄孙,加上自己,就是身亲七代。
我们普通人是性格决定命运。而对于帝王,则是性格决定国运。在《饥饿的盛世》中,张宏杰对从乾隆的复杂性格作出了细致的剖析。事实上,乾隆是一个性格充满矛盾的人。
在他统治的近64年中(乾隆在位60年,当了3年多掌握实权的太上皇),可以依据他的性格变化,将国家治理风格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他登基开始到乾隆13年。这个时期是乾隆施行宽政的时期。
他一上台,就大量赦免父亲雍正时期关押的皇族与官员,免掉老百姓雍正时期所欠的所有税款,极大地赢取了人心。
同时,为了巩固皇权,他以高明的手腕杜绝了各种干政:后妃、宗亲、太监、权臣。这些人通通都不敢有一丝一毫染指皇权的心思。
第二个时期是从乾隆13年到45年。在这个时期,乾隆统治从宽政转向严政。
在乾隆1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乾隆最爱的人——富察皇后去世了。但是居然有大臣办丧礼时出现称呼的错误,还居然有皇子哭得不够悲痛,简直就是不忠不孝!
乾隆一反平时宽仁的常态,一下子处理了几十个人。包括皇子在内,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降职的降职,罚奉的罚奉。
一时间整个朝廷人心惶惶。皇帝到底怎么了?难道只是因为失去了皇后吗?
别着急,以后还有更荒唐的事情发生。
第三个时期是乾隆45年一直到嘉庆4年。没错,不是到乾隆60年。乾隆说不敢超过爷爷康熙在位61年的记录,于是在乾隆60年禅位给了儿子嘉庆。但在乾隆有生之年,整个江山实际上依然是掌控在他手中。
在这个时期,乾隆的统治风格由严厉转为宽纵。他变得骄傲自大,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同时也变得骄奢淫逸起来。
很多人以为,乾隆6次南巡是为了体察民生。是,但不完全是。一方面他想看看自己日夜操劳管理的国家,是一番怎样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他还有一个与朝廷官员心照不宣的目的,就是收取贡品。
这不是笑话吗?皇帝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吗,要什么有什么,他会贪图这些?
会,而且贪很多。他的宠臣和珅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贪得比他还多。上梁不正下梁歪,由此引发举国贪污之风。钱从何来?自然是百姓。以至在乾隆去世前三年,全国爆发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
纵观乾隆一生,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最盛时代,后来又亲手毁掉了自己苦心经营而来的盛世。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牵引着多舛的国运。
我们要把他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上看,也要把他放在世界维度去观察分析。尽量中肯地看待一切,珍惜曾经的辉煌,也吸取惨痛的教训。如此,才不枉我们中国人经历的那些繁荣和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