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留下了一个谜,那就是,他到底是想改朝换代还是仅仅不满司马睿损害了琅琊王氏的利益?皇位曾经触手可及,然而他却掉头离去,等他再次回首,才发现建康已是咫尺天涯,滚滚长江带走了他的万丈雄心,却没能洗去他的万世骂名。
王敦掌控东晋大权后,到处树立党羽,朝廷内,王导是行政一把手,军队是亲哥哥王含掌管,地方上,重要州的负责人全部换成姓“王”的。而那个叫做司马睿的皇帝,说话只能在皇宫内回响,天下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
皇位已是唾手可得,王敦却停手了,他返回了大本营荆州。在司马睿病逝不久,王敦也病了,而且病得还挺重,之前王敦曾经责怪王导不该扶持这个皇帝,弄得王氏差点被灭族,病中的王敦开始思考这个司马氏还值不值得继续拥护,他要为他的家族做长远的打算。
周氏的领头人周札在守卫石头城时曾主动投降王敦,于是周氏一门五人封侯,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王敦的心腹沈充和周氏本是死对头,哪里受得了这个,更担心万一王敦突然死了,自己搞不定周家,于是不停地劝王敦先除掉周家,王敦听从了他的建议,向周家举起了屠刀。
王敦诬陷周家和道士勾结图谋不轨,周札和家人全被杀光,义兴周氏被灭族,那个除三害的周处英雄盖世,却落得个被人陷害致死的下场,没想到他的族人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
此时的王敦病得更重了,他知道自己若是病死,手下人必定成不了大事,便给了钱凤三条建议:“释兵散众,归身朝廷,保全门户,上计也;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中计也;及吾尚存,悉众而下,万一侥幸,下计也。”这里可以看出钱凤的才干也实在是堪忧,他认为王敦的下计是上上之计,通知远在吴郡的沈充,一起发兵去建康大会师。
沈充刚准备动身,他的同乡沈祯赶来见他,说:“王敦已成必败之势,皇上说了,只要你弃暗投明,既往不咎。事成之后,司空这个位置也为你留着。”沈充没有背叛王敦,他坚定地拒绝:“三公这样的重任,哪是我能担当的。大丈夫做事,应当始终如一,如果中途变心,就失去信义,将来还有哪个人能容我呢?”沈充回头对妻子说:“我这次去,如果做不成大将军,一定不会回来。”说完转身离去,率兵直奔建康。
钱凤的速度很快,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王敦实在病重,几乎无法动弹,根本不能亲临一线。他任命哥哥王含为元帅,统领和钱凤的大军共有5万人,来到建康城下。
晋明帝司马绍很聪明,他任命王敦的堂弟王导为大都督,率军抵抗王敦。王导听说王敦病入膏肓,率琅琊王氏的子弟为王敦发丧,众人都认为王敦已经去世,顿时斗志昂扬。
没有王敦带领的军队,其实和乌合之众没有什么区别。王含节节败退,王敦大怒,本欲亲自带兵出征,但是身体已经不允许了,此时沈充和钱凤的军队也被刘遐和苏竣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二人先后被斩杀,遭到重创的沈家从此衰落。
壮志未酬的王敦撒手而去,时年五十八岁。不久,他的部队被全面击溃,王敦的尸体也被恨恨不平的司马绍令人给挖出来,头颅被斩下后和沈充等人的头颅一起悬挂在城南的朱雀桥上示众。
王敦死后,他的党羽都被追捕,但琅琊王氏并未被牵连,他的堂弟王导更是加官进爵,进位太保。王敦出生豪门一生性情刚烈,受不得半点委屈,因人主猜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后落得个死后被戮尸的下场。可叹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