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念念叨叨的说教,孩子听进去了吗?

周末,我带女儿去培训机构学跳舞。也许是受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世俗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孩在上小学前就已经被参加了各种兴趣班。

由于孩子年纪偏小,所以大多时候家长会留在培训机构的等候室等待孩子下课。等候室里既有电视剧播放的声音,又有家长们成群结队大声聊天的声音,甚至还有早来的或晚走的家长小孩的喧闹声,总之,是个很热闹非凡的地方。

但是,这种地方却也是一个观察亲子相处模式的好地方。

“哎呀,你干嘛?”我正聚精会神的看书,突然听到身后一阵很刺耳的声音。

扭头一看,是一位60多岁的婆婆正对着一个小男孩说话,这小男孩大概4、5岁的样子。

此时,他手上拿着一盒打开了的酸奶,脚下大概50*50公分面积的地面则稀稀落落散布了酸奶。听婆婆的口气,这酸奶应该是小男孩倒在地上的。

“你知不知道这酸奶是要拿钱买的,你不喝就算了,不要浪费!!”婆婆用很严厉的语气训斥小男孩。

“还有,这是公共场合,知道吗?你把酸奶倒在地上,别人踩了之后很容易摔跤,很危险的,懂吗?”婆婆继续大声的训斥小男孩。

我观察了一下小男孩,他有点愣住了,也许他是被婆婆大声的训斥声吓着了。

他脸上还有一些小窘迫,毕竟再小的小孩也是有自尊心的,经不住这种大庭广众的训斥。

接着,婆婆继续一边念念叨叨的数落小男孩,一边拿出纸巾把地面的酸奶擦拭干净,再找了一把拖把将地面的奶迹彻底清洁干净。此事至此好像告了一个段落。

但过了不到十分钟,我又听到婆婆尖锐的训斥声:“不能再把酸奶倒在地上了。我搞卫生很累的。”

循着声音往后看,我看到婆婆一把抢走了小男孩的酸奶,把酸奶放在一个他够不着的地方。

这种生活情境是否很熟悉?你怎么评价这位婆婆的做法?

坦白说,我还是挺欣赏这位婆婆的责任感的。她能照顾情境,考虑到事情可能带来的后果,所以很主动的承担了搞卫生的责任。

但是,对于她的一味念念叨叨,不说那个小男孩,就连我一个陌生人听着也觉得烦躁,有抵抗的情绪。

目前亲子教育中比较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极度的溺爱,孩子要风就给风,要雨就给雨。

另一种则相反,极度的严厉。只要孩子出现一点小差错,就劈头盖脸一顿批,好像批评的声音越大,批评的力度越狠,小孩就越能改正错误。

很明显,这位婆婆属于后者。但从不到十分钟后小男孩的行为看来,显然婆婆的大声说教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想必平时她们家庭也很可能是这种骂骂咧咧,鸡犬不宁,但小孩依然想干嘛继续干嘛,再继续骂骂咧咧的恶性循环。

估计目前采用溺爱这种教养方式的家庭不多,但说教型家庭应该还是挺多的。

孩子做的不对,或者孩子的做法不满足家长的要求,为了让小孩远离“熊孩子”模式,做家长的,难道我说教他不对吗?

三字经里面不是说“养不教,父之过”吗?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想法?

个人认为,父母的确必须要教育小孩,教育方式可能没有很绝对的对错之分,但好的模式和不好的模式之间,其效果的差异还是挺明显的。所以关键在于,你的念念叨叨,孩子听进去了吗?如果没有听进去,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他主要的学说观点是:人是向上并且向善的。他无条件相信,人本身是值得信任的,人有能力去理解和解决自己的困难,并促进个人的自我成长

个人认为此观点很适合用在亲子教育中。

作为家长,我认为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育孩子怎样做,而在于教育孩子去思考该如何做,并付诸行动

这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是家长的意见,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但后者是孩子经过思考而得出的,具有自发性。

美国很多家庭的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甚至可以从孩子3岁起便开始实施。

以上面的案例为例。

看到TA手里拿着一盒酸奶,同时地面散落着酸奶,首先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一上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训斥了再说。

接着,我们应该冷静的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

事情的真相有可能只是酸奶盒太大了,TA的手抓不住而倒到地上。这种情况就很好处理了。

当然也有可能真的是TA自己倒在地上的,原因也许只是因为他觉得酸奶黏黏的踩在鞋子上的感觉特别好玩。

等我们弄清事情的缘由后,接着可以问:“你把酸奶踩在脚上走来走去,是什么感觉和心情?”

如果我们的口气足够平静和有耐心,TA也许会回答:“我觉得特别好玩,特别开心。”

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他去思考了:“是哦,这样玩的确很开心。但是,如果别人没有看到这里有酸奶而踩到的话,有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呢?”

也许TA会说:“摔跤。”

接着问:“那摔倒的人会是什么心情?”

“他会很痛,所以可能会很生气,很伤心。”

接着问:“那你的感受和他的感受是相同的吗?”

“我知道你喜欢这个游戏,但是你觉得这里是个合适的地点吗?”

“如果这里不是一个合适的地点,你认为哪里更合适?”

“我们可不可以等下课之后,我们再去你说的安全的地方玩这个游戏?”

“那现在你能不能想一个不同的游戏来度过等待的时间?”

这种引导式的问话,具体步骤如下。

①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②引导孩子体会自己和别人的情绪。

③引导孩子思考事情的后果,思考有什么解决方法。

④引导孩子实施想法。

重点是让TA理解别人的心情,理解他的心情和别人的心情是不同的。并让TA思考事情的后果,鼓励TA寻找更好的双赢的方法---既能满足自己开心的玩,又不影响别人的新方法。

这种引导式的问话需要我们平时多和小孩共同练习才能形成习惯。

一旦形成了反射弧,我们就能在发生冲突事件时,家长自动进入引导角色,孩子自动进入自我思考角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念念叨叨的说教,孩子听进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