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原生家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人活着就应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顽强拼搏,春蚕到死丝方尽,学海无涯苦作舟。
所以我十一岁时,得第二名会受到责罚;二十一岁时,春节睡个懒觉会被批判;三十一岁时,发个高烧,还被我妈嫌弃坐姿懒散,不服还要被骂。
工作前,我当过学霸,也当过学渣,后来又在一些已然是学渣的功课上实现过逆袭。工作后,我曾经对人对事很拘谨,但最终还是发现只有从容淡定才能应对。随着年岁渐长,我回顾过去,发现自己常遇到所谓的“有心栽花”的困局,同时也常有“无心插柳”的惊喜。
我一时没想出来确切的原因,只是隐约觉得,这跟父母谆谆教诲和辛苦付出有关,心怀一份敬畏和感激的同时,总觉得有那么一丝不妥和不对。
2
我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个叫冬青的同学异常刻苦。因为她熄灯后常点蜡烛看书,有一次还引发了火灾。这以后,我作为她的下铺,不得不变得十分鸡贼。后来又发现好几次她手持蜡烛,人已经睡着的状况,真的是险象环生。
如此刻苦,冬青同学的成绩一定很好吧?
恰恰相反,说到成绩,虽然我真的不忍心,但拿时下流行的话来形容,只能是一个字:渣。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咆哮着张大鼻孔,像马景涛和周杰那样无语问苍天。
苍天还没有来得及言语,转眼已经到了毕业,冬青同学跟所有同学都断了联系,消失在茫茫人海。我猜,她可能很介意这件事。
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挺纳闷:不是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吗?这个世界好像并非如此。
3
我毕业以后在成都工作过一段时间,寄住在同学猛犸的宿舍里,跟同学的同事也成了一起出没的好朋友,有点像《欢乐颂》。只是上海寸土寸金,只能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反倒同学这里,老公房位于顺城街,超好地段呀,宽敞明亮的大平层,完全不局促。
那时候我的状态也满奇怪的,白天出去上班,就是一副元气满满、精神抖擞、顾盼生辉的样子,一到周末就完全打不起精神来,跟得了什么重病似的,说状如死狗都毫不过分。经舍友鉴定,我这状态就叫:工作狂。
可人真的忙成那样的状态,是完全不能思考什么的,换句话说:一直在思考,从未想出来。所以迷茫有时,牛角尖有时。
猛犸呢,却该上班上班,该旅游旅游,该吃饭吃饭,该喝酒喝酒。她穿戴漂亮勤恳上班,下班了有时吃饭,有时瑜伽,有时回家。她在家做饭都分量少少,常换花样,还比较注意节约时间。有时捎回带汤的冒节子肥肠,吃完了肥肠,再冒点蔬菜进去。她的屋子收拾得简单素净,摆放了一些她费心搜集的趣致小古董,柜子里还放着一部分,过段时间换掉其中的一件,或者一批,都随心。
不仅如此,我K歌和画素描也是跟猛犸学的。作为一名小白,仅仅通过旁站观摩和实作,在短期内就可以提升到一定的水平,老师强大的辐射力可想而知。之后我回到重庆,就确实没有再精进,所以一般不提这事,怕丢了老师的脸。
4
工作了很多年之后,有了一些经验,发现总归有时候要喝鸡汤打鸡血,所谓“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
我的朋友“剽悍一只猫”在关于以个人的姿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方面,就曾经提出中肯的建议:设定一个止损期,设定一个需要达成的目标,然后才喝鸡汤打鸡血。
他自己是怎么干的呢?首先,他的目标是:用1年的时间采访100个牛人,看100本书,把公众号做到上10万。接着他无所不用其极,把能用上的大招全部用上了,还曾经参加过写作训练营。可能说到这里,我会被鄙视,大家会说:写作训练营谁没参加过?真是没见过世面!可是,猫老师做得极致些。他接受了一个挑战,在10个小时内写5篇2000字的文章。别看现在猫老师在大家心目中牛气哄哄,如日中天,当时可是写哭了。这绝对不是福楼拜在哭包法利夫人,纯粹就是憋的。最后他成了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3个月写了10万字,成为的签约作者,6个月公众号粉丝突破10万(如今已经破20万了),采访了包括雾满拦江、赵昂、三公子等备受关注的时代名人。剽悍一只猫本人也成功转型为“斜杠青年”里头的佼佼者。
个人如此,团队工作甚至体制内的又如何呢?比如在自己领域要做一件开创性质的事,整个团队从来没有人做过,听都是才听说,更别提看别人怎么做了,就是想找人家学,连“找谁学”都需要现问。又比如一件做惯了事情,这次的层级不一样,重要性上升了,要求变高了,一定要尽善尽美,有大招都使上。“5+2”、“白+黑”也是等闲,加班到凌晨也是必须的。
这么拼?拼得连体制内体制外都顾不上了?好像意思不对,难道标题写反了?非也,非也,渲染这么多,无非是在大方向上在说“开创性”的事应该怎么做。但要相信,即便整个事业是开创性的,就一件一件工作事项而言,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需要开创。开创之后,更多地还要通过总结得失,琢磨方式方法,设定关键节点加以改进或者提升,将其模块化,适时拼盘。其中模块化容易被诟病成“固化”、“僵化”。大家都还记得雷军总结的互联网思维是“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七字诀吧?我在想,不做模块化,怎能同时做到极致和快呢?
5
每当觉得常年都特别忙乱的时候,有几种可能:一是安排不行,这时候要问自己正心诚意够不够,有没有私心或者祸心。二是效率不行,这是水平问题,不会可以学学各种方法,不快可以搞搞时间管理。三是思想不行,常见的有为忙乱自豪,以为说自己忙就可以脸上贴金的,有忙昏了头根本顾不上多想的,也有不少是因为务求完美所以用力过猛的。
我观察到真正的高手都是举重若轻的。首先,工作的目的恐怕不是为了展示“大家快看我是小能手”,这样的格局走不了多远。其次,会安排时间,多项穿插,用一个事项当另一个事项的休息。再有,不追求姿态高大上,一件事哪怕歪起倒起都敢先做起来,边做边琢磨。琢磨什么?就是上面说的设定止损时间和解决下一步干嘛的问题。
这才明白哪有什么“有心栽花花不发”,明明就是用力过猛。不明白学习和做事的意义,不思考下一步(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多一步),不预备当作休息的事项,还好那么点面子,追求完美,怕被人笑,就会死盯着一件事,而且越输不起,就越怕,就越缩手缩脚,越去追求表面上而不是实质的东西,什么都顾不上了也就只图通过规整的形式来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了——死循环生成。恕我直言,你可能很快就要game over了。
又何况,到了一定年纪,心态和身体成了正相关的好朋友,连轴转身体累,输不起心累,加在一块长脂肪还好,长瘤子就不妙了。就不要学人家乱拼命了,有空就多磨一下刀嘛,刀薄了,牛骨头结构掌握了,关节这玩意也能看出大空间了,才能有游刃的姿态,精神地工作,精致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