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还大多停留在美好的憧憬上,但人工智能的落地似乎比人们预想的要快了很多。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被提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这也是人工智能第一次被正式写到《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如果从政策角度看,这也是继去年科技部表态要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后,政府对于这项新兴产业的认可和支持的最强音。
人工智能的“内热外冷”
股市历来是政策的风向标,涨跌往往意味着了市场的接受程度和信心,在乔治·阿克洛夫的《动物精神》中,它被描述成人类的一切非理性的经济行为的总称,股市的追涨杀跌是人类动物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受此影响,一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概念的股票开始大涨,连续5个交易日飘红,像科大讯飞、汉王科技、赛为智能A股股票开始上涨,科大智能、科大讯飞等都涨停,到本周,人工智能概念累计上涨了3.8%。
但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首屈一指的百度,似乎缺席了这次资本盛宴,远在美股的百度股价似乎并没有随着《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的热议而提振:自两会开幕以来,百度的股价一直维持在172~174美元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波动。
此前百度刚刚发布了新一轮季报,Q4营收为182.12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考虑此前受到新广告法的影响,百度主动清除了大量不合规的广告主,导致收入下滑,但总体的来说,收入还是符合华尔街预期的。
不过,和国内股票市场躁动喧哗的情绪相比,百度股价平淡的有些过于冷静和理智,这也不免让人产生一些疑虑:比如人工智能概念是否在国外并不像国内那么受重视?在确定17年的重点领域是人工智能后,百度的股价接下来到底是会涨还说跌?
国外到底重不重视人工智能?
先说国外重视不重视。
根据量子位的报道,就在3月7号这一天,美国硅谷的三家科技公司Google、Facebook和Udacity分别举行了各自的大会,而这个三个大会都跟人工智能有关。
比如谷歌就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机器学习API,可以对视频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从而便于进行搜索。Facebook则发布了一款新型多GPU服务器Big Basin,它是一台硬件设备,帮助Facebook从图像识别到社交网络信息流推送,而这些无一例外都需要特殊的计算硬件。
而百度今年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也明显要高于以往。其实从今年李彦宏的提案就能看出来。今年李彦宏的三个提案中,全部都和人工智能有关,包括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儿童走失、用人工智能技术调交通信号灯以及人工智能和各个行业的结合。几乎都是实际应用型的提案,这说明百度已经具备相关的技术实力和条件去推动人工智能的场景化普及。而在去年,李彦宏的提案还分散在无人车和网络提速降费等问题上。
毫无疑问,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些科技巨擎都对人工智能抱以巨大热忱和信心,去年奥巴马还在任的时候,白宫就曾发布多个AI报告。不管是政府层面、顶级科学家,或是企业家、投资机构,都已把AI当成未来最重要的趋势,某种程度上甚至堪称一次新的“工业革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人工智能的路线图和图谱也会愈加清晰和明确。
人工智能的赛道会挤掉大部分公司
必须要说的是,人工智能是一条漫长的赛道,过程中的艰辛和难度,足以磨掉大部分创业公司的热情和耐心。
首先,人工智能的赛道太长。人工智能是一个比较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实包括了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分支技术。每一个技术领域在技术上都是一个大坑,的突破虽然去年百度的人工智能击败了人类的最强大脑,但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到消费产品层面,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像部分媒体鼓吹的那样,10年之后就要和人工智成为同事并且极有可能被替换掉,人工智能成长为类似《黑客帝国》这样的天网。
其次,人工智能并非无所不能。人工智能应用的想象力巨大之外,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遍地开花,比如取代医生我觉得有可能实现,但取代篮球运动员和厨师,好像也没那么简单。人工智能的场景除了传统的互联网领域外,也会出现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
最典型的如金融领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投顾,就不那么受行业的追捧,原因在于投资收益本质上是一个零和博弈,人工智能要追求大概率的获胜,必要争取安全的前提上,去搏最大的‘浮动收益’”。最终的结果就是收益一般,市场反响平平。
其次,创业公司不太能和大公司抗衡。一篇来自36kr对深度报道《最昂贵的创业:人工智能抢人大战》透露的细节,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年薪动辄百万,人员薪资已经占到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一些创业公司已经选择到长沙、青岛、南京等二线城市去挖人,避开一线城市虚高的价格。人工智能的人才难求,养的起优秀人才的公司同样不多,这一点上,创业公司和百度谷歌微软这样的巨头比起来,有明显的劣势。
百度的股价还会涨么?
不同于国内热衷于炒概念和短线操作的市场环境,国外的资本市场散户较少,大部分是机构在炒股,因此美股更加强调价值投资,因此美股国内的玩家可能就看不太懂,比如亚马逊成立十多年一直保持微盈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而苹果每次发完新品第二天股价必跌已经成为了行业惯例……
那么百度的股价到底有没有被低估?我们用数据说话:
迄今为止,百度已经在研发费用上投入了几百亿,在人才引入方面治下重金,包括吴恩达等世界一流科学家纷纷加入百度,在引入陆奇这位技术背景浓厚的高管担任百度总裁后,百度修正了之前的路径,朝着自己的定位和底色——一家技术公司的目标不断前进,正如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财报会议上表态:
“我们现有的平台产品,包括搜索引擎及资讯流,都已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优化升级,并因我们的内容和服务生态系统而得以进一步丰富。我们为现有平台的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而感到兴奋,未来我们将积极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新时代。”
看一下百度的研发费:
2014年,研发费用为 69.81亿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了70%
2015年,研发投入突升为101.76亿人民币,比2014年又增长45.8%
2016年,研发费用为101.5亿人民币,比2015年减少0.2%
所以对于百度来说,缺的不是人才、也不是预算、而是时间和信心,以及一些运气,互联网历史就是一部成功史,大浪淘沙背后,总有一些公司会被淘汰,一些公司籍籍无名,极少极少部分公司崛起,成功,然后崛起,成功,然后崛起,成功,然后书写历史。行业越是躁动,越需要一些勇于坚守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