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envwrapper是用来管理virtualenv的扩展包,方便env虚拟环境管理。
1、将所有虚拟环境整合在一个目录下
2、管理(新增,删除,复制)虚拟环境
3、切换虚拟环境
virtualenv 的作用:为单个项目创建独立的python虚拟环境
Python3.4以上版本不需要额外安装virtualenv安装包了,直接使用python -m venv env1即可创建虚拟环境
virtualenv的使用 :
1.通过如下命令安装virtualenv
$ sudo pip install virtualenv
2.创建虚拟环境:
创建默认虚拟环境:
$ virtualenv env27
此命令表示创建一个名为env27的虚拟环境。每个虚拟环境都包含一个独立的env27/bin/python和env27/bin/pip,当运行他们时env27做为你的运行环境。
创建指定解释器版本的虚拟环境:
$ virtualenv -p python2.7 env2.7 #解释器为python2.7
$ virtualenv -p python3.4 env3.4 #解释器为python3.4
创建继承第三方的虚拟环境
如果python已经安装了第三方库,你希望在新的虚拟环境中也使用这些库,那么可使用如下命令:
$ virtualenv --system-site-packages env27
如果不想使用可使用如下命令:
$ virtualenv --no-site-packages env27
3.启动和退出虚拟环境
启动虚拟环境
要想启动env27虚拟环境,只要运行如下命令:
$ source env27/bin/activate
这个命令会修改系统路径$PATH,把env27/bin的路径至于系统路径之前。
source 命令表示更改当前的shell环境。
启动了虚拟环境之后,所有pip命令新安装的第三方包都将安装在当前环境下,而不会影响系统环境或者其它虚拟环境。、
退出虚拟环境
退出当前虚拟环境只需执行如下命令:
$ d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 时一个基于virtualenv之上的工具,它将所欲的虚拟环境统一管理。
安装
如下命令:
$ sudo pip install virtualenvwrapper
virtualenvwrapper默认将所有的虚拟环境放在~/.virtualenvs目录下管理,可以修改环境变量WORKON_HOME来指定虚拟环境 的保存目录。
使用如下命令来启动virtualenvwrapper:
$ source /usr/local/bin/virtualenvwrapper.sh
还可以将该命令添加到/.bashrc或/.profie等shell启动文件中,以便登陆shell后可直接使用virtualenvwrapper提供的命令。
对于virtualenvwrapper的配置: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if [ `id -u` != '0' ]; then
export VIRTUALENV_USE_DISTRIBUTE=1 # <-- Always use pip/distribute
export WORKON_HOME=$HOME/.virtualenvs # <-- Where all virtualenvs will be stored
source /usr/local/bin/virtualenvwrapper.sh
export PIP_VIRTUALENV_BASE=$WORKON_HOME
export PIP_RESPECT_VIRTUALENV=true
fi
复制代码
将上面的配置添加到 ~/.bashrc 的末尾,然后将下面的命令运行一次:
source ~/.bashrc
pip install virtualenvwrapper-win
默认创建的虚拟环境位于C:\Users\username\envs,可以通过环境变量 WORKON_HOME 来定制。
通过计算机–>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在系统变量中新建“变量名”:WORKON_HOME,变量值:“你自定义的路径”。
Win10配置好环境变量后需要重启生效
执行此命令创建第一个虚拟环境:
通俗点:
这里你要创建一个文件夹 后面做项目的时候 一个虚拟环境 就是一个文件夹的样式
用法
创建虚拟环境
mkvirtualenv env27
创建指定解释器的虚拟环境
mkvirtualenv -p python3.4 env34
启动虚拟环境
workon env27
退出虚拟环境
deactivate
删除虚拟环境
rmvirtualenv env27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devlost/p/9480792.html
https://www.cnblogs.com/asmer-stone/p/547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