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专门讲后摇,喜欢上后摇其实是在大三的时候,那个时候期末考试前是无边无际的自习室时间,为了能支撑住疲劳的神经并且不被里面的歌词吸引注意力,我发现了有后摇这么一个奇怪的摇滚分类,并开始了音乐挖掘之旅。
后摇(Post-Rock)的全称为后现代摇滚,其兴起于90年代摇滚乐进入瓶颈的一个时期,如果说“后摇滚”音乐便如同“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反动,那么它主要便是企图颠覆摇滚乐的基本概念与传统架构,或是甚至针对整个所谓音乐工业的运作做出一种消极的反抗。有别于传统摇滚乐的三大件加人声,其特点非常突出,无人声。当然后期的演化过程中后摇乐队们都开始从氛围音乐、IDM(智能舞曲)、数学摇滚、前卫摇滚、金属等音乐风格中汲取灵感,后摇渐渐也成为了一种音乐元素融入其他音乐之中。
不说那么多教科书式的东西了,音乐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来说说自己的体验。大三时候接触的后摇乐队,是Sigur Rós,来自冰岛,第一次被这种形式的音乐震撼,之前听的都是有劲的金属或者强节奏的hiphop,一下子被这种人声几乎被强大的音墙和器乐掩盖所吸引,这种聆听体验很特别,那是一种画面感很强,很梦幻,很诡异的环绕,主唱纤弱中性的嗓音让我陷入了一片柔软之中。。。想想过来,其实模糊经历过很多后摇了,最早回溯起来的应该是窦唯,我的男神,那么好的唱功却慢慢开始把自己的声音慢慢淡化,变成一种乐器,融入到音乐中,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也就是为什么人家说他成仙了,其实他是一个那么纯粹的,有前瞻性的音乐人。还有一个就是最近隔20年又发了新专辑的pink Floyd,那一盘经典《dark side of the moon》,也是我较早接触的实验性专辑。
之后的日子,后摇边成了我ipod里面的常驻,那个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跑步,无边际的走路,或者坐公交,带着耳机,那是属于我单独的时间。我开始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中找寻其他后摇的影子,发现好听的新音乐时那种美丽的心情到现在依旧,我开始发现,mogwai,explosion in the sky,mono。。。甚至在乐队排练、或者自己写的歌当中也开始加入,小碎拨,一层层的铺垫,厚重的贝斯垫底,音墙形成,然后一个个乐器的先后加入,情绪开始积累,上升,爆炸,眩晕,然后慢慢平复,喘息,最后一片寂静,后摇的基本构架也就是这样,自由,不重复。
据说喜欢后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较强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绪并热爱自由,这一点在当时发现同样喜欢后摇的一个女生那里得到验证。在我看来,后摇甚至不合适一起去聆听,因为当情绪袭来,音浪开始冲撞你的身体,这时候你会不自主的摆动身体,别人甚至是无法与你同步的,这与每个人的经历有关,你脑海中的影像,眼中的泪水,辞藻拙劣的无法分享。对了,可以推荐一部Sigur Rós的纪录片《听风的歌》,或许能帮你找寻一些音乐中的场景。
下面就开始乐队分享时间啦,主要分享我听过的并觉得好听的,按国家来分类,感兴趣的可以试试看:
冰岛,或者说北欧,后摇圣地,在这里产生出后摇一点也不奇怪,Sigur Rós,mum,THE ALBUM LEAF,olafur Arnalds,bang gang,pg lost,Moonlit sailor;
加拿大,蒙特利尔,后摇发源地,绝对推荐,后摇鼻祖及王者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那边的人员大多超能并在多支乐队,还有Fly Pan Am,A Silver Mt. Zion,Set Fire to Flames,Moya
日本,学什么像什么并会加入自己独特元素的国度,推荐mono,Euphoria,Haruka Nakamura,Miaou,Ovum,Saisa,Toe,World's End Girlfriend,child;
美国,大熔炉,不多说,推荐Mogwai,Explosions in the sky,Epic45,Maybeshewill,The Workhouse,This Will Destroy You;
以色列后摇,只有一个推荐,april rain,这是我最近发现的很牛的乐队;
最后当然是中国啦,中国有一大批很厉害的后摇乐队的,比如惘闻(强烈推荐),声音玩具,花伦,琥珀,沼泽(融合了民族乐器),glow curve,时过夏末,48v,文雀,当然还有,窦唯。
说了那么多,其实如果你没有听过,那只是纸上谈兵,具体的聆听体验来自个人,在烦躁的生活和工作中,闭上眼睛,来一曲甘甜的后摇吧。
如果你喜欢,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欢迎与我互动和交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