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柔”的智慧

文/海星会飞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人们修身养性的目标是做温文尔雅的君子,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 这里,体现了传统思想中“以柔克刚”的哲学智慧。

那么, “柔”,究竟有怎样的内涵?在处处号召“狼性文化”的今天,“柔”的智慧,究竟体现在哪里?

首先,“柔”意味着有韧劲。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是柔软的,但是,水滴石穿,积水成海,水积蓄的力量是巨大的,原因在于,水有韧劲。

与坚无不催、所向披靡相比,水的韧劲更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味逞强难免会遇到比自己更强的对手,这时候,仅仅凭借强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柔”中的韧劲,可以在不显山不漏水中,悄悄把事情解决,如春雨滋润万物一样,用“柔和”去处理问题,把矛盾的摩擦降低到最小。如果无法解决,就在安静中默默继续力量,静静地等待时机。“柔”是经得起考验的,这就是“柔”的韧劲。

其次,“柔”意味着丰富的内涵

“柔”的对立面是强硬,然而,强硬仅仅是肤浅单纯的强硬,“柔”,不是意味着弱小无力,而是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体现出一种高远的意境。

“柔”,是在正确认识自己实力的基础之上,体现出的低调平和,是默默积蓄力量的一种状态。

“柔”,是一种安静、一种坚持,一种执着、一种灵活,一种智慧。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一味地逞强,只是无用的消耗,是对有效资源和精力的浪费,而只有用“柔”的策略,可以巧妙地借势、避开无用的争端,用最小的成本和代价,实现自我超越。“柔”的内涵,需要用心体会、细细解读,才可以品味其中一二。

最后,“柔”意味着沉稳不浮躁

诚然,更高更快更强,是现代人的追求,每个人都为之疯狂,但是, 苦苦抓住目标不放,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束缚,被自己困在“得与失”的牢笼里,整日算计距离成功的道路还有多远,反而忽略了基本的工作,一味求强,却是走入一个浮躁的迷局。

“柔”,是认清自己后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不再把“强”当做目标,而是把做好事情作为真正的追求,反而走上了一条稳定地阳光大道。

“柔”,不失为新时代的智慧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味“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