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体梳理财务工作,想写一写对财务工作的认识。
在一个企业中,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多年,我粗浅地总结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也称为“三算”,即“核算”、“预算”、“决算”。当然,财务工作还有好多其他分支,但这个划分方式简单好记、易于理解、逐级递增。
怎么理解“三算”?那么,来讲一个故事。
小T刚从国内某著名财经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毕业,应聘进入一家大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此时的她,对未来心怀憧憬、踌躇满志,希望能做出一番成绩。
到岗第一天,主管找小T谈话,说新入的员工,都是从基础核算做起。基础核算?小T心想核算不就是做帐嘛,我学了四年会计,借贷谁不会?
主管又说,核算可不是简单的借贷做帐,企业的核算工作要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小T有点儿懵,核算不是做帐,那核算是啥?
什么是核算?
核算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账务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形成财务报表,为后续的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核算的方法,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地计入企业的账务系统中。
小T进入公司已经三个月了,这三个月她一直在从事成本核算工作,对成本核算已经比较熟悉了。
这天,销售部秘书小Z过来报帐,“小T,给你,这是本月营销费用的报销单。本月我们可是做了不少大促活动,效果非常理想,销售业绩猛增呢!”
边说着,小T在一边审核着报销单,发现少了合同,发票上的业务类型也不对。
“小Z,抱歉哈,你这笔费用很大,但没有附合同,发票的业务类型也不对,不能报帐哈。麻烦你附上合同、重新开票后,再来报帐。”
小Y不高兴了,“啊哟,小T,这笔费用有特殊原因的,合同之前在法规部卡了很久,前两天才走完流程,还没来得及盖章呢。但公司的业务发展不能等啊,错过了大促日期,完不成销售指标谁来担责?
还有发票,对方只能开这种票,我部L总和公司副总C总都签字认可,你现在给我退了,让我怎么和领导交代?”
小T心里犯了嘀咕,怎么办,这个报帐不规范啊,但小Z是销售部的老员工了,又把销售部领导和公司副总都搬出来了,得罪他们,我也吃不了兜着走啊,“那你等等,我去请示一下。”
小T跑去问主管,还没说两句,就被主管劈头盖脸一顿骂,“你工作也三个月了,这点儿还搞不明白么?作为财务人员,你的职责就是保证所有的报帐流程规范,这种有问题的报销单怎么能放过去?以后被审计、被检查出问题,谁负责?你负责?你负得了责么?赶紧退了!但是,处理问题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小T无奈,回去和小Y说,这笔报账不能报,小Y非常不高兴,“那我请领导来协调吧”,气鼓鼓走了。
OK,我们再结合刚才“核算”的基本概念,复盘一下这个场景。
一、活动真实性
销售部做了活动么?做了。费用也确确实实发生了,可什么能证明这一点呢?合同、发票、业务大促的截图等等,这些是证明营销活动发生必不可少的材料。
但是销售部拿不出合同,发票也有问题,这将导致成本核算的重大疏漏,如果因一时心慈手软放了过去,在后续的审计、税务、各项财务检查环节必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导致公司出现更大的疏漏。一个人一时的心软,很可能抹杀了所有财务人员的辛苦劳动,这个责任太大了。
所以,核算的目的需要变更为,确保企业的账务处理能够如实、规范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二、业财结合
好吧,这是一个“财务听到耳岀茧,业务仍然一脸懵”的概念。
销售部门一般不太关注报账的规范性问题,他们会觉得,这些都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从各自的立场上看,这倒也没错,但作为财务部门,理应确保压力向业务部门进行传递,确保各部门在报账时就增加规范性。
说到底,“业财结合”就是让业务部门按照财务要求进行规范操作,确保整个流程的顺畅,这也是保证核算工作高效的重要手段。
三、协调能力
根据前面讲的,其实现阶段的核算工作,账务处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基本按照系统设定好的模板倒入即可。更多的工作,则是需要和其他部门的人打交道,那么协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业务部门在理亏时,往往拉出高层领导为自己背书,希望特事特办。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就更需要有比较好的协调能力,能够做到依规办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保持财务规范的同时,仍能处理好同业务部门的关系。
好了,粗浅地理了理核算工作,那么,后两层的预算、决算工作又是如何定义,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把控呢?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