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叫王大友,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遇见谁都会笑嘻嘻地打招呼,人缘特别好,所以小区里的人都认识老王。
我们家刚搬过来时,老王在第一时间就来登门拜访,说了一些“远亲不如近邻,以后邻里之间要相互多照应,有什么事情尽管说”之类的话,感动的我老婆不得了。
想想也是,这年头,一切都是金钱至上,连亲情都淡薄了许多,为了利益,父子、母女、夫妻、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的大有人在,闹上法庭的也不是少数。邻里之间能够和睦相处,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啊。
星期天上午,我从外面跑步回来,上楼时恰好遇到了老王,非拉着我去他家喝茶不可,我推辞了半天未果,无奈之下,只好随着他去了。
老王家的茶室我已来过好几次了。老王喜欢喝茶,周末没事就在家里摆弄那些收藏的茶叶。我对茶叶没有太多的研究,不是很感兴趣。再说我老婆不喜欢让外人去家里,所以我不敢随便邀请老王去我家,时间长了,也就不好意思总是到老王家里来了。当老王知道原由后,很是不以为然,对我说,“兄弟,这有什么啊,女人本来就是奇怪的生物,有此癖好,不足为奇。”
边说边给我斟了一杯茶,又道,“再说了,咱们两家就住对过,去谁家喝茶还不一样啊。”
“多谢老兄理解,但总来打扰,感觉不好意思。”
老王把大手一挥,“见外了不是,自家兄弟说什么谢啊。你是文化人,不嫌我高攀就行了。”
我们正说着话,老王的老婆买菜回家了,到茶室给我打了一个招呼,便出去了。
老王的老婆叫张一萍,上个月刚办完退休手续。虽然已是五十岁的人了,但眉眼间依稀可见年轻时俊俏的模样。
据老王说,当年他老婆可是他们镇上的风云人物,是很多青年的梦中情人,老王是凭借在省城打工的身份,加上见多识广,言谈举止自是比一直生活在小镇上的男人有吸引力,因此才得以俘获芳心的。只是现在的张一萍身体严重走了形,模样虽然还算周正,但身材变得五大三粗的,让人难有什么非份的想法,并且实在是与她的名字有点不匹配。
不一会儿,客厅里的电视就打开了,接着便传来了当红女主播王大妮脆生生的声音。据说这是本地电视台今年最红火的“说长道短”栏目,以老百姓的隐私、家庭纠纷等内容为切入点,打的是“贴近百姓接地气”的牌。我看电视本来就少,对这些靠低级趣味抓眼球的节目一向深恶痛绝,是从来不会看的。
听到电视里的声音,老王站起来关上了茶室的门,对我说,“也不知道现在的人这是怎么了,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动不动就跑到电视栏目、广播节目里去两军对垒,吵得不可开交,有意思吗?”
看来老王也不喜欢这类节目,批评起来毫不留情,“电视台也是,动用公共资源播出一些家长里短,还美其名曰推陈出新,其实不过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却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我接口道,“老兄说的是啊,古语说得好,家丑不可外扬。现在的人好像不把自己的家丑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便心有不甘似的。”
老王深深地叹息道,“唉,世风日下啊。”
正在这时,老王的电话响了,他看了我一眼,略一犹豫,但还是接听了,“有事吗?哦……是吗?……我啊,没事,在家里呢,和对门的兄弟在喝茶。哦,是么……嗯,我知道了。行,一会儿你发我微信上。好,就这样吧。”
老王打电话时,我注意到他语气的变化,同时他脸上的线条变得那么的柔和,虽然他不动声色,但我却敏感地感觉到,来电人一定是个女人,并且是个对老王有影响的女人。
老王挂了电话,忽然低声对我说道,“兄弟,我有点急事需要去处理一下,你能帮我个忙吗?”。
“行,你说吧。”
老王继续压低声音道,“我要出去办点事,麻烦兄弟你配合一下,就说请我出去吃饭,把我送到楼下,再悄悄地回家,别让我老婆看到你在家里就行了。”
“行,这简单。”我满口答应下来,心里却在暗自猜测老王神秘外出的原因。
老王有些激动地向我伸出手来,“多谢兄弟成全,改日再谢。”
我也跟着老王站起来,“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老王又小声叮嘱道,“兄弟,拜托了,可千万不能走漏风声啊。”
我忍不住笑起来,“我办事,你放心。”
从茶室出来,老王的老婆以为我要走,站起来挽留。老王说,“今天午饭不在家吃了,我要请亚轩帮忙去看些合同文本,忙完了,我们兄弟俩在外面吃。”
我连忙和老王的老婆告别,“嫂子,走了。”
我们下了楼,只听到后面“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我和老王相视一笑。
到了楼下,老王说,“你回去吧,兄弟。上楼时万一遇到我老婆,就说回来拿东西。”
“我知道了。”
“我回来后给你发个微信。”
“好。”
我蹑手蹑脚地上了楼,万幸的是,并没有遇到老王的老婆,我悄悄地打开了家里的门,像小贼一样轻轻地闪了进去。
初于2018.12.28
定于2018.12.30
上一篇《小人物系列之小人物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