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想了解当代大学生,看《上课记2》如何剖析他们的微妙心理。

第22篇原创文章
字数:1100字 阅读用时:2.5分钟
欢迎关注,期待交流。

备注:今日荐书,因篇幅原因,另外两篇精彩节选另行成文,欢迎阅读。看一个朦胧诗诗人,一位人文教授的独特视觉下的大学生。

  一天读完一本285页的书。如此痴迷,着魔般欲罢不能。

荐读:想了解当代大学生,看《上课记2》如何剖析他们的微妙心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送学生水笔、短信往来,聊天谈心,邀请学生来自己家做客、帮学生修改文章并推荐到发表、帮忙找实习单位、请农民诗人给学生上课、拿出自己的藏书供学生传阅和交流。

如果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想必是学生之福,本书作者王小妮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一位大学老师,她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呵护,启发自己的学生。

 她认为自己有责任告诉学生十二年教育中被忽视的人和事,还有现在正在发生的时事新闻,使他们不至于和学校大墙外面完全隔离,这些都比考试和考证重要得多。

她做的这些或许在别人眼中是毫无意义,渺小微弱的,甚至是飞蛾扑火,可她却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诚如序言中所说:“如果它完全徒劳,也要让徒劳发生。”

 生活都是庸常的,而日常的才最本质,才水滴石穿。现实才是最高级的教授,是讲述希望的唯一导师。

作者很善于用诗人的眼光去发现藏在生活中美丽,或者无奈,抑或是深深的反省。

 在她的眼中:在生活的角落,每个孩子都在发光。在老师的笔下,她了解学生的生活:邓同学喜欢街舞,交不起学校街舞协会会费250元而退出;陆同学,大学四年,没有向家里要过钱,为了省车费,放假不回家知道毕业找到工作。自己有养活自己的办法,不惜力气,不计报酬,不放过任何机会,每天忙着送外卖,晚上十一点多才能回宿舍,自己煮白粥喝。

 在作业中一位学生写了自己暑假母亲卖粮食攒学费的故事:一千斤左右用架子车拉到粮站,工作人员嫌弃太湿,于是母亲在打谷场晒了一下午,母亲回家喂猪带午饭,他看着麦子。把麦子搬到粮仓,“搬起袋子使劲往上送,就用肩膀接住了,然后踉踉跄跄的往上走。满头汗水,眼冒金星。”

王老师总结道:“父辈付出越多,后辈越沉重内疚,越急于回报却发现回报无门。父母的辛苦和不可预期的未来,被夹在中间。迷茫在大学泛滥,他们越是看不到未来,旧时光就越显得珍贵,越值得回味,越能抚慰苍老的孩子。

 这本书对我最大启发,当属试着学习作者用全新的思维来思考藏于最平常的生活中社会及文化心理因素。

 比如在课堂上,少不了掌声,我们都忽视了藏于掌声里的我们那奇妙的心态:掌声是学生除了发言意外没能主动做出的最快活的事情。

借一个整体仪式自我振奋,得到荣誉感和安全感,还有些人鼓掌是机械式的,仅仅表达对周围气氛的呼应,为了自己和别人一样。 拍手不等于认同被鼓掌的内容,每一个拍手者都可能是没安全感的胆怯的个体。

如此剖析,直达学生心底。推荐给舍友,他们看过后大多反应是:的确如此,她把我心中那种无法言表的东西展示出来了。

 又如:上课时,老师让学生续写《许三观卖血记》,在学生的作业中充满了肢体冲突、跳楼,自杀和枪战等,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老师却表示了深深的担忧:“是什么经历暗示他们,热衷于把痛苦推行到极致?和善、温润、柔软的力量,没有人从这些角度去思考。

 生活丝毫都没有给孩子们安定感吗?看似平常的事件,自己很多时候也不知为何变成了其中的一员,是否也该反省下,什么时候也渐渐失去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附:节选一则:新生见面会

  那个下午很热,被我的学生约去对2011年刚入校的新生讲点什么。

大太阳下面,几个被叫做学长学姐的都到了,都是学生会干部请的。

学生会也不全是头脑僵化一成不变的,今年请来的人多是不念经的。一进教室是例行的热烈鼓掌,满满当当直挺挺坐了一屋子,很少懈怠溜号的,表面上看像真拍手真呼应,其实说的听的,各自“飘移”。

  上来演出小节目的新同学跟刚走出蜡像馆的蜡像一样,又紧张又僵硬,眼神呆滞无法定睛。

本来准备介绍几本书几部电影,临时决定放弃,气场不对。

  轮到大三同学介绍交换去台湾的见闻,然后有已经保研的同学呼吁解散中国式的学生会,下面没什么反应,刀枪不入地坚持着。

如果这是一个校外人士来讲座,一定很失望,进而下结论:现在的90后实在太差,连对话的可能都没有。而大学里的讲座偏偏多是拉“傻乎乎”的大一新生充数。

  不到一小时的新生见面会,鼓掌,主持,讲话,答疑,表态,各环节都像排练好的木偶剧。

  这就是中国又一批年轻人大学生活的开始,是摆脱曾经捆绑他前十几年生命的开始。

不敢胡乱猜测那些挺直如机器人的小脑袋里都在想什么和曾经想过什么,我敢说,他们可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傻。一个学期或一年后的他们一定不一样。

生命本能自会让他们各自分离成活蹦乱跳的个体,虽然一下子还没舒展开。无论靠自己的努力还是被动的获取,大学四年只要能让他们确立一个独自的自己,就算功成。

  2009年起,考进这所海岛大学已经越来越难,考生分数已经要达到一本了,它正在攒劲想登临知名大学之列,可这和每个具体的学生有哪些切近的关系?有同学说关系大了,211了,好就业啊。有人说,211,那还有985呢。我心里想,居然全是枯燥的数字代号,一点创意也不想有吗。

尹泽淞说,新生问他:学长我很迷茫啊。

尹说:我都大三了,我还迷茫呢。

迷茫是高校里的常态,是走向不迷茫和坚定的必然准备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荐读:想了解当代大学生,看《上课记2》如何剖析他们的微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