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的理解,被动型的指数型基金一般都属于股票基金(因为追踪指数追踪的也大多为股票指数)。当然不必过多纠结于概念。应该关注的点是如何选择股票型基金:是购买主动型呢,还是购买被动型呢?主动型的由基金经理操持,需要研究他的投资理念,而被动型的不受影响,只需提前调研好策略。
在股票入门那里有详细说明 https://blog.csdn.net/sinat_33087001/article/details/86410815 , 这里再搬运下。股票价格指数:就是用以反映整个股票市场上各种股票市场价格的总体水平及其变动情况的指标。简称为股票指数。它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
指数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数为标的指数 ,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 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 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有两种计算方法:算数平均和加权平均:,解释下发行量和总股本的区别:
将组成股票指数的每只股票按照价格简单平均,不考虑股票发行量,例如所计算的股票有4只,分别为4元、10元、20元、30元,那么算术平均为:(4+10+20+30)/4 = 16.25
不光看股票的价格,还要考虑该只股票的影响力,也叫权重,权重一般指:发行总数或者成交量。例如4元、10元、20元、30元发行量分别为:1亿、2亿、3亿、2亿。那么加权平均为:(41+102+203+302)/(1+2+3+2)=18.125
区分一下A股和港股美股来说明。
A股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的指数。
A股常用的几个指数,其中主要关注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总而言之,重点关注上证指数和沪深300。这两个影响A股较大。是判断的辅助工具
通俗的解读如下:
总结而言:港股主要看恒生指数,美股主要看标普500指数。反映的是长期向好的经济发展规律。
指数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数为标的指数 ,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 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 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至于怎么编制被动指数基金就不是咱关注的事儿了,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会自己搞。到这儿咱已经锁定好了指数:总结而言:A股主要看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港股主要看恒生指数,美股主要看标普500指数。反映的是长期向好的经济发展规律。 锁定好指数后还不算完,一个指数可能有几百个基金,这个时候需要挑基金。要先看看有哪些?
A股的指数基金都能在中证公司看到,地址是 http://www.csindex.com.cn/zh-CN。 就以我买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为例去看看,这是个小众的指数,并不属于之前锁定的几个主流指数哈,不过演练来查下。在这个地址 http://www.csindex.com.cn/zh-CN/indices/index-detail/399997 可以看到该指数的详细信息
看到这里,我后悔了,没学这一课就买了个小众的指数,不符合我的投资策略啊。
主要有三条标准:综合程度如何,是否有行业属性,主观度强不强。
总结而言:综合度越高越好,需要关注行业,最好弱主管度吧。
核心问题就是这只指数基金到底有没有跟踪好这个指数,跟踪误差越小,复制能力越强。首先明确日均跟踪偏离度就是基金每天的收益率和跟踪的指数收益率的差,然后关注两个参数:
一般差值应该做到2-3%之间,做的好的会在1%以内。还有一种简单方案就是,查看该基金 与其跟踪指数的涨幅相差大小。这个在基金季报和年报中也会有相关披露信息。我继续以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为例,查看了下它的季度公告:报告期内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7.07%,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57.23%。也就是说57.23%-57.07%=0.16%在1%以内,说明这个基金经理是个高手啊。
巴菲特说过:主动操作跑赢市场的概率不大,大部分人都无法战胜市场,不如直接选择被动的指数基金,安心又顺应规律。当然老巴是老外,说的是老美的情况。投资市场越成熟,被动式指数基金表现更优秀。而中国的投资市场并没有老美那么成熟,所以国内的主动型基金发挥余地更大。 目前中国的主动和被动表现是平分秋色的,但往长远看,随着市场的成熟,被动型指数基金的潜力更大!
这节深夜课上的还是有收获的,失眠睡不着,索性起来学习学习。学困了睡。首先明确,中国的投资市场趋于成熟,结合巴菲特的观念,投资指数基金势在必行。其次 ,结合自己的策略:中国的经济是长期温和通胀向好的,所以要关注综合度较高的指数,例如沪深300和上证指数,不过还是要在中证官网看下近几年涨幅。最后,确定好了指数,就去中证官网去挑选看好的行业(也可以挑没有行业的)和弱主观度的基金,看它的财报和偏离参数情况,购买合适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