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屌丝程序员的青春(二六一)

有种说法是:25-28周岁之间为初级剩女;28-32周岁之间为中间剩女;32-35周岁之间为高级剩女;35周岁往上就是特级剩女,当尊之为“齐天大剩”。

28岁之前没有走进婚姻生活完全是“正常”现象,与“剩”字无关。因此,至少应将“剩女”的年龄标准定在28(乃至30)岁以上。此外,50周岁以上因丧偶或离异导致再次单身的女性不应该被划入“剩女”之列,原因似乎不必详说。

剩女之所以被剩下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看:

第一,心高气傲,自我定位与社会现实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离,这是几乎所有剩女都表现出来的最鲜明特质,她们对于自己的个人特长与优势(比如美貌、才学、性格、收入等)有着发自肺腑的“自信”。对生活充满了各色的“批判”,而且不喜欢或不善于妥协,甚至傲视一切“庸俗”,一种近乎“完美主义”的生活理想引导着她们在择偶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男性都难入其“法眼”。

她们看中的男性却往往只存在于荧屏上或各色的故事传说中;再或早已“为她人夫”,这导致自己的择偶标准严重偏离于社会现实条件;再加之由同样原因所导致的“主动性”不足及其带来的择偶机遇不断流失,其遭逢“白马王子”的概率必然进一步降低。

第二,对异性的情感需求相对较低,拥有比较丰富的私人娱乐生活。剩女大多具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所以有资本和机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或者加入一些娱乐组织,如车友会、驴友俱乐部、牌友会、各种民间慈善组织等。在此过程中,她们可以建立起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并获得多彩的娱乐生活。

很多剩女都拥有自己的闺蜜,她们成为了一种绝佳的感情倾诉对象。特别是对于那些“宅剩女”而言,闺蜜的作用就显得更加强大。根据“情感替代”原理,剩女的情感需求一旦通过其它渠道而获得满足,对异性的需求必然会出现下降。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感情洁癖”心里,没有需求,自然没有动力,从而缺少了寻觅异性的动力,“剩女”的身份也就容易变得更加稳固。

第三,个性鲜明和相对强势,能够有效地抗拒来自亲属群体的干扰。同样是建立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之上,剩女们大多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家庭内部或社会交往过程中保持较为强势的姿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来自外界的干扰,特别是父母为中心的亲属群体的干扰,同时,也为剩女“自信心”的维持乃至进一步膨胀提供了外部环境。

从中国的传统婚姻缔结模式来说,父母之所以能够包办子女的婚姻大事,主要是以“经济庇护”和“人格塑造”为基础的,而当代剩女的大面积出现正是以这种传统社会文化结构的被打破为前提。因此,那些率先确立自我意识、培育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女性最容易成为剩女群体的成员,她们依靠自己的强势个性来抵御外界影响,也就不至于“情非得已”地脱离这个群体。

第四,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并以此而获得单身生活的理论合法性。如果说面对社会和家庭亲属的“歧视”,可以采取逃避的策略,那么剩女如何“说服自己”接纳现实生活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于是乎剩女大多都会为自己寻找或创造一套人生哲学,比如说“宁缺毋滥”、“凡事应信缘(命)”、“活得洒脱最重要”、“婚姻是围城”等,这些哲学理论可以成功地劝说自己安于现状。

最终,剩女们也就能够心安理得地继续“稳坐钓鱼台”。可以说有无强大的人生哲学作为理论支撑,经常成为剩女最终选择是否“迁就现实”的关键因素。

据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某婚恋机构所联合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表明,在70后、80后、90后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315万;但受传统的“嫁高娶低”梯度婚配模式影响,主要生活在城市的剩女还是难以顺利寻找到合适的配偶。也就是说,尽管从整体上看中国处于适婚年龄的女性人数远少于男性,但大量剩女的长期存在仍是不可避免的,这必将进一步加剧已经十分严峻的“婚姻挤压”问题,导致中国男性光棍的数量继续攀升,而由此可能引发的其它社会问题也必然是复杂和沉重的;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的长期维持显然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问题。

当然,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没有义务为一个社会的“整体性失调”问题做出“不情愿的牺牲”,因此,人们不应该将男性的“择偶难”怪罪到剩女身上。

被年轻人热捧的双十一“光棍节”过后余温不落,2014年度“中国11大光棍城市”、“中国11大光棍职业”、“中国11大光棍高校”等榜单相继出炉引发网络热议。江苏卫视《非常勿扰》、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等一系列电视相亲节目的炙手可热、长盛不衰,便很是能说明“光棍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社会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验总结/心情记录,一个屌丝程序员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