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ID》观后感

(犯罪心理学作业完善版)2015141093020
内含大量剧透,慎入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上一堂犯罪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部名为《Identity》(中文名为致命ID)的影片。我很早以前对这部片子就略有耳闻,并在大一的时候观看过,但这两次观看完全是不一样的体验。确切来说,就是第二次看的时候想到的和心理学相关的事情要更多一些,毕竟第一次纯粹是以悬疑恐怖片的角度来看的。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汽车旅馆里出现的十一个人物:

Edward Dakota(爱德华·达科塔):女演员的司机,前警察,本片男主
Rhodes Samuel(罗德斯·塞穆尔):伪警察
Paris Nevada(帕瑞斯·内华达):想要回家乡种橘子树的妓女
Caroline Suzanne(卡洛琳·苏珊):好莱坞过气女演员
Timmy York(提姆西·约克):一家三口中的小男孩,最邪恶的人格
George York(乔治·约克):一家三口中的父亲
Alice York(爱丽丝·约克):一家三口中的母亲
Larry Washington(拉里·华盛顿):旅店假老板
Ginny(吉妮):小情侣中的女方
Louisiana(路易斯安那):小情侣中的男方
Robert Maine(罗伯特·缅因):囚犯

另外就是核心人格Malcolm。

影片以介绍一个罪犯的生平开始,通过一个男人和医生的对话、无数的剪报向我们展示出主人公在童年时的遭遇,为后面多重人格的出现埋下伏笔。然后画面跳转到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十一个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理由被聚集到一个汽车旅馆上,并按照房间号被逐一杀害。其中穿插着法官们讨论是否该给罪犯执行死刑的场景。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场纯粹的连环杀人案,但后来发现原来这些人都是胖子分裂出来的不同人格,一个人死去代表着胖子的一个人格消失,所以尸体才会也跟着消失。最后只剩Paris这一人格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影片已经结束了,却来了一个大反转——隐藏得最深的那个真正邪恶的人格(小孩Timmy)还存在着,并把Paris杀死了。胖子最后只剩下这个邪恶的人格,并把心理医生杀死了。

回过头来看整部片子,我们可以知道胖子在小时候因为家庭原因而导致他分裂出了十一个(甚至更多)人格,从这些人格身上我们也可以一窥他的内心:对完整家庭和父爱母爱的渴望、内心深处的理想、罪恶感、童年记忆带来的阴影、毁灭和破坏的欲望......而影片中的死亡顺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胖子内心对每种人格所代表的事物的记忆深刻程度,或者说,克服该人格产生原因的困难程度和胖子对这个人格的厌恶程度。具体的人格对应哪种感情网上已经有很多解析了,我觉得我的理解也不会比他们更好,所以我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所以我就贴几篇我觉得分析得不错的链接:

  • 《致命ID》11个人格隐藏的致命心理解析
  • 《致命ID》最难猜到结局的电影
  • 致命ID完全解析
  • 分析一下胖子的人格世界(但是这篇我不太赞同对真实世界凶手的分析,主要是我感觉作者时间线捋错了,杀人案是在四年前但讨论是否执行死刑是在当下,也就是治疗的同时法官们在讨论是否应执行死刑——这一点在医生和爱德华的对话里可以看出来,而且并没有说明在人格世界里杀几个就得在现实世界对应杀几个,还得统一时间线)

下面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其他看法。医生的治疗是为了留下一个代表善良的人格而不是胖子的核心人格,也就是他一出生就存在的主人格。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认为胖子的核心人格早就消失了。我曾经在某本讲述心理学相关知识的书上看到过,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核心人格通常情况下是顺从的、软弱的、忧伤的和无能的,所以才会分裂出其他人格来对自己进行一种虚假的“保护”。而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来,没有哪个人有上面的这些特征,也没有哪一个认为自己叫Malcolm,拥有作为“Malcolm”的记忆。(当然如果光看特征的话其实George挺符合的,毕竟从电影看来他的性格好像确实有点软弱和无能)

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导致Malcolm要被判刑的那起案件到底是哪个人格做的呢?从影片开始给出的照片来看,每个死者身上都有大量的血迹,也就是说犯罪现场应该是十分血腥的。结合后面每个人格死亡时的现场和最后Timmy杀死Paris时使用的武器,我推测犯下六年前那起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正是如今彻底掌控胖子身体的Timmy。(一个脑洞,Rhodes和Robert有可能是在四年前杀人案发生之后才分裂出来承担Malcolm的罪恶感的,纯脑洞嘿嘿嘿)

以上即为我本次观影的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命ID》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