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资治通鉴》[94] “东奔西突” ——刘邦是打不败的小强

晨读:《资治通鉴》[94] “东奔西突” ——刘邦是打不败的小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白话文]

五月,刘邦在荥阳支持不住了。将军纪信对汉王说:“事态紧急啊!臣请派我去骗过楚军,大王可以乘机冲出去!”于是陈平半夜派出两千余女子从东门出去,楚军看不清,四面攻击,纪信坐着汉王的御用马车,黄绫做盖,插着羽幢,说:“粮食吃尽了,汉王投降!”楚军都高呼万岁,跑到东门来围观。刘邦乘机带了数十骑从西门远遁,令韩王信与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

项羽看见纪信,发现上当,问:“汉王安在?”纪信说:“已经出城走了。”项羽烧杀纪信。

周苛和枞公不信任魏豹,商量说:“反国之王,难以跟他一块儿守城。”于是杀了魏豹。

[点评]
这段死了两个人,平民出身的纪信危急之时替刘邦死,贵族后裔的魏豹因为反复无常,一会降汉,一会归楚,荥阳危难之时,被周苛杀掉。这倒也是一番不经意的“人与人”的对比。

汉王出荥阳,到达成皋,回到关中整顿兵马,准备再次东征。辕生进言说:“汉与楚在荥阳对峙数年,汉一直处于弱势。建议大王改变一下战略,这次不往东走函谷关,往南,从武关出去。大王出武关,项羽一定引兵向南。大王深沟高壁,不跟他交战,这样荥阳、成皋之间的部队也得到休息。再派韩信等能消化之前占领的赵国土地,再经略燕、齐,连成一片。这时候大王您再出兵荥阳。如此,楚军需要四面防备,力量分散;而汉军得到修整,精力充沛,再发动决战,一定可以击破楚军!”

汉王听从辕生的计策,出武关,抵达宛县和叶县之间,和黥布在当地招兵买马。项羽听说刘邦在宛县,果然引兵向南。刘邦深沟坚壁,高挂免战牌,不跟他战。

[点评]
以不战之法调动楚军,忽而南,忽而东,力量分散、疲于奔命而一无所获,在牵制项羽主力时,让韩信腾出手抚赵地,连燕齐。项羽犹如大闹天宫的“孤独”的孙大圣,虽然英勇却不觉已陷罗网中。这就是围棋中所谓的“势”,战争目的是取得战略上的胜势,而不仅仅是战役、甚至是战斗的胜利。

当初,汉王兵败彭城,解围西撤的时候,彭越也丢失了他打下来的那些城池,只好率领他的部队在黄河边打游击,破坏楚军交通线,断他粮草。这一月,彭越渡过雎水,与项声、薛公战于下邳,大破楚军,斩薛公。项羽必须亲自去处理,就留下大将终公守成皋,自己率军东击彭越。项羽一走,终公不是刘邦对手,刘邦马上率军北上,击破终公,重新占领了成皋。

[点评]
项羽真累,前方被拖得精疲力竭,后院又有彭越“游击队”“捣蛋”,才了扑火,前线火又起。哪儿都离不开他。战争可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一个人的战争,部下呢?谋臣呢?哪儿是主,哪里是次?一头雾水!

六月,项羽击败彭越,听说汉军已经占领了成皋,于是引兵攻打荥阳,荥阳陷落,项羽生擒周苛。项羽对周苛说:“你现在投降我还来得及,封你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骂道:“你如果还不降汉,就要成为俘虏了!你不是汉王的对手。”项羽活煮了周苛,并杀枞公,又俘虏韩王信,于是率军包围成皋。

刘邦再次抛下部队独自逃走,与夏侯婴同乘一辆车,出成皋北门,北渡黄河,住宿在小修武驿站。

清晨起来,自称汉王使者,驾车直入汉军营垒。张耳、韩信还没起床,就在他们的卧室,夺了他们的印信、符节,接管了军队指挥权,召集诸将,重新调整他们的职务和工作。韩信、张耳起床,才知道来的不是汉王使者,而是汉王本人。

刘邦夺了指挥权,马上下令张耳出发,巡行赵地,加强赵国战备。拜韩信为相国,收集还没征发的赵国士兵,率军向东,攻打齐国。其他诸将,逐渐从成皋向汉王靠拢集结,楚军于是攻下成皋,想要再往西进。汉王派人在巩县设防,阻挡楚军西进。

[王夫之的评论]
刘邦夺韩信兵权,这是第二次了。之前韩信下魏破代而汉王收其兵,这次他与张耳破赵而汉王又收其兵。为什么韩信俯首帖耳听命,而不挂冠而去呢?当初项羽舍不得给官印,他就走了。如今刘邦这官印,跟儿戏似的,说收回去就收回去,他怎么没意见?
这就是刘邦人所不及的高度,因为他能令人服气,不是一般的服,是大服!不是简单的气势压人,也不是简单的情深意重,而是无所偏倚,坦然可以见其心。刘邦心中所想,没有藏着什么不能让韩信知道的。韩信知道刘邦始终会倚重他,不在于今天的军权在不在手里,军队是他指挥,还是刘邦亲自指挥,没有什么区别。
反过来,如果是刘邦夺了韩信的兵权,把它交给别人。或者,为了防止韩信反叛,而削夺他的权力。那就不是这个状态了。
[华杉先生点评]
刘邦、项羽跟他们各自的手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君臣状态。
项羽是孤家寡人,自己对大家就没什么诚意,所以手下人没法跟他。因为你功劳再大,他也不舍得给你加官进爵。由于封赏不到位,他就觉得你不会对他忠心,如果你居然无怨无悔还是忠心耿耿,但他更要猜疑你肯定有阴谋。所以你跟他没法混,怎么也混不成一家人。

刘邦呢,是什么支票都能开,怎么分都行。大家跟着刘邦干,心里都踏实,都有底,老板想啥大家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干也很明确。这就是王夫之说的无所偏倚,坦然可见其心。那么,这些功臣们的命运后来是怎么发展的呢?是不是如韩信所说的“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呢?我们一步一步来看,其中的是非曲直,毁誉忠奸,财产万千,人命关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资治通鉴》[94] “东奔西突” ——刘邦是打不败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