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猫书房#《战略历程》早读24:学习学习学派

#短毛猫书房#《战略历程》早读24:学习学习学派_第1张图片
所读版本的封面

跟着明茨伯格穿越战略的丛林,学习学派的发展历程。

1、1963年

首先是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的故事。注意这个学术背景。

学习学派最开始关注的不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而是政治组织的战略制定。

教授把政策制定过程用了这几个形容词:系列的、补救性质的、零碎的。我们经常嘲笑民主决策过程的缓慢,因为这个过程很多人都会参与,抱持着不同视角,达成一致非常困难,一点点啃,终于达成了各方都相互满意的解决方案,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了。

这种制定政策的方式叫断续渐进主义

2、1980年

接续这位政治学教授的研究者认为,这一过程不是断续的。被称为逻辑渐进主义

一个组织有很多子系统,【原文】战略管理意味着开发或维持每个子系统决策制定的统一模式,并将之注入高层管理者的思维。

区别出来了,这是从政策制定出来的战略制定模式,先局部再到高层的顺序,有可能战略涌现。

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和企业家学派都是自上而下,无论战略通过什么手段制定出来的,都是高层管理者与战略家的任务,结果出来后,交给子系统去执行。

逻辑渐进主义肯定子系统在战略制定中的作用。

3、逻辑渐进主义视野下的战略过程

建立组织管理网络,让问题更容易被发现。

未必有确定的方向,可以通过学习、挑战、质疑等方法,产生备选方案。

建立可视的象征性行为,传递给万千战略执行者。我能想到的就是军队动员口号。

建立论坛讨论组织问题。

一个较大的改变受阻,可以在一些小的项目上先取得一致。

扩大政治上的支持。这一点不太懂。

任何时候试图说服个体接受新观念,让公众选择以及参与。这一做法可以看宏碁电脑施振荣先生的书。

设立弹性的组织结构,有点预备队的意思。避免一股脑扑上去,结果全军覆没。

建立实验制度和责任感——实验后,获得更多建议。

初期目标模糊,待到有了更多信息和更多支持后,明确。

战略不是线性过程。

从这些思路可以看出:逻辑渐进主义不追求战略一上来就有明确性,并追求整体的支持与共知。

4、演化理论(1982年)

变革来自于子系统的互动,不是领导本身。

出现一个新的概念——组织惯例。惯例指的是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有点像组织运转的标准动作。

演化理论者认为惯例与新情况的互动可以推动变革

有的人不理解僵化的特质如何产生变革?这还是得回到惯例的定义。

两个例子:

可以将惯例理解为积木的零件,虽然零件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通过零件之间的互动,可以构建不同的方案。

也可以将惯例理解为兵法,侦查、行军、预备队等都是标准动作,但是战斗不同,使用不同,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5、战略风险投资

一个重要的观念是【原文】运营层面的创新精神转化为公司层面成熟的风投项目,关键要靠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被这一观念称为内部企业家。

可以想见,这描述的是一种类型的企业,即内部会不断洞察到需求的变化,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然后由企业领导层确定方案的取舍。

这已经有战略涌现的那么点意思了。

以上5个方面,都考察了这样的一种状况:即组织内部自下而上,通过学习形成战略的可能。

明天进入战略涌现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短毛猫书房#《战略历程》早读24:学习学习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