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说这是一只鸟

脑洞开,请仔细阅读。

献给吾友庞子彦,生日快乐。

我们为什么说这是一只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生活中,我们说这是一只鸟(终于明白标题的重要性了,于是乎准备尝试不同风格的标题),那什么是鸟?我们为什么判定它是一只鸟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最近老师给了我一本书,叫Cognition——认知。只读了其中一章,是关于概念的概念。何谓概念?比如说鸟,百度百科中说“鸟是有羽毛几乎覆盖全身的卵生脊椎动物,字典解释: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如果你要成为一只鸟,那你必须满足以上几点要求。

1. 基于原型

你脑中对鸟的概念真的是由以上定义圈起来的一群生物吗?根据定义画一个圈,好了,圈里面的不管长什么样的,彼此没有分别都叫鸟。其实,在你脑中鸟和鸟是有区别的,你心中有一只理想的鸟的原型,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个动物时,会将它与心目中理想的原型比较,结果告诉你它比较像鸟的原型,噢,那它大概就是一只鸟了。

这个理想的原型并不简单是你见到过的所有鸟的平均形态,它位于你形成的关于鸟的概念的核心,越接近它越可能是一只鸟。所以概念并不简单地由边界区分开来,而是由核心定义的呈放射状的范围。在你心中,这个概念范围里的每一样种类都按照有多像那个原型进行了排名(可怜的企鹅)。

2. 基础概念

当人们指着一样东西问这是什么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呢?你大概更可能回答:这是一把椅子。而不是一件家具或者一把红木椅。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形成“基础概念”,当我们看到一样事物就会自觉地把它归入到一类基础概念中去,比如椅子,桌子,电脑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基础概念,就像匠人或许就认为红木椅是一类基础概念。有研究表明,幼儿脑中首先形成的概念就是这些基础概念,他先形成椅子的概念,再有家具或红木椅的概念。

3. 基于样本

刚刚我们阐明了人们脑中的概念是基于原型形成的一个不具有确定边界的范围,但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如果叫你列举鸟的种类,那首先蹦入脑子里的最可能是最接近你心目中原型的鸟,但如果你就在一秒前见到过一只企鹅呢?它是不是鸟?你会不会很快就说出企鹅这个名词?如果你是一个正常的人类(所谓正常就是不太偏离人类平均表现的形容词),那你应该很快就想到企鹅,尽管它并不那么像一只鸟。

所以,这群把概念挖了又挖的学者们又提出了基于样本形成对概念认知的学说(简直脑洞大开有木有,如果你没有觉得豁然开朗,那一定是我的叙述方式有问题)。你脑中的概念最接近你最近看到过的,记得的样本。

4. 来一个脑经急转弯

这下纠结了,判断这是不是一只鸟的时候,自己到底是基于原型,还是基于样本呢?答案是,两者都有。那这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呢?好了,脑洞又来开一次门——这两者都是运用相似性来判断的。

相似性指的又是什么呢?首先长得像吧。那假钱是不是钱呢?不是。为什么这么判断呢?因为我们还要考虑这个概念来源的深层性质——假钱不是由政府发行的。对于不同的概念,我们当然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有时候要考虑这个性质,有时候考虑那个性质。根据概念的不同,判断的依据也不同。

我们为什么说这是一只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好了,问题大了。到底是由概念决定依据还是由依据决定概念呢?你说:显然是相互决定啊。但这不是政治题,我们要找出来龙去脉。简单来说,这个问题可以翻译为:我们脑中是先有了概念,根据概念来确定出依据;还是先找出依据,之后再形成概念?想要确定概念,就要有依据;而依据又是根据概念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回忆一下我们的婴幼儿时代(你可能不记得了),这群大脑不知如何生长的学者们又提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会首先建立一个暂时的概念,随着了解越来越深入,我们会渐渐修正这个暂时性概念,直到成为具有比较清晰的性质的成熟概念。

这下你知道你为什么说这是一只鸟了吧?

以上就是本讲的全部内容。下课。

我们为什么说这是一只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说这是一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