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业人才打造模式之辩

中国软件业人才打造模式之辩

  焦点一:软件蓝领能拯救中国软件业吗?

  本世纪初,随着软件业“学印度”热潮的掀起,“软件蓝领”一词也红极一时。专家们认为,标准化运作、大量从事最基础编程工作的“软件蓝领”的存在,是印度软件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为此,他们大声疾呼:中国软件业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大量的“软件蓝领”将是中国软件业崛起的契机。

  但也正是从在中国出现“软件蓝领”的那一天,就备受争议:“软件蓝领”存在的土壤是软件的标准化生产,这在中国并不具备。中国软件业目前并不需要大量的“软件蓝领”。

  几位专家的辩论,也正是从“软件蓝领”开始的。

  周鸿祎(雅虎中国区总裁):中国软件业需要“个人英雄主义”

  我对“软件蓝领”非常不认同。目前,很多人主张,在中国应该培养起一批软件蓝领,像印度那样。这批“软件蓝领”只要会写代码,或者检测软件的Bug就可以了。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我坚持认为,软件是一门艺术,在软件领域,我们要呼唤“个人英雄主义”。一个好的程序员和一个差的程序员,同样劳动的价值,可能会相差上百倍、上千倍甚至无穷大。

  今年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是Google。我们和Google做了很多交流,但它真正的核心程序和核心代码的数量并不大,这就是天才程序员的成果。同样,现在各个国家都在拼命发展的Linux是怎么来的呢——一个芬兰的大学生,觉得微软的东西不好用,学校教的东西不好,自己写了一个内核。而很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很多专业人士研发,也没有完成这样的软件。所以,我觉得中国软件业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些高水平的人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

  包括最近我们和电脑报合办软件大赛,也是希望用中国最大的IT媒体的影响力,改变一下对目前程序员的看法。

  吴功宜(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院长):大学培养软件人才的模式必须改革

  就目前而言,大学培养软件人才主要还是在计算机系。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所有的计算机系面孔都很像。它的教学计划差不多,也就是全国大学在培养软件人才方面都是一个模式。

  很多做软件很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搞软件的,很多人是学数学、学物理的,但软件做得非常好,因为他思维非常好。反而是计算机系过于模式化,导致软件人才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好的思维。

  现在的大学教育必须改革,不能简单培养一个只能开发代码的“机器”。你编程做得好就好比懂一门外语,但如果不做翻译,不做贸易,那个东西老太太都会。你看国外十几岁的小孩儿学程序没那么复杂,如果我们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不培养复合型人才,永远会落后,所以教育必须适合整个产业的发展。

  吴文虎(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软件要想出头,必须培养大师级人物

  大家都在拿印度和中国比,尤其是在软件方面,差距的确是存在的。但我认为不是我们的人不行,我觉得可能还是一种体制或者其他的东西困扰着我们。

  从国际信息学院奥林匹克竞赛上来看,我还没看到印度人去参加比赛,这是从中学生方面看。从大学生,我也是领队,我是领清华大学的队去,七八届了,也没见到印度对手去参赛。

  技工型软件人才在中国的确紧缺,不过要推动中国软件业整体向上发展,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一些研究型人才,培养大师级人物。所以我觉得人才怎么培养的确是一个大问题,这方面可以改革的东西挺多的。培养软件人才这件事我觉得中国应该有优势,因为我们的人比较厉害,可塑之才很多,我们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张晓明(电脑报编辑部主任):

  软件蓝领必须成为中国软件业的生力军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类型的软件人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呢?我的观点很简单,那就是软件蓝领,专业性极强的技工型软件人才。以电脑报正在举办的“中国原创软件大赛”来说,已经在全国大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收到了优秀作品数百件,这说明中国并不缺乏优秀的软件人才。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程序员很有才华也很努力,但我们的程序员通常会把一个程序从头至尾地包揽下来,没有什么具体的分工,更谈不上软件的架构精心设计,一是没时间,二是没精力。但我到印度,就发现这一点完全不一样:印度的程序员分工相当细,代码开发有软件设计员,程序检验有产品测试员,软件开发的整体控制更是有专门的系统分析员。

  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那里一个软件企业出口25亿美元,而中国呢?2003年一年软件出口也就是20亿美元。

  说到底,软件蓝领之所以适合中国软件业发展,还是因为软件业本身正在朝着规模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看看那些软件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可以知道,如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统制造业一样,软件产品已经不再是坐在实验室几个程序员冥思苦想想出来的,而是在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上诞生的。在这条生产线上,每个环节都需要技术性极强的软件工人。

  我深信,软件蓝领完全能够推动中国软件走上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道路。

  焦点二: 学校教育滞后影响了中国软件业发展?

  中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也久为软件业诟病。为此,教育部在全国建立了35所软件学院,以期改变这种现象。但时间过去了两年多,软件学院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关于软件学院和计算机教育的反思,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专家们另一个焦点话题。

  谭浩强(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大学时期是打造软件人才的最关键环节

  我长期从事高校计算机教育,很多学生都抱怨如今学校教育对于软件人才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毕业之后还要重新学习,似乎软件人才的出现倚仗于社会培训,跟学校教育一点关系没有。

  落后于时代发展?好大的一个帽子。难道像C语言这些真的就为中国软件业所不容?我不相信。学了C++就一定比C语言好?我更不相信。我听说美国一个学校,导师给学生出一个题目说你可以用任何语言做,但你用C++做我给你零分,你用C语言做我给你一百分。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教授的意思就说C是基础,因为你把C语言打好基础,以后做别的工作就非常容易。

  所以说那种认为学校教育已经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软件人才的观点是相当错误的,学校教育本身就是起到一个打基础的作用。如果你非要说在大学不能学习到那些最新的开发工具,最时髦的东西就是失败的话,那要成为软件人才最好就别到高校来学习,直接自学算了。

  简而言之,相对社会教育,一个良好的大学基础学习对于软件人才更为关键。如果缺少这一点,只能称之为软件人而不是人才。

2005-02-16 18:57 作者: 大明天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