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为尊者讳,写这个故事时,我需要给他另取一个名字。可我想啊想啊,想破头也想不出比「吴益军子」更为尊贵的名字了。怎么办?那就借他用用呗。
好了,既然他跟我同名,那我就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的故事吧。
连载中,第七篇;上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⑥]一个心理师为了让自己痛快一些,想到要找个人痛骂一顿……
1.
想到要给自己找一个心理师,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撂在了眼前:找哪个流派的心理师呢?这就像肚子饿了,得依着自己的口味,挑菜系;不好乱来的!
这时,我最先想到的是精神分析。唉,谁让我受弗洛伊德的「毒害」最深呢!
照精神分析的说法,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勾心斗角,尤其是自我变得弱势了,是心理问题的原因。要我说,本我仿佛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小屁孩,而超我则好似顽固不化的老夫子,这样,自我,则跟个缩手缩脚的小媳妇似的,夹在中间,两头受气,被欺负坏了。
所以,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就有了:给小媳妇站台,叫小屁孩和老夫子都学学乖,正视一下现实处境。
换句话说就是,要想方设法把潜意识拽到意识层面上来,将行为落到现实原则上,而不是本能渴望上。
这至少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认识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同心理师之间形成的某些关系;二是,要弄清来访者惯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压抑、投射;三是,要掰扯来访者眼下的性格特点与过去的——通常是童年时代的——行为方式或重大事件之间的牵连。
那么,如何把潜意识拽到意识层面上来?
在这儿,自由联想技术多少能帮一点忙。
所谓自由联想,是指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比如说,让来访者围绕自杀意念与行为随意地想象,然后把想象的情景报告给心理师,找出潜意识中的冲突。
除了自由联想,能帮上忙的,还有解梦。
为避免焦虑,受压抑的、被遗忘的观念,只有经过充分的伪装,才能混到意识中来;梦便是潜意识的一种伪装。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对梦境中的细节进行自由联想,听懂梦的弦外之音。
与梦的原理相似,潜意识也可以通过躯体症状和失误(比如口误、笔误、忘记事情、丢东西、小事故)表现出来。
此外,在精神分析中,来访者若拒绝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思考,也有特殊意义。
正如弗洛伊德讲过的:「分析面临着一个任务,就是去掉抵抗,自我正是用它来表示自己与被压抑的东西无关。」
抵抗的根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来自超我的罪恶感,它可能十分强烈和残酷,致使来访者必须保持病态,比如说,刚消除了某一症状,却早已准备好另一症状取而代之,或者代之以某种身体疾病;二是死本能,追求自我破坏,最终可能会自杀。
还有就是,精神分析中,特别重视移情。
所谓移情,是指来访者浮想联翩,把心理师看成过往某一重要人物的再现或化身,结果呢,把用于该重要人物的感情和反应,转移到心理师头上来了。
当来访者表现出移情时,正是重新经历过往被压抑的那些情感,或者说,来访者无法回忆起来的一部分情感生活,在同心理师的关系中重新体验到了;这有助于认识潜意识中的冲动和力量。
…………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实质是解释,只有对人的行为给出靠谱的解释,才能消除症状。
所谓解释,是指心理师根据各种渠道——自由联想、解梦、移情——所收集的资料,对来访者挑明那些经历过但被遗忘、正面临但不理解的事,使来访者了解症状的潜意识根源,有所领悟。
要指出的是,并不存在特定的解释程序,也没有足以使来访者突然茅塞顿开的神奇解释;解释是精神分析的一门艺术。
依我看,精神分析这类深度治疗,有助于探索潜意识,发现自杀的深层原因。只是,这种方法特别耗时间,适合那些有充足资源——时间、金钱——和有深刻洞察自己的愿望的来访者,至于应对急迫的自杀危机,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再说了,在自杀危险性极高的情况下,强迫来访者进行反省、联想,多半会放大来访者的痛苦,还增大自杀的可能性。
看看吧,看看我这一天天寻愁觅恨、要死要活的鬼样子,就知道,精神分析不太适合我了。
唉,那怎么办呢,转投行为主义好不好?
2.
与精神分析不同的是,行为主义眼睛盯着的是问题的现在,而不在意问题的过去。
在行为主义中,自杀行为同其他行为一个样,都是学来的;只不过,它是错误的学习。那么,拿它怎么办呢?没有讨巧的办法,无非是重新学习——用正确的学习取代错误的学习。
在这里,心理师看重学习,研究行为变化,总结行为模式,比如习得性无助;接着,心理师就设法找到对抗的方式,比如,通过自我效能训练对抗习得性无助。
所谓自我效能,是来访者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会以多种方式影响来访者的知觉、动机和绩效——当他预期行动不能产生效果时,就不会寻找机会,更不会采取行动,即便他具有能力,也存有意愿。
对自我效能的判断,决定来访者在面临困境时,愿意付出多少努力、能坚持多久。
自我效能训练要做的就是,通过指导来访者学习新技能,学习如何控制环境,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从而提升自我效能,重新获得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与勇气。
此外,行为主义帮来访者识别和控制愤怒情绪,即所谓的「愤怒识别与调节法」。
我们都知道,当愤怒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就有可能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因此,就有人提出了「情感温度计」的概念,以测量和记录「无法回头」的时刻。
一旦确定了「无法回头」的时刻,就在「情感温度计」上标注下来,然后制定应对愤怒情绪的策略,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所制定的策略。比如说,「暂时离开」就是一种缓和危险情绪的策略。
一般认为,行为主义的方法,比较适合于处理简单、具体的不良适应问题。复杂的行为,比如自杀,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可能不是仅仅使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就能解决的。
…………
这样看来,在处理我的问题上,行为主义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有心无力!
还有靠谱的流派吗?我怕我病急乱投医!
3.
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森田疗法吸引我了。
森田疗法由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教授创立,其基本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森田认为,在心理问题上,仅仅帮助来访者获得理性上的理解是不够的,来访者还需要获得情感方面的体验。
比如说,我们理性上已经认识到了没有鬼,但夜间经过坟地时仍会怕得要死。
森田发现,虽然情感无法控制,但是有规律可循的:注意力越集中,情感就越强;不予理睬,任其自然发展,反而逐渐消退。因此,要改变来访者的情感活动,最好是接受它但不理睬它。这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
森田认为,负性的情感,比如自杀意念,尽管存在,但不必注意它。来访者应把注意力和能量,投向那些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努力做当前该做的事,而不应等到负性的情感消失了再行动。这便是为所当为的意思。
很显然,森田的思想不是对症状消极忍受、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带着暂时无法消除的症状积极地生活。
森田的思想,对那些内心里痛苦挣扎、怀有自杀意念的人一定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我——我信心有些不足。
…………
我有意考虑一下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了。
4.
存在主义认为,本真生活的前提条件是,认真处理「有一天我肯定会死」的事实。
一旦意识到存在是有限的,人就会忙碌起来,探索生活的可能性,创造有意义的存在。但是,对死亡的认识会引起焦虑,所以,人常常拒绝认识这一事实,假装自己不会死,这就导致了一种非本真的生活。
另外,还有一种非本真的存在,那便是按照社会要求,过传统的、习惯化的生活。
很明显,接受必死的事实是需要勇气的,选择个人的存在,而不是遵从社会、文化或他人的要求也需要勇气,因此呢,想过上本真的生活,必然会体验到焦虑。
可能是,本真的人总在尝试、冒险、进入未知的世界,焦虑便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焦虑的另一个原因是,自由选择的人,无论结果好坏,都没理由发脾气,比如说,怪罪环境、父母、上帝或其他的什么东西;他们打碎牙也要和血吞。
也就是说,存在主义认为,生活在本质上是让人焦虑的,心理师要做的是,帮助来访者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寻找什么客观或普遍的真理。在心理师眼里,死亡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不是让人担惊受怕的悲惨情景,因为死亡给生命带来了意义。
存在主义提供了理解焦虑、孤独和生存的新视角,能给抑郁症患者和有自杀想法的人一些帮助。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强调真实的自我与本真的生活。不同的是,人本主义更强调自我实现的过程,其治疗目标是帮助来访者加强人性中固有的积极力量,更加开放地对待生活经历,找到生活意义。
简单说,人本主义治疗,就是帮助来访者在迈向自我实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人本主义方法中,最有名、最成熟的也许就是来访者中心疗法了。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心理师必须是真诚的、表现适当的,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和关心来访者,必须表现出对来访者的神入,即理解来访者的主观世界。
同存在主义一样,对于抑郁症患者和有自杀想法的人,人本主义也有一定的效果。
只是吧,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都认为人有自由意志,这一点,我压根就不认同呀!
…………
唉,不得不把认知疗法纳为考察对象了。
嗯,走到这一步,我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5.
认知疗法假设,人们对自身经历和生活事件的解释,影响了他们的感受和行动。比如说,产生歪曲现实的思维模式,激发适应不良的应对行为——自杀。
我就是这样,我往往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喜欢我,并赞同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我应该在每一个方面都表现出众,一旦事情不像我希望的那样,那简直就是灾难,把自己弄得很不高兴;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样的信念,加强了我对生活的「基本的不幸感」。
在这适应不良的认知里,有人指出这样三个事实:
一是,我的一切情绪都产生于我的思想或认知——我目前的思想状况怎样,我就感觉怎样;
二是,我之所以感到抑郁,想自杀,是因为我的思想完全被「消极情绪」所控制,整个世界好像在黑暗的阴影笼罩之下,我往往相信事实正如我所想象的那样糟糕。
三是,消极思想几乎总是严重地歪曲事实,它几乎是我一切痛苦的唯一原因。
对此,认知疗法有什么高招吗?我看了,无非是:
建议我,一旦发现自己在消极的道路上走远了,就勒令自己立即停下来,把思想转向积极的一面,或者对自己说,在以后的某个时间再来思考这些不愉快的事,甚至把烦恼写下来、搁一边,供以后思考;
再就是,检验消极信念的证据,考虑其他的解释方式,研究对往后的影响……
总之,认知疗法认为,乐观可以作为抑郁和自杀的解毒剂,使人们更新固有的思维方式。
可以说,认知疗法目标明确,有些问题经过几次治疗,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但是,对一些人而言,自杀已经成了一种非适应性的反应模式,只有帮助他们改变行为模式,培养他们运用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防止他们以后在相似的情境中自杀。问题是,这需要较长的时间。
嗯,时间,又是时间,这是问题的关键。
或许,在这方面,问题解决疗法有优势。
6.
问题解决疗法假设,自杀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心理资源,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心理师鼓励来访者积极确认并理解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尝试逐步解决问题。
首先,心理师帮助来访者界定问题,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的事件、思想、情感和行为。
接着,来访者也不能闲着,要配合心理师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评估,选择并执行最好的那个。
…………
看上去很好,对不对?这个难就难在找到「最好的那个」。
比如说,约会找不到人,买车摇不上号,卖房拿不出钱……以致生无可恋了,谁能给出解决方案?
7.
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许多流派和疗法可以考虑,比如格式塔疗法、家庭系统疗法。
最近,又出现了一大堆富有想象力的新方法。比如,一些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师对矿物治疗、运动治疗和旅行治疗产生了兴趣;这些方法对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小。
此外,临床幻想也得到一些医生和心理学家的提倡。据说,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疗效。
…………
只是呢,我烦了,已经没兴趣去了解了!
8.
分析来,分析去,还是没个结论。唉,不如看脸吧,或许,找个我看着顺眼的心理师,才是正道!
这样的话,我怕是要离开这个小山村了!
连载中,第七篇;下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⑧]一个心理师以治病的名义回北京,顺便跑了场越野赛,朋友圈该怎么发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