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技术内幕一》InnoDB 体系架构

《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学习笔记一 InnoDB 体系架构

文章目录

    • 《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学习笔记一 InnoDB 体系架构
    • @[toc]
          • 查看MySQL配置文件
          • 查看数据库存储路径
      • 第2章 InnoDB 体系架构
          • 查看InnoDB中的线程信息
          • 内存相关的东东
          • 关键特性
      • 第3章 文件
          • 慢查询日志
          • 二进制日志 - binary log
          • InnoDB的表空间文件
          • InnoDB的重做日志文件

2019-04-24 开始学习 ε=(´ο`*)))唉

查看MySQL配置文件

mysql --help | grep my.cof

多个配置,权重按读取到的最后一个配置文件为准

查看数据库存储路径

SHOW VARIABLE LIKE 'datadir';

第2章 InnoDB 体系架构

查看InnoDB中的线程信息

查看版本: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version'
查看线程配置: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io_threads'

这里对应了两个相关的配置;innodb_read_io_threads 和 innodb_write_io_threads ,可以再做优化的时候进行

查看状态: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查看Purge Thread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purge_threads'

作为事务提交后的回收udo页的线程,参数:innodb_purge_threads 可配置线程 4;

内存相关的东东

查看缓冲池: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单位B
SELECT @@innodb_buffer_pool_size/1024/1024/1024;--单位G

这个调整的东西比较多:
来源博客:https://www.cnblogs.com/wanbin/p/9530833.html
官方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0/en/innodb-buffer-pool-resize.html

innodb_buffer_pool_size默认大小为128M。当缓冲池大小大于1G时,将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设置大于1的值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可扩展性。
大的缓冲池可以减小多次磁盘I/O访问相同的表数据。在专用数据库服务器上,可以将缓冲池大小设置为服务器物理内存的80%。

在调整缓冲池的时候的规则:增大或减小缓冲池大小时,将以chunk的形式执行操作。chunk大小由innodb_buffer_pool_chunk_size配置选项定义,默认值为128 MB。
配置大小必须是innodb_buffer_pool_chunk_size * 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的倍数。(如果不是,缓存池大小会被系统默认重置)

PS:
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缓冲池实例个数
innodb_buffer_pool_chunk_size :缓冲池实例最小块内存单位,默认值为128 MB。
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 :它表示从内存中逻辑读取的请求数。
innodb_buffer_pool_reads :表示InnoDB缓冲池无法满足的请求数。需要从磁盘中读取。

配置依据:
InnoDB buffer pool 命中率 = 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 / (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 + innodb_buffer_pool_reads ) * 100
数据获取:使用show statu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_read%';
此值低于99%,则可以考虑增加innodb_buffer_pool_size。

查看数据页(data_page)使用信息: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

最后,备注一下如果加大了很多InnoDB缓冲池的情况下,也要考虑加大一下额外内存池。

查看脏页刷新值: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io_capacity' --200 :当IO性能很好的时候可以增加

查看脏页刷新阀值: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75%脏页时刷新
自适应刷新配置相关: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adaptive%'

关键特性
  • 插入缓存(Insert Buffer)
  • 两次写(Doube Weite)
  • 自适应哈希索引
  • 异步IO
  • 刷新邻接页

第3章 文件

慢查询日志

查看慢查询是否开启等: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默认关闭]
查看慢查询时间设置:show variables like 'long_query_time' 单位秒

其他的一些配置说明:
slow_query_log=off|on --是否开启慢查询日志
slow_query_log_file=filename --指定保存路径及文件名,默认为数据文件目录,hostname-slow.log
long_query_time=2 --指定多少秒返回查询的结果为慢查询
log_throttle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 每分钟允许记录到日志且没有使用索引的sql语句数量

分析日志:
mysqlsla: 书中用的是这个,来分析的
percona-toolkit中的pt-query-digest : 不知道是啥

设置日志输出格式:
默认是FILE,文件;
修改log_output = ‘TABLE’ ,则可以记录日志到表 mysql.slow_log 中;【动态且全局的,可以随时配置】

二进制日志 - binary log

默认也是没有开启的 ╮(╯_╰)╭
查看开启状态: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
开启【参数为动态的】:SET sql_log_bin=ON/OFF
使用mysqlbinlog 工具来查看;

开启binary-log 功能配置:
log-bin=mysql-bin
binlog-format=ROW
server-id = 1
expire-logs-days = 14
max-binlog-size = 500M

官方参考参数地址: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7/en/replication-options-binary-log.html#replication-optvars-binlog

binlog_formar参数的东西

在使用binlog进行主从同步的时候,如果运行的语句是有rand、uuid等随机函数的情况下,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面ROW和MIXED参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推荐MIXED-会在这种问题的时候自动变为ROW】

所以这里有三个参数:
STATEMENT:–记录的是逻辑SQL,会存在上面这种随机函数的问题。
ROW:–记录的是表的行更改情况。Innodb事务隔离设置为COMMITTED会有更好的并发性。
MIXED:–这个模式默认是STATEMENT,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会自动变成ROW ╮(╯_╰)╭ 建议使用这个

InnoDB的表空间文件

InnoDB默认有一个10MB的ibdata1文件【.ibd-这个是默认表空间】,这里有两个参数对它进行配置: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data_file_path’;
innodb_data_file_path=ibdata1:200M:autoextend --这里可以配置多个目录以及文件大小和自增
e.g.:innodb_data_file_path=/db/ibdata1:200M;/db/ibdata2:200M:autoextend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file_per_table’; --默认启动 每表独立表空间文件

InnoDB的重做日志文件

说的很重要的样子,在data目录下面默认的两个文件:ib_logfile0,ib_logfile1;
但是通常只要用默认的配置就可以了,是为了引擎提供可靠服务存在的。


到这里为止,都是MYSQL本身的架构与配置,都是系统级别的优化。看看就好 ┐(´∇`)┌

这个笔记先到这里:2019-06-25

ε=(´ο`*)))唉 快学不动了。。。。

(接下来还是要继续更新的 (ง •_•)ง)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数据库,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