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声势滔天的水战,让天下姓朱三百年

1363年,在中国江西鄱阳湖,发生了一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此战的双方的最高统帅,一个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个是当时已经称帝的陈友谅。

朱元璋是贫农出身,陈友谅也好不到哪里去,渔民出身,后来还当过县里的小吏。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当时蒙古人把中原大地管理得一塌糊涂,公司即将申请破产。陈友谅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投靠徐寿辉开始创业。

也许陈友谅真的是个天才,战功等身,威名赫赫,并最终摘下了老东家徐寿辉的脑袋,自立为皇帝,国号为汉。

一场声势滔天的水战,让天下姓朱三百年_第1张图片

同样是建立大汉帝国,同样是汉高祖,陈友谅比起刘邦还是差了一大截,也没有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在天下未定之时高调称帝,当了出头鸟。

当然,他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长江以南他说了算。当时的朱元璋在他眼中也许只是个小蚂蚁,但他万万没想到,这只蚂蚁伸出一只腿,绊了他一个再也爬不起来的跟头。

陈友谅造了几百艘高大的楼船,亲率六十万大军攻打南昌。守卫南昌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闭城苦苦支撑了三个月,朱元璋才从应天姗姗来迟。

陈友谅也并不想跟朱文正较劲,立刻放弃南昌,立刻回师与朱元璋正面交战。六十万对二十万,陈友谅真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怕的。

宽阔的鄱阳湖面上,陈友谅的几百艘巨舰浩浩荡荡地排开,首尾相连,如履平地。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是这么干的,罗贯中在描写赤壁之战时,细节上参考了鄱阳湖之战。

陈友谅居高临下,俯视着面前的小蚂蚁,没事就放一阵箭雨。而朱元璋的军队在那一条条破船上只能仰攻,没点手劲的人连箭都射不上去。一连三日,朱元璋就吃不消了,跟将领们商量,陈友谅毕竟是水师出身,咱们要不还是上岸去打吧?

一场声势滔天的水战,让天下姓朱三百年_第2张图片

不过转机很快出现,也没搭一座七星台祭风,也没个诸葛亮披头散发装神弄鬼,突然湖上就刮起了东北风。

那就简单了,朱元璋只用说四个字:点火放箭。这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什么情形,陈友谅当时就是什么情形。包括陈友谅的五弟陈友仁在内,许多将士都被活活烧成了烤乳猪。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陈友谅并没有那么快就彻底扛不住,人家灭火器准备得充足,六十万人不是说烧完就烧完的,整顿整顿后就大吼一声:“不要走,决战到天亮啊!”

当年马超追杀曹操时曾经喊过,长胡子的是曹操,披红袍的是曹操,结果弄得曹丞相割须弃袍。陈友谅也这么干过,喊道:“船上竖白桅杆的是朱元璋。”第二天,朱元璋的舰队里全是白桅杆。

一场声势滔天的水战,让天下姓朱三百年_第3张图片

后来几场仗一打,陈友谅越发感觉吃不消了,当初搞死朱元璋的雄心壮志已经灰飞烟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谁知朱元璋早已扼住湖口要道,陈友谅那些大船根本出不去。

没办法,召集几位高级将领开个会,商量商量怎么跑吧。

在陈友谅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上,两位大将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我们姑且称他们为老张和老王。

老张说:“我们把船烧了,上岸往南跑。”

老王说:“那不行,老子造这些船可花了大价钱的,就这么跑了不是向朱元璋示弱吗?他派骑兵追来咋办?咱们在水里都干不过他,你还指望能在岸上干过他?”

陈友谅支支吾吾,左右为难,最后说了句:“我觉得老张说得有点道理。”老王一听立马不干了,当天晚上就率部投降了朱元璋。老张一看心里直骂娘,老子就是随口说说,投降这种事你怎么比我还跑得快?立马也跟着投降了。

陈友谅这下看着手底下稀稀拉拉的将领,皇帝的架子也快要摆不下去了。时间一久,粮草不济,陈友谅不得不强行突围了。

一场声势滔天的水战,让天下姓朱三百年_第4张图片

两军再次大战于泾江口,从日出打到日落,陈友谅始终未能摆脱朱元璋的军队。陈友谅彻底毛了,从船里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朱元璋军队中的一个无名英雄一箭射穿了头颅,当场死亡,不用抢救。

主帅阵亡,陈友谅的军队顿时成为一盘散沙,朱元璋就只用清点胜利果实了。

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生平十分得意的一场大战,以少胜多,歼灭了长江以南最大的势力陈友谅,为他统一江南和北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也许正是战胜了陈友谅这个强敌,给了朱元璋极大的信心,开创出大明将近三百年的江山。可惜的是陈友谅,如此大好的形势,却因一次战役的指挥失误,白白地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和江山。

杜漠冷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更多精彩文章请搜索微信公众号:杜漠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声势滔天的水战,让天下姓朱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