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过年了,今天也算是年前最后一班了(年会前最后一天)。
在广州天河这家互联网公司实习了三个半月快四个月,也时候有些总结了。
上年(18年)五月份的时候入职了虎牙,作为安卓的实习生。
我是以C++客户端进去面试的,最后分配到了安卓。大部分是由于自己的原因(不思进取,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内容狭隘),在九月份被“炒鱿鱼”了。之后陷入了挺大的恐慌,投递了很多的简历,但是方向变成了安卓方向,总算尝到了面试的苦头。
其实自己颇为自负的一点在于,“我知道面试要考这些”,却不愿意花时间去学,去刷题,去了解,去应用。
我去面试过一家只有一个小单间的公司,面试官有一句话很中肯,“你需要沉淀下来”。的确,我也知道沉淀下来去弥补以前大学生涯三四年的无所作为,才是我真正的出路。
然而我还是继续投了,不过也开始做一些基本的准备。首先我对自己实力有了认识(=没什么实力),大厂就完全没有这个心思了(大概是辜负了他的期望吧);然后切实的看了一下面试相关的内容。
当然到现在回想起这段时间,起关键作用的还是那种焦虑感。可能真的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会缺乏自我驱动的能力,总是需要那么一些“借口”,比如高考时的“如果考进前10就XXXX”,又比如现在的“如果找不到实习可能真的生活没有着落了”,但是这种焦虑却又因为自己的惰性被抑制,被那种“能生活下来就好”的念头抑制,因此也丧失了挑战更大平台的机会。
有时候真的很抱歉,对我抱着很高期望的父母,那个“腾讯也在深圳”的朋友,我是真的没用。
言归正传,最后一场面试就是现任公司,一家挺普通的互联网公司,在一座大厦的顶楼两层(我去的时候还是一层半,后来变成两层)。
面试的过程还挺累的,笔试-HR一面-技术一面-安卓组长面-iOS组长面-HR二面,笔试没有什么问题,当然最大问题在于技术一面,幸运的是问题基本是围绕我的简历,而我的简历的确很“朴实无华”(之所以这么说是后来我们组长和我说起,他一看到简历有很多的项目,就会觉得是外包出来,不倾向选择),项目是我的确做过的,当然其实简单的甚至不能叫做项目。深层的东西我都不懂,一问就问出来了。
所以总结起我这次面试,我觉得关键点只有一个:幸运,加一点点表现出的愿意干活的态度,我也的确为未来的工作做好了所有心理的准备(包括早高峰的地铁,确实不如前任的饮食,较低的薪酬)。
我很开心能够在九月底收到实习机会,并在9月28号入职,但是是作为iOS实习生。
可惜我这份喜悦,的确称不上多大的喜悦,因为横向对比来看,我无疑挺差劲的。长远来看,我也认为深圳才是互联网的中心,那里才是真正的未来。同时,在这半年里两次改变自己的技术方向,确实称不上有多好。
可这怪谁呢?
入职的公司会有一个所谓的成长计划,大概的意思就是三个月内会有三次考核的机会,分别在第二周,第四周和第八周,如果三次有两次的考核分数在90以上,就可以提前签订三方(也就是第二个月后签订),如果达不到要求,就是在第三个月后走实习生考核的流程。
从来没有接触过iOS,甚至当组长问你学过OC吗,我思考了半天OC是很什么。很羞愧,不过没关系,扔过来两本OC的书,一本基础知识,一本OC内存管理,先看着呗。
我的确不是什么看书的料,很多东西我看一遍会觉得“不过如此,就是这么用而已”,但这种自大总有一天会要付出代价。
看了两三天我和组长说看好了,他说那你写一个tableview吧,瞬间一脸懵逼。十分感谢组长起码没有在脸上表现出嫌弃,还是愿意告诉控件大概怎么写(我的确百度了,也写了一份,但显然并不知其所以然,也是到后面我才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代码只实现一个tableview)。
之后没有多大的停顿,马上就要去熟悉项目的代码。代码倒没有我想象中那么艰涩难懂,熟用command+右键,总是能看到大概实现的一层。
这段时间有帮忙考虑一个小的功能需求设计问题:tableview里headerview与cell重叠展示的需求;也有熟悉基本的一些调试流程和方法(当然这个过程更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当然最终重头的还是之后真正接触第一次版本开发。
一个项目的版本开发流程,大概是经历才能有确切认识,因为文字表述很难说清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交流。无论是一开始的需求评审,还是设计开发,还是测试用例评审,再到提测上线,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和不同的人交流,才能真正走完这个流程。曾经会以为开发就是实现别人所想就可以了,但实际上我并不可能脱离外界工作,你会需要各种资源,会需要关注每一个时间节点,甚至还需要拒绝那些并不靠谱的需求。
第一次的版本开发并不完美,BUG很多,时间节点也没有完全落实到,还被组长提了。
心里会想,下次一定要做好。可惜下次的时间是对上了,然而BUG却更多了。
在下一个版本开发前,进行了keyChain钩子方面的研究。说是研究有些抬举了,归根结底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些处理。
第二次版本开发没有什么好说的,依旧能感觉到交流的重要性,不同的是这次显然更熟悉了一点,很多东西自己就能够解决,当然还是有很多解决不了。
这之后也就差不多到进入第四个月了,签订了三方,算是拿到了offer,其实自己的预期也没有多高,本来以为是个7,8K就不错了,现在估计是税后7,8K,差距也不是很大。要说追求,当然是越多越好,可惜现在还没有能带我去追求的翅膀。看到身边同学朋友1W起步,1.5W都是常态的,说到底也只能是羡慕,心里却依然激不起奋斗的涟漪:“7,8k又有什么不好呢?”。
可这能怪谁呢?
我是一个走一步是一步的人,所谓长远规划,那真是没有的。
吃着青春饭,这种状态也真是挺危险的,等年纪大了,却还是在基础岗位打拼,最后被淘汰,到时候又拼什么“活着就好”呢?
可是,人的奋斗本该有一万种理由,我却很难找到为自己奋斗的那种。没有真切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没有面临需要支撑家庭的压力,即使我知道未来的一千种惨状,却也没有去践行那一千零一种的努力,大概这也是我和那些我珍视的东西失之交臂的原因之一吧。总感觉在我身上能够让我远离怠惰的那个光亮,在高考结束后就已经熄灭了。
现在的工作挺好的,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会继续干下去。
只是,脑里混沌着的,纠结着的,彷徨着的,大概会永远存在了。
可这能怪谁呢?
大概是怪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