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拿什么相信你我的信贷员

       让我拿什么相信你我的信贷员

   近日一朋友在参与审批一笔贷款时,碰到让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当向信贷员询问几个基本问题时,信贷员和主管的回答非常令人震惊,根本无法想象这是经历过小微信贷技术培训的信贷员,基层的小微信贷技术不断走样,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非常明显。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这样的风控技术让我如何相信你,以下便是几个常规问题,看下信贷员的回答便知道发生了什么,看下他的回答便知道他的不良贷款较高也是情理之中。

    1、客户主营业务经营状况一般,每年收入相对稳定,但是此次申请贷款原因投资另一个行业,所投资的行业与当前客户所在行业几乎没有关联。客户选择入这一行理由非常牵强,没有核心竞争优势,主要考虑新注册商标与国内著名品牌名称相似。借款人对后期投入资金如何安排信贷员不清楚,信贷员不知道借款人所投行业经营地址在哪里,这么大额的投资以及投资以后对借款人的影响根本没做了解。询问为什么不把相关数据搞清楚,信贷员表示业务压力较大,如果问的过于具体,担心客户不贷了,信贷员处于这种水平确实令人担忧,我们不能因为业务压力就对客户不调查了,这样会进入另一个误区。

    2、对关键数据了解还远远不够,如对客户应收账款和销售额的交叉检验没有有效实施,更多的只是更多听信客户的陈述,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开过一次贷审会了,这样的结果在贷审会居然能通过,说明审议贷款已经完全流于形式,这种状况根本无法有效控制风险,这也很可能是信贷员自身不良高发的原因,对于技术的掌握太过于薄弱,整个团队已经失控,在贷前调查过程中,居然没有让客户提供对账单,如果用这种方式调查客户,能不出风险才怪,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整个银行的风险管控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基本的要求在一线没有真正实施,或者说对于没有按照这些要求作业的惩罚力度还远远不够。

    3、过于听信客户的解释,而失去了基本的辨别能力。首先这个客户表示去投资另一行业的可能性理由解释不够充分,也没有引导客户进行陈述,客户说什么信贷员基本多信。没我进行充分论证借款人是如何来申请贷款的,后来得知是信贷员的远房亲戚,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对因为亲戚就不开展细致调查了,这是担任信贷员的大忌,不能以信任代替制度。保证人代偿能力也没有搞清楚,基本靠外围调查来实现,这种方式下,保证人就形同虚设。

     问题都没有问完,后面就无法继续,不但信贷员如此,主管也是这种想法,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控制好风险,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客户,而是一个团队甚至一个体系的整体风控能力,这样的贷前调查,还真的不如信贷工厂,评分模型。这样的你如何让我们放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我拿什么相信你我的信贷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