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币减半在即,如何看待后市的风险和机遇?

莱特币减半在即,如何看待后市的风险和机遇?_第1张图片


今年年初到现在,莱特币的价格从底部上来已经涨了5倍多,产量减半的预期,似乎成为了本轮上涨行情的直接推手。现在距离8月份的莱特币产量减半,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莱特币的行情,是市场关心的焦点之一。


莱特币减半在即,如何看待后市的风险和机遇?_第2张图片

(△tradingview: 2019年莱特币价格走势)


6月14日,在ViaBTC全国行上海站现场,矿圈大咖齐聚,探讨莱特币减半的连锁反应,对本轮「减半行情」做出解读。陀螺财经受邀对本次活动进行现场报道。


减半共识助推价格上涨


币价上涨会带来算力上涨,算力上涨则意味着难度增加,难度增加则单位算力挖矿产出减少,币价、难度、产出三个因素相辅相成,像一个铁三角。


ViaBTC 市场总监许浩扬认为,产量减半会打破原有的“币价-难度-产出”平衡,开启新的周期,挖矿产出减少,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币价上涨。当前处于减半预期中,矿机成本又低于2017年底,正是理想的挖矿时期。


莱特币减半在即,如何看待后市的风险和机遇?_第3张图片

ViaBTC全国行上海站摄图)


今年莱特币减半的市场反馈,会成为明年比特币减半行情的预演,一系列「减半」预期,也可能成为市场价格变化的推手。

减半利好或已提前释放

减半利好或提前释放


回顾莱特币上一轮的价格走势,2015年5月底开始,莱特币行情开始启动一路上涨至7月10号的高点,从1.45美元上涨到8.47美元。莱特币价格上涨超过5倍。主要涨幅在一个月内完成。但在减半当天利好出尽,开启下跌。


莱特币减半在即,如何看待后市的风险和机遇?_第4张图片

(△CMC: 2015年莱特币减半价格走势)


关于莱特币价格走势,奥派经济学者布尔费墨这样分析到,大家都知道供需确定价格这一个基本逻辑,在短期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莱特币减半预期会带来短时间价格上涨。但大家都有这个价格上涨预期的时候,莱特币的减半利好,有可能就提前释放掉了。


莱特币减半在即,如何看待后市的风险和机遇?_第5张图片

ViaBTC全国行上海站摄图


莱比特矿池-江卓尔则认为,临近减半,现在来谈操作方法,时机上已经有点晚了。年初蚂蚁大量抛售矿机的时候,莱特币矿机很便宜,他在200-500元的价格区间,收购了3万台莱特币矿机。今年莱特币的上涨行情比想象中来得快,年初收购的矿机价格水涨船高。在大家都不敢入场的时候,就是最佳的布局时机。


江卓尔分析,市场对矿机的溢价是按「产出」来定的,莱特币产量减半,对应的矿机溢价就会减少,减半后莱特币矿机价格有可能会下跌。伴随矿机价格的下跌,会出现新一轮购入莱特币矿机的机会。


币价走势方面,他认为莱特币有可能会重复上一轮减半时期的走势,在减半之前见顶之后下跌。减半之后莱特币的走势大概率会比比特币要弱,这时候可能从莱特币转到比特币上,相对比较稳妥。


现在还能入手莱特币矿机吗


当前莱特币总算力大约是400T,跟2018年莱特币价格最疯狂的时候算力规模差不多,基本没有新增算力。


金贝矿机盛超华分析,这是因为市场上80%的存量算力来自蚂蚁的L3+,L3+的算力成本大约在1元/兆,其他的莱特币矿机很难达到同样成本。受限于成本因素,盛超华认为,如果币价不能突破上一轮价格疯狂时的最高点(304美元),市场上出现新增算力的可能性不大。


莱特币减半在即,如何看待后市的风险和机遇?_第6张图片

(△bitinfocharts:莱特币算力图)


那么,现在又是否适合入手莱特币矿机挖矿,莱比特矿池江卓尔和上海挖易陶紫燕都认为,减半周期临近,市场上的莱特币矿机溢价过高,产量减半后矿机价格有下跌风险。


陶紫燕分析,在未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挖矿难度是否会进一步上涨,币价能否支撑高价矿机入场挖矿,二者都是未知数,此时入场风险大于收益。结合江卓尔的观点,或许要到减半之后,矿机价格下跌,才是风险更低的矿机入场时间。


小结

目前距莱特币减半不到两个月,综合各矿圈大咖的观点,大部分人认为,短期莱特币币价和矿机价格,风险大于机遇。而从长期来看,莱特币产量减半,减少了市场供给,后续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近期热门文章:

比特币本轮能否冲破去年高点?看这四大理由

5大亮点,首份云挖矿行业标准草案出炉

DeFi,见证金融新物种的崛起 | 陀螺私享会第五期观点精编

没钱开发VS肆意挥霍,揭秘“穷项目”和“富项目”差距有多大?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合作 | 约稿 | 加入团队(实习/全职)

破立(微信号:yangdh007)

你可能感兴趣的:(莱特币减半在即,如何看待后市的风险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