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1989年起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70年入伍,1986年从部队转业,毕业于辽宁大学,7月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1989年起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2016年2月25日,《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王健林家族以1700亿超过李河君,重回中国首富宝座,同时超过李嘉诚,首次成为全球华人首富;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月,2016胡润百富榜公布,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150亿财富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2017年3月,胡润全球富豪榜揭晓 ,王健林家族蝉联华人首富。
2017年是王健林的滑铁卢,一件一件挫折打击着万达集团。从2017年2月,大连万达集团拟斥资10亿美元收购Dick Clark Productions,Inc。(简称DCP集团)全部股权的交易已经破裂。交易崩溃的原因是收购资金以及来自中国监管层的审批问题。至此之后,王健林海外收购就开始不顺利了,特别是2017年8月18日国家划下海外投资红线,王健林的海外投资战略就彻彻底底被断绝了,当时一笔3亿英镑的英国地块项目就夭折,王健林转给了老朋友富力地产的李思廉。
近期,王健林似乎豁出去了,万达商业为套现让融创、腾讯、京东、苏宁四大巨头入股,这事还没有让市场消化,万达电影又放开让阿里巴巴马云入股,马云瞬间成为了万达电影的第二大股东,这是表明王健林到底有多缺钱啊?尽管王健林在2017年万达年会上称万达要逐步清偿全部海外有息负债,万达商业A股退市资金也有了可靠方案。同时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将企业负债降到绝对安全的水平。今天我可以在这里负责任地说,万达集团在全球绝不会出现任何信用违约!王健林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要做的是给穷人赚钱机会,教他们赚钱,让他们有钱。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利用互联网一部手机住家创业简单轻松月入几万,手把手教你成功微我了解详情三九九七九六九零四宁可明明白白的放弃也不要稀里糊涂的错过。万达30年没有出现一起信用违约,我们把信用看得比资产、利润更重要。”
也有人认为,王健林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保住万达基业,给王思聪留下足够的财富!原本,王健林2500亿海外资产就是给王思聪留下最容易掌控的财产!不过在场面上,王健林在一次鲁豫有约采访时宣称“百年以后,自己不会给王思聪留一分钱”,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有网友称王健林海外2500亿资产分明是给王思聪留的,虽然现在大幅缩水,但是1000多个亿还是有的。
只是现在万达还没有真正的日落西山,看看王思聪还在国内就知道了,不然,王思聪早就出国去了。。。王健林的决断也是非比寻常,有权威人士这样评论“王健林是军人出身,干什么事儿给自己制定的时间表非常清晰,有自己的战略纪律。”看
看看近期王健林的动作就能看出这一点,该决断的时候王健林毫不手软,万达网科大规模裁员一裁就是90%以上,该认怂的也不含糊,与敌人马云和解,出售万达电影10%以上的股份,让马云成为了万达电影的第二大股东。只是,王健林现在确实保不了原本计划留给儿子王思聪2500亿的海外资产了,之前王健林说的“不会给王思聪留一分钱”可能成为现实,这样看起来,马云帮助王健林实现了这一“承诺”!
昨天最大的互联网消息,莫过于阿里将以95亿美元的大手笔,全资收购饿了么。随后各种消息出来,有说饿了么对赌没成功被架空的,有说阿里投资去年就定下的,凡此种种,略过不表。
为了新零售而收购饿了么一说不太成立
至于动机,有一种较主流的说法:不少人认为阿里此举并非要和美团死掐,而是有意以此布局和发力新零售。
他们的主要依据有两点:1、假如只是要和美团对打外卖市场,饿了么现在就能应付,阿里没必要花这么多的钱去全部控股,毕竟地主家的余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2、新零售是阿里未来的战略重点,而饿了么的本地配送团队与新零售商家的本地订单简单就是完美百搭。
这种说法看起来很有道理。新零售概念如今仍然红火,阿里也确实为了新零售四处收购,远的如银泰,近的如大润发、欧尚的母公司高鑫零售。而从线下零售企业到消费者之间,确实需要有成熟的落地配送团队给连接起来,早前在电商市场阿里就是在吃亏之后才重视物流做的菜鸟网络,这次应该算是未雨绸缪。
不过这样问题也来了,如果只是为了给新零售商家实现本地订单配送,有必要投入95亿美元把饿了么全部买下来吗?要知道饿了么的自营配送团队在平台业务中并不占多数,蜂鸟配送等第三方众包服务商才是配送主力军。阿里投资历来非常精明,显然不可能为了院子里的几棵枣树花高价把整个院子买下来。
再说,与其花95亿美元买小半支落地配送团队,还不如直接把蜂鸟配送给收了,价格便宜量还足。当年京东收购达达,只用了2亿美元+业务、资源就搞定了近50%的股份。要是看不上其他第三方平台的话,或者让菜鸟网络直接整合一个新的落地配送团队出来,其成本也会小得多。
因此,新零售一说并不非常站得住脚。我倒是觉得阿里收购饿了么的目的没有那么复杂,它就是为了帮助旗下的新口碑阻击美团,防止它在生活服务市场做大做强。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体量惊人,阿里无法忽视美团
外卖两大巨头——美团和饿了么,现在都不能用外卖O2O平台来简单概括。登陆这两个平台,除了订外卖,还可以下单购买生鲜果蔬、酒水饮料、日用百货等商品,类目还在逐渐丰富。一键下单就能快速送货,对于越来越宅的消费者来说,真的是再方便不过。朋友圈的一位小帅哥就说,因为比淘宝还方便他现在几乎不上超市,连纸巾、锅碗瓢盆都在饿了么买,以至于每年在饿了么的消费,比淘宝、天猫、京东全部加起来还多。
或许他是个特殊情况,但却清楚地展示了一个大趋势: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与电商平台构成了竞争关系,消费者在本地生活平台消费得多了,就会分流掉电商平台的业务。
与饿了么相比,美团定位自己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要更早一些。近年来美团四处出击,把业务扩张至电影演出、休闲娱乐、酒店旅行、便民服务等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大型零售商业,美团已经把触手伸到了阿里想进入或已进入的所有生活场景之中。美团的敌人并非阿里一个,但美团却是阿里未来扩张之路上的最重要对手。试想一个美团的重度使用者,他在美团订了外卖就不会在口碑再订,在美团买了电影票就不会在淘票票再买,在美团订了酒店就没必要再上飞猪。
目前电商对于零售商业市场的整体渗透率可能在15%左右,这意味着线下的零售商业市场四五倍于线上。再把美容美发、娱乐休闲、家政体育等各种服务算进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体量更加庞大,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也是为何美团估值高达300亿美元的原因之一。倘若美团将来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上形成先发优势,并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话,那么将成为比肩BAT的超级巨头,可能再反过来渗透阿里现有的核心业务——电商。毕竟商人天生逐利,哪家平台有用户有流量,商家和品牌就会很自然集中到那里。
作为投资者阿里一方习惯全面掌控,而作为被投资者的美团则是出名的刺头,双方矛盾由来已久。尽管阿里之前投资并仍然持有美团的少量股份,但美团实际已经选择站队腾讯,与阿里形成了对立局面。事实上,自从阿里重启新口碑之后,阿里和美团之间的商战便已经打响。
饿了么对于阿里的重要性:流量大于业务本身
目前阿里阵营中,支付宝和新口碑都有生活服务平台的类似定位。不过二者又有所差异化,支付宝偏向于流量分发,而新口碑才是业务落地的平台。所以除了限时推广外,饿了么的入口在支付宝的口碑下面;而滴滴和淘票票的入口却直接在支付宝的首页。
从业务层面来看,阿里的新口碑与美团几乎完全一样,显得针锋相对。唯一的区别就是,与美团相比口碑少了外卖业务,目前其外卖业务由饿了么提供。
对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来说,外卖不仅仅是一个大业务,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有消息称美团现在日订单突破了1600万单,这意味每天至少1600万UV的精准流量。美团正是通过外卖业务的高频购买来为其他低频业务进行导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如今美团的各条业务线除了网约车因政策原因受阻外,其他都搞得有模有样,外卖业务的导流有它的一份功劳。
阿里天生对什么最感兴趣?流量,流量还是流量,有流量就有用户,有用户就能带来交易和利润!饿了么据说日订单也达到了1000万,如果能把这1000万的精准流量导入到新口碑平台中,那么对相关其他业务就会有较大的带动作用。这可能才是阿里最为看重饿了么的价值部分。
阿里现在持有饿了么30%的股份,为了加强控制,将其全面融入口碑的体系之中,这30%的比例并不保险。因此,阿里干脆将饿了么全部吃下,以减少今后整合业务的阻力。当然,这也表明了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上的决心,值得美团重视。
有消息称,在收购饿了么之后,阿里会将其与新口碑深度整合。我估计,阿里应该会选择新口碑作为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品牌,毕竟饿了么这个名字与外卖的关系太过于紧密,反而不利于进行大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