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家庭,离我们有多远?
亲爱的各位家长朋友,这次我们谈一谈学习型家庭。
一、看看“学”“习”这两个汉字的本意
北师大的伍新春老师曾经做过非常精彩的解读。我们看看繁体字“ ”
,上半部分,是一个典型的左中右结构,体现了汉字的对称美,其中左右两边代表两只手,中间的“爻”是阴阳八卦中的一卦。算卦需要卦具,学习需要学具,因此“爻”可以解读为四根棍子,就如小学生学习数学时使用的小树枝、小石子,中学生学习科学时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
至于这两只手,可以有多种理解。
其一,代表一个人的左右手,左右手共同做事,体现了探究学习和操作实践,暗含着学习要“动手做”“做中学”。
其二,汉字具有以二代多的特点,如“林”“多”“从”,如此可以代表很多人的手,很多人在一起共同工作,体现了合作学习做事的内涵。
其三,也可以解读为老师的手和学生的手,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合作,体现了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父母的手和孩子的手,彼此互动,共同成长。
随着汉字的演变,后来的“学”字发展了,在字形上比较接近繁体“學”字和简体“学”字。比较前后两个“学”字可以发现,后来的“学”多了一个“冖”,这是屋顶的形象,它表明学生有了规范和固定的学习地点(教室),也从此才有了教师这一职业。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职业分工的标志,是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把学生限定在课堂这一学习场所里,只重间接经验的传承,则是学习观念上的一大退步,事实上,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堂,应该扩展到各自课外校外的非正规学习场所,就像我们正在进行的第九届亲子研学活动,很多同学和家长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等,这些地方更有趣、更生动,也更有吸引力。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人生的发展都有价值,两者不可偏废。我们主张并给双语的孩子们搭建阅读的平台,马上开张的全员读书周活动就是很好的舞台,正在进行的亲子研学旅行就是让孩子们走出去,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
我们再来看“习”字。“习”字原写作“
”,属于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日”,象征太阳;下半部分是“羽”,羽毛是鸟的象征。“习”字描述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情景:
太阳在下,小鸟在上。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小鸟已经展翅飞翔,太阳快要落山了,小鸟还在高飞。这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起早贪黑”吗?小鸟如此“起早贪黑”会不会很累很辛苦呢?没错,起早贪黑确实是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和努力,但是付出就是辛苦吗?关键看是自觉自愿,还是被动被迫的。
事实上,我们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的、自认为有价值的活动时,才会“起早贪黑”“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因此,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有价值的活动中,引导他们体会付出努力之后所带来的成功感、快乐感和满足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很容易想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包含了“学”和“习”两个过程,“学”表示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场所、各种素材来获得经验。“习”不仅有复习、温习的含义,更有实习、练习等含义。
总之,通过对“学”“习”两个汉字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文化智慧和教育内涵。
“学习”到底学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21世纪需要创新性的人才,三分之一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替代,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事”,这四大支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如果要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什么的问题在这里也已经非常明确了。
二、我们从孩子身上学到什么
有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养育孩子是一种自我牺牲,要花费时间,精力,甚至要牺牲自己事业,这种观点反映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焦虑。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已经成为很多家长耳熟能详的话。如果父母树立了和孩子同学习,共成长的理念,慢慢地就能体会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向孩子学习的过程。
意大利费卢奇先生写过一本书,《孩子是个哲学家》,他认为,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
从孩子对世界的专注之中,学会活在当下,学会全身心地付出;
从孩子执着于自己的方式之中,学会不带期望地与他人相处,不侵占他人的空间;
从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创造性之中,学会摆脱过去和经验的牢笼;
从与孩子的接触中,发现之前未曾意识到的自己的另一面;
从孩子的负面情绪中,观察到其中所折射的父母的潜在情绪;
从童言无忌之中,学会面对生活和自己的真实,拒绝谎言;
从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中,发现自己对待伴侣的态度,从而检省爱情之河的干涸;
从孩子的正义感和对于死亡的最初思考中,体验到对于生命的感激之情;
从孩子不厌其烦的重复游戏和探索中,学会缓慢、耐心和等待;
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般的问题中,学会创造性的思维;
从孩子的随遇而安之中,学会自发地生活;
从孩子的纯真之中,发现人际关系的美妙和日常生活的独特之处;
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明白坚持和意志的重要性;
从陪伴、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体味爱的无私和回馈。
三、给家长的两点建议
和很多的家长接触后,我发现,当下的家庭中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家长只要求孩子好好学,父母远离了学习;有的孩子因兴趣或其他原因,出现学不会或者不想学,父母要么逼着学,要么无可奈何,方法简单粗暴且无效。
和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注重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重视生活技能训练,我特别提醒大家,要敢于“用”孩子,让孩子有机会做家务,有机会为家庭做贡献,而不是“写作业去,别的事不用你管”。
其次是重视人际社会交往,教会孩子与人共处时,要多一些礼貌,少一些任性。与人共处的第一课是从家庭里开始的,当孩子为父母做了一些事情,父母要主动说“谢谢”;当父母有了不当的言行,要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这种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学习型家庭的关键在于父母的身教示范,当你端起一本书或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当你和家人讨论自己工作上的进修培训时,美好已经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