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从IT工程师到时尚设计师

想了很久,觉得还是应该把我的故事讲出来,或许对某些人会有些启发,说不定也能认识一些有共鸣的朋友。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找不到可以成为卓越的艺术资质,只有与生俱来的面对严酷现实,绝不放弃,坚持活下去的韧性。”安藤忠雄

这是我在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自传里读到的一句话。他那种非常人所有的毅力深深感动了我。我的职业经历与大师有一点点相似,在28岁之前找不到任何与艺术或者时尚相关的联系,所以我做服装设计师纯属偶然!

让我先讲一个小时候的故事吧。那是我在念初中的时候,当时体育是考试科目,5公斤铅球是其中一项。但我身高是个很大的劣势,记得上初一的时候我的身高还在公交车购票线左右。但我仍然渴望成为最好的那个。于是就从体育老师那里借了一个铅球。每天放学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练习,这种运动没有专业指导不大容易提高,所以一直没有什么进步,基本上都在7米左右徘徊。大概练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候,在一个偶然机会,我一下子投出将近11米的距离,而这对于一个矮个子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从那天以后每次投掷几乎都是10米以上。这种颇为神奇的事情在学校里从来从来没有发生过。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年之后在我接触时尚行业时,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重现了一次。体育考试的结果是我成了班级的最高分。我后来分析可能是身体在某一瞬间突然找到了一个效率极高的姿势并把它记忆下来了。

我大学念的是电子专业,毕业后幸运地去了华为。那时还正是华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我就在南部非洲市场待了将近3年。

2008年我回国,当时妻子刚在上海成立一家服装公司。毕竟是自己的事业,我便开始接触服装,渐渐萌生了和和她一起做的想法。但毕竟是完全不同的行业,2010年,我就申请去了巴黎一个服装学院学习服装商业课程,可能是外语口语不错,当时那个学校在中国仅录取了我一名学生。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冒险的选择,意味着我要丢掉自己的专业和已经取得行业经验,在30岁的时候从零开始。事实上,这个选择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在巴黎学习期间,有一次班里组织去看法国摄影师Jean Paul Goude的作品展,我碰到我们的教授就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教授,我为什么看不出这些作品好在哪里呢?”他却说:“这很正常,因为你是中国来的。”我领教过法国人的傲慢,但我还是厚着脸皮问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回答在中国你们没有受过艺术方面的教育。当时确实被刺激到了,我就决定把巴黎的博物馆和艺术馆都看一遍,结果却是看的越多越糊涂。但心有不甘,还是想看。

有一天大概是早上5点的时候,我当时正在看第N遍的梵高画册。当我再次目光再次触及《星夜》这幅作品时,好像突然被一股电流击中,在那一刹那感觉读懂了梵高的内心世界:我们夜晚熟视无睹的星空,在梵高眼中却是如此的绚烂甚至奇幻。他绝不是发了神经,而是那样的星空对他来讲才叫精彩。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并且一下子理解了书里面所有他的作品(我会单独写文章来介绍我是如何找到这种感觉的)。

从那之后,我好像开窍了,再看其他艺术家的作品,都能多少看出点门道。对时尚的感觉也一下子找到了感觉。

我像上了瘾似的,看完艺术馆,看服装店,巴黎本来就不大,一年多内几乎逛遍了巴黎大街小巷所有的店铺。

毕业典礼结束的当天,我就迫不及待的飞回了上海,想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公司里。回去后,我在公司里做过采购、生产、销售等几乎所有岗位,对服装的热情真正爆发也就是这个时候。时间久了,我就开始在头脑里构思未来我想做的的服装的样子:符合中国人气质,但又有国际时尚感的高档服装。正好,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刚在上海成立分校,所有的教育资源全部是原汁原味从米兰转过来的。于是,我又放弃工作去那里学习服装设计。没想到出奇的辛苦,眼看着班里的学生一个个消失。最后的收获还是让我足够满意,除了掌握到了我最想学的当今欧美主流的时尚创意过程,也使我的艺术和时尚触觉变得更加敏锐。

对我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课程之外的东西,Helmut Lang、Raf Simons、Alexander Macqueen、Christopher Kane、Marc Jacobs等服装设计师给我了我很大的影响(后面我会专门写文章来介绍他们)。法国设计师Hedi Slimane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他在迪奥Dior Homme的14场时装秀,以及他设计的那条剪裁极致,连卡尔·拉格菲尔德都拼命减肥要穿进去的窄腿牛仔裤。看Hedi的秀,就像看一场摇滚乐演出,从T台那些男孩们的超快步伐中,会让人忽视掉衣服的存在,感受到的只是他们不羁的态度。让我我明白了,对时尚来讲,态度要远比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元素来的重要,它不仅体现在服装上,还体现在人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之中,也明白了“Fashion is in the air,时尚在空气里”这句话的含义。

有次我去参观河南博物院,里面馆藏着大量的商代青铜器。通过观察这些古代祭祀用的容器,我仿佛能感受到当时气势恢宏的仪式感和商代人在神灵面前的敬畏和虔诚,这给了我很大的设计灵感,我把它做成了一个系列。我想表达一种外表内敛简单,内心却充满力量的感觉。很荣幸的是,这个系列被马兰戈尼选中参加了2015年秋冬上海时装周及2017年厦门国际时装周。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品牌。

时尚是一个不断自我迭代、推陈出新的过程,设计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事业。时尚行业看似光鲜亮丽,背后的付出外界常常无法体会。可能现在有一些人觉得服装行业已经过剩了,纷纷转行。而我却越来越坚信当初自己的选择。设计低劣、做工粗糙的东西是会越来越没有市场,但具有当代时尚感、符合中国人气质、做工精良的产品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自己童年在艰苦环境下那种总想多学一点多做一点的急切与顽固;大学电子专业中学到的严谨逻辑以及在华为经历的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等,这些看似与时尚不沾边的东西我慢慢都找到了它们的用处。

犹豫了很久,最后我还是决定要把我一路走来看到的、想到的或者受到的启发分享出来,哪怕能给一个人带来好处也行。这个事情本身对我自己相信也是一种激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故事:从IT工程师到时尚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