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新视野》内容简介
本书分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实践、未来的展望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多元智能理论概述、25年后的回顾、超越智能:人类的其他珍贵能力、通往教育的桥梁、理论和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幼儿智能的早期培育、小学阶段的项目教学法、学科理解的多元切入点等。
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霍德华·加德纳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具有8项智能,包含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强调,虽然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每个人只有其中的某几种。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大多数人可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内涵中发现自己的多项长处。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或优势组合,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智能或智能组合来学习任何课程,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根据智能的多元性,可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
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并非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主观臆造,而是基于“正常儿童与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信息”、“脑损伤条件下认知能力受损的情况”、“对特殊群体的研究资料”、“对某种能力独特发展历程的研究”等八项智能的判据而形成的,只有那些满足全部或大多数判据的,才被认定为是一种智能。由此,加德纳目前确定了语言、数理逻辑、身体动觉、音乐、空间、人际、自我认知、博物认知、存在等九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是针对于传统智力测验(结果即称之为IQ)所产生的不良社会后果的。传统智力测验法认为,IQ值处于100-120之间为正常人,小于100则是低能儿,高于120则为天才。但这种智力判定法遭到了许多事实的反证。比如,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据测智力只有90几,是传统意义上的低能儿,他最终却能连续担任两届美国总统;许多老师眼中的差学生,语文数学都不及格的,后来却能在绘画、音乐、舞蹈、体育乃至商界卓有成就;还有一些一无所长、游手好闲的人,靠着拍马溜须、逢迎钻营的本领,照样过得有滋有味。为什么,因为传统的智力测验法只关注了人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忽视乃至摒弃了其它的智能种类。如果人们这种测量方法,当IQ值不佳时,便当成是世界末日,从此失去生活与发展的动力,后果将不堪设想。
多元智能理论的初衷
是希望人们不要把智能的种类局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种,而是放眼宽广,以免阻延和忽视了其它智能的开发。同时,他也反对用传统的测量法和势利眼来对待可能存在于人们身上的智能强项,因为这正是传统智能认知的弊病所在。
加德纳教授对于世界各地许多学校曲解他的理论,将多元智能割裂开来进行培养,并运用传统的考试测量的方法来界定智能发展的程度的做法,是非常反感的,因为当年他正是囿于“统一制式与统一测试之偏向于那些拥有语言智能强项和逻辑-数理智能强项人”的教育现状而提出反其道行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只是他学者修养较高,批评的措词温文尔雅,要是鲁迅先生,早就“投枪匕首”了。他希望,学校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挖掘和发展他们的特长——即智能的强项。而且,评价的时候,也能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做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他强调,智能的研究应该用来调动人们的长处,以帮助他们学习重要的内容,而不是当作另一种分类排队的方法。从现实中的一些案例得知,别说跟艺术门类联系比较紧密的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等难以用传统的测试方法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就是智力测验方法所针对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所评判出的结果也未必能衡量和预测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与社会成就。比如少年作家韩寒与蒋方舟,在学校和老师那里,肯定是“低能儿”,但却在主要依赖语言智能强项的文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许多著名作家拿来高考试卷解答,往往只能达到五六十分;还有许多所谓的“数学白痴”,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却远远超过了那些理科的优秀生。因此,加德纳说,每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多元智能给我的启示
《多元智能新视野》中告诉我们:'通过多元智能而教'要求我们的课程在努力使不同智力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理解这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和'评价观',将有助于教师理解并积极地实践课堂教学活动。
天生我才必是有用。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因材施教,而我们老师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发挥个体的优势智能,从而带动弱势智能发展,把强项迁移到其他领域。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取才前提下的'天生我才必有我用'也只能是失意的人自我解嘲和宽释罢了,但是多元化机会却是每一个人的机会!但是要想让学生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我用'这一点却是困难的。由于现在学校里基本上还是通过标准化正规考试来评定学生的智力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的多元潜能;学生也早已习惯用成绩好坏来给自己定位,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就是做什么都行的能手,而成绩差就干什么都不行,这样便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成绩好的,自信,全面发展,成绩差的,自卑,全面落后。原本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本身有一些特长,譬如唱歌不错,但因为成绩不好,所以不敢出声,不敢在很多人的场合展现自己,埋没了自己的才能。他也不会为自己有某些特长而感到骄傲,很不自信,做事也小心翼翼,那么,我们该怎样改善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给每一个孩子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智能优势的机会,在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中,变'扬长避短'为'扬长补短',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天生我才必有。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不能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他们的智能,更不能一棒子打死。义务教育不仅要完成为学生今后各方面发展打基础的任务,而且应该着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此,教师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而我们看待学生,也应由以关注'你的智商有多高',转为关注'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一个学生的智商可以测试,但一个学生的智能是不能通过笔来做文章的。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