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做自媒体

同是做自媒体_第1张图片

看到同是做自媒体,就进来了,说实话。私募工场做的时间不长,也没有赶上公众号的红利期,再加上本身并不想把这个公众号做的太商业化了,所以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纯量化投资类的分享,有时候自己写,但大多时候是转载,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写太费精力,偶尔写一点可以,但每天都写这么专业的文章,不用三天就疯掉了,(量化投资需要的知识都很专业,包括数学,机器学习,计量经济学,人工智能算法等)而且,既然要写,就该对所写的策略和交易负责,所以,除非自己手边没有要办的事,那么,就可以静静的写点什么了,但大多时候,又很忙,因为除了微信公众号,还有上百个线上微信群,qq群,还有每周好几场次的线下分享会(私募工场每周在北京都有线下分享会,而且其他城市的分享会也正陆陆续续筹备),而这些所有的事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做,所以,从很大程度来说,很分心,很想潜心做自己的量化研究,做FOF研究,但是,每当有空了,总是就精疲力尽了,但是又不想停下来不做,有时候,跟朋友说,做微信公众号跟抽鸦片一样,会上瘾,的确是这样,总觉得,这个事一旦开了头,就得负责任的更下去,不为什么,哪怕就为了那些还在关注的朋友们的期待。但是说实话,真心累,这种累不是那种大汗淋漓的累,是神经衰弱类的脑类,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虽然转载来的文章,我也要一字一字的过一遍,甚至对于文章的出处,作者以及文章中的时间,事件,策略的时效性等等都要尽可能的先去核实,有的时候,原本选定了某篇文章要放今天更新,但在核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地方有疑惑或者未能联系上原作者,那么就暂停,直到核实到位了,再做推送,所以,我的文章从来不讲究时效性,我只有一个目的。真实。实用。前天的分享会上,还说,我做的不是量,我做粘性,做一个将彼此更贴近的互相了解的平台。因为公众号名是私募工场,所以我的用户也是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当然,有很多高管,基金经理都在关注,所以,我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线下分享会,纯公益,纯开放的,纯交流式,每周定时定点,慢慢的大家都习惯了,到时间就去老地方,我们一起讨论讨论近期的策略风格,一起谈谈市场的下一步形势,如果有朋友有心得体会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某家私募近期有新的研究结果了,也和大家分享分享,总之就是营造了一个学习交流氛围很浓厚的宽客圈子,因为我知道,做宽客,做交易很枯燥,经常会转牛角,所以很有必要跟同业或者同行不同业者交换思路,同时,在每期的分享会上,我作为平台搭建者,作为公众号运营人,我最大的想法就是尽可能的去了解各私募基金的投资风格,熟悉他们的人文性格,因为,私募基金不同于公募,很难通过一些定量的评级去了解透彻,必须经过长期的了解,跟踪才能发现并挖掘出真正的优秀私募基金,才能更好的更恰当的为优秀私募基金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才能真正的为FOF机构筛选标的做出更理性的决策,而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更是需要耐心坚持的,如果说,一开始做公众号是因为兴趣使然,而后来真的就是习惯,就是一种责任和对大家的信任的不辜负,时至今日,看到巴老今天提出这个问题,都觉得这也许就是这群人的使命感,一代人对自我认可的追求和个人价值观的表现欲。n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是做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