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关于BES上,暑期学校中学到的浅显的分析流程
①我所了解的BOSS与BOSS配置
②我所了解的BESIII MC(蒙卡模拟)
③关于模拟,重建的具体步骤
关于颜色标记:红色:需要弄懂,和结课作业有关,并且很简单
蓝色:需要和别人讨论,关于理解的问题,可能是物理
绿色:不了解但是估计以后用不到
这是我第一次来南山清暑期学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来,在来之前徐老师一直说学的东西可能我们以后用不太到,其实是不怎么支持我们来的,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毕竟之前自己在这里的时候,看的更多的可能是南山清的关于ROOT的课件,说实话仅仅是ROOT的话,如果不是要求要分析BES的东西的话,仅仅是ROOT,想学的可能还不如C++多,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太naive。
首先可能要小小的吐槽下徐老师,虽然讲的物理上的很多东西都是BES上的东西,但是了解下BES在做什么,了解下他们是怎么做的,其实没什么不好吧,而且说实话虽然课时相对来说要短一些,但是老师们上课的水平确实是高的,比如李金老师的探测器,他可以说是看着BES长大的,我觉得是我现在听过的最好的探测器的课了,可以一开始因为在准备自己的报告错过了很多,我是傻逼,报告也没有讲好,是不是应该好好学英语了呢?而且可以和不同的人交流,毕竟不算这次的话,可能不会和这么多的人在一起交流了吧。当然我也比较宅,也没有交流太多。但是还是觉得几位老师讲的很好啊!根本没有必要因为ROOT已经学过,在物理上以后用不到就没有听的必要,这么说其实collaboration meeting好多以后也不一定用的到。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能去听STAR的暑期学校。也不知道有没有。
书归正传,这种日记体的东西显然不是我个傻逼跑到CSDN这个地方来写记录的目的,要不干吗不去小号的空间写XD,这个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南山清留个备份,记录下自己的学习,毕竟以后可能就和BES无缘了,也有可能和高能物理无缘了(很有可能),说实话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嘛,不能用不想活了来做自己不想学习的借口吧23333
Let`s the recording begin
在BES上,用来提交作业,运行作业的一个工具(软件?我也不太清楚应该具体叫什么)BOSS(BESIII Offline Software System ) , 现在对于他的使用,我现在只是知道 1)提交作业 2)通过jobOptions来让自己模拟或者重建数据 3)分析包似乎也是要用这个来提交,我现在还没研究透。
上图是马旭宁老师的课件中的关于BESIII的软件系统的示意图,私以为还是比较清楚的,只是我不会用。。。。
上图是这几天中我们在在干的事情大大致的流程,其中我不会用(不了解)的有:set CMT ; set CVS ;check out TestRelease ,在学习中稍微有所了解的是后三项,但是我还是没法单独的来写analysis code
这是BES上面的一个分析包的结构,其中cmt是当你把一个包拷过来用之前的时候需要配置环境用的,在我们用的账号的里面,有个脚本是用来将一个包拷过过来并且自动将其中的一些路径等问题给修改的与当前目录所匹配,关于这个脚本的分析会在后面的博客中写到。同时requirement这个文件是干什么用的我也不知道。。。。。。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有个命令经常见到:source,这个命令是来做什么的?其实他和常见的./shellscript 作用是类似的,只不过source是在当前的shell中执行这一个命令,执行完之后整个shell的环境就被改变了。而./shellscript这个命令的作用是新建一个子shell来执行其中的命令,而子shell是在父shell中运行的,所以继承了父shell中的所有的配置,但是子shell中的东西不一定能回到父shell中去。大概是这样,以后再应用中有的话再写。
BOSS提交作业的命令:
前台交作业:boss.exe jobOption.txt(在这里这个txt文件是必须按照这个格式来的,还是只是需要一个按照格式来写作的文本文件?我猜是后者)
后台提交作业:boss.condor jobOption.txt
查看作业:hep_q -u 查询
在BESIII上关于蒙卡的步骤主要就是上面说的这几步,分别产生对应的让rtraw,dst,最后通过Ana的文件来将重建出来数据读出到人皮root文件中,在我的印象中,感觉这几步分别对应STAR上的:
1、rtraw->STAR上mudst/picodst文件之前的东西。模拟探测器的探测过程,产生一个模拟出来的,总数、过程已知的从探测器直接得到的各种信息
2、dst->mudst/picodst 相当于对信息的初步记录,但是信息太多,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整理
3、root->Heavy ion中的minitree 和 raw.root文件 这些已经从dst文件中读取出来的关于粒子的信息,再用来做分析用的文件。
上面三条是在我的理解下的对STAR和BESIII的一个对应,不知对错,需要交流,感觉这里的蒙卡模拟,就是让探测器按照我们的想法,生成一堆数据,然后再去用这些已知的数据来对我们探测器的效率什么的进行模拟,那么是不是我接下来要做的PhiV模拟和Efficiency study也是这一样的流程呢?毕竟杨驰之前说过embedding这个事情,是要和探测器哪里说得,我觉得很有可能,或者是自己用HIJING来产生。
相空间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意义?
首先来看一个 run simulation job的提交文件:
其中:
1内的是 对于要模拟的过程的描述 从上到下分别是:质心系能量,能量损失(我理解不太明白,可能是在这个衰变过程的能损???我觉得不是),第三个忘了,第四个是开盖这个产生子(可能不对)(你是不是傻逼。。。。四个量三个没记住。。。。。)
2内的是对模拟这个过程需要的衰变卡,关于衰变卡在稍后再说,我的理解中他是一个描述衰变的方式以及过程的文件。
3内的是随机数种子,毕竟这还是个模拟,需要个种子。
4内的是run number 这个是告诉说要还原到这个run中的探测器的环境
5是生成的文件文件名,可以在文件名的前面加上路径来指明生成的文件的存放路径,不写默认是在当前目录
6是event数,在simulation这一步的时候必须指定,但是在rec的时候可以不指定,-1则默认读取让rtraw文件中的所有的event。
上图中就是在重建的 joboption 文件中的内容,有个疑问就是在重建的过程中,那个随机数种子是干什么用的?
关于衰变卡:
#
Decay psi(2S)
1.0000 J/psi pi+ pi- JPIPI;
Enddecay
#
#Decay J/psi
#1.0000 e+ e- PHOTOS VLL;
#1.0000 mu+ mu- PHOTOS VLL;
#Enddecay
End
这是的衰变卡,在上面的部分是第一步
的衰变的衰变道的描述,第二部分是
的两个衰变道的描述,其中前面的数字是分支比,后面是衰变产物的描述, 在最后面的东西是干嘛的我就不知道了。。
这是另一个用相空间生成的衰变卡的写法。因为对这个东西的过程我不懂,所以说不知道这个衰变道是干什么用的。但是也是对帅标的描述,衰变卡可以在$BESEVTGENROOT/share/DECAY.DEC中查找到
关于产生子:
这是马旭宁老师的PPT中的关于产生子的描述,在这里先照搬,在我的理解中,产生子就是一个用来模拟产生数据的工具,在这里有几个疑问:
1、他是Geant4或者一个基于Geant4 的东西吗?这个产生子和Geant4有什么关系?
2、应该怎么用这个decay.dec中的东西?如果是确定的话要直接来采用吗?
对于这次南山清的作业,因为师兄已经写好了脚本,所以说自己没有什么要干的,只是交几次作业而已,而这个作业的脚本也是师兄已经写好了的,整个流程
1、boss.condor jobOptions_sim_psip.txt (这个脚本已经修改事例数为5000)产生自己需要的衰变道,在这个过程中
2、boss,condor jobOptions_rec.txt(重建自己生成的rtraw文件)
3、用ana文件来从2中生成的dst文件中来读取数据,用来分析。
这应该是模拟这一步的流程,我不知道明天(7.22)我能不能搞懂这个流程,希望能搞懂
GLHF
BES的分析包里面是一个从数据的样本中来筛选出来信号事例的程序,其中每个分析包(工作细胞太萌了!!!XD)大致结构如下图
有一个很需要借鉴的地方其实就是关于程序的版本,其实在我自己分析中,我也会改出来很多个版本,我在想其实我应该花一些时间来制定一个自己的关于版本的规则,并且在其中记录每个版本我修改了什么,这个应该怎么做呢?手下我觉得提交的脚本要改一下,是不是这样的结构比较好点
这样的话就可提交作业的目录和code目录分开,这样我每次修改可以从farm上下载下来最新的分析包,然后需要再上传之前留下记录,这个记录的事情可以用脚本完成么?用python或者什么脚本来将每个版本中的某个地方记录,甚至可以用python脚本来提交作业,然后记录,而不是现在这样,随意性太大
再说回BES,在配置完了分析包后,还是要用boss来提交作业。这个配置的过程是用的师兄写好的脚本来一键配置,这个怎么一键配置之类的还是要好好研究,配置过程:
然后就是具体的来写分析程序了,,,,头好大,不会写也不想写。。。。。(那么要你何用啊喂。。。。你来这里干嘛啊喂。。。。。///(这不是在努力总结让他别白来了么(小声)))
然后在
这个地方吧。。。。因为今天下海。。。有点累。。。。不太想研究了。。。。说实话真的是自己傻逼,要不是自己告诉惠子广厚在这,,,他也不会扑上去,这样的话我和老闫两个人玩也能自由和爽。(记得要写要分析!!!!!!)
7.22更新
今天是在海边玩了一天,好爽啊,果然在海里泡着就是爽,羡慕威海校区的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泡海澡好爽啊,羡慕在海边的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机会留在青岛
其实自己在现在的学习中有一个问题我没有想明白,我是想继续去做高能物理呢?还是想通过高能物理这个学习的过程来掌握足够多的技术?其实要是做高能物理的话,其实很多时候要更加关注的应该是物理上的东西,而技术上的东西就是另一个方向。也就是沈付旺和梅金成的选择,是要对整个硬件上和技术上关注的更多还是在物理上关注更多,这是个问题。我并没有想好,就像华哥说的,很迷茫,但是比别人更迷茫。
昨天说的是在BESIII上面的提交作业等的流程,注意,这只是一个流程,也就是说是一个随便换个人就能做的体力活,还是要想办法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书归正传。
每天都在说做分析,做硬件,那么都是在做什么呢?做硬件似乎很好理解,这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那么分析呢?分析什么东西?说实话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在看这个Au+Au@54GeV的信号是在干什么,可能杨驰之前给我发的那个PPT是有用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在54GeV,每个GeV有什么不同?说实话,DIS可能我会有点浅显的了解,但是对于重离子我完全没有什么概念,感觉自己很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回过头来说BES,BES上面测得东西有什么?就我现在的了解,老师们的介绍,我觉得比较多的是①粒子的质量的精确测量②分支比的测量③各种新的共振态(粒子?)
说道共振态分支比之类的东西,我这几天一直,其实也不是这几天,大概是好久了吧,好几个概念一直不是很明白①什么是相空间?相空间有什么意义?②对于各种误差(不确定度)的引入是因为什么,这个可能是因为我基础课学的太差了罢③dalitz图是个什么意义?
好累啊,明天写吧,。。。。。。我是傻逼,没有按计划完成事情
7.28更新
昨天回了青岛,算是结束了这次的南山清,不知道今年还能不能再去威海,泡着好舒服啊
其实还是那个问题,要知道在分析什么。想想还是按照课件来吧,感觉这样会让自己写起来更舒服点吧。。。。(主要是思路断了)
算了重新开个帖子吧
感谢马旭宁、沈培迅两位老师的指导!
希望明年的南山清能够听到更有用的报告!
希望能有一天参加STAR的暑期学校,或者能去collaboration meeting 看一下
Wztbxl
2018.7.21/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