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

文章目录

  • 1.基本概念:程序、进程、线程
    • 1.概念
    • 2.使用多线程的优点
    • 3.何时需要多线程
  • 2.线程的创建和使用
    • 1.线程创建的两种方式
        • 比较创建线程的两种方式:
    • 2.Thread类的有关方法
    • 3.线程的调度
    • 4.线程的优先级
  • 3.线程的生命周期
  • 4.线程的同步
  • 5.线程的通信
  • 6.JDK5.0新增线程创建方式

欢迎作客我的个人博客.

1.基本概念:程序、进程、线程

1.概念

  • 程序(program)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用某种语言编写的一组指令的集合。即指一段静态的代码,静态对象。
  • 进程(process)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或是正在运行的一个程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它自身的产生、存在和消亡的过程。——声明周期
    • 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
    • 进程作为资源分配的单位,系统在运行时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不同的内存区域
  • 线程(thread),进程可进一步细化为线程,是一个程序内部的一条执行路径。
    • 若一个进程同一时间并行执行多个线程,就是支持多线程
    • 线程作为调度和执行的单位,每个线程拥有独立的运行栈和程序计数器(pc),线程切换的开销小
    • 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相同的内存单元/内存地址空间—> 它们从同一堆中分配对象,可以访问相同的和对象。这就使得线程间通信更简便、搞笑。但多个线程操作共享的系统资源可能就会带来安全的隐患
  • 并行与并发
    • 并行:多个CPU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比如:多个人同时做不同的事情
    • 并发:一个CPU(采用时间片)“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比如:秒杀、多个人做同一件事情

2.使用多线程的优点

背景:以单核CPU为例,只使用单个线程先后完成多个任务(调用多个方法),肯定比用多个线程来完成用的时间更短,为何需要多线程呢?
多线程的优点:

  1. 提高程序的相应。对图形化界面更有意义,可增强用户体验
  2. 提高计算机系统CPU的利用率
  3. 改善程序结构。将即长又复杂的进程分为多个线程,独立运行,利于理解和修改

3.何时需要多线程

  • 程序需要同时执行两个或多个任务
  • 程序需要实现一些需要等待的任务时,如用户输入、文件读写操作、网络操作、搜索等
  • 需要一些后台运行的程序时

2.线程的创建和使用

1.线程创建的两种方式

  • 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
    1. 创建一个继承于Thread类的子类
    2. 重写Thread类的run() —> 将此线程执行的操作声明在run()方法中
    3. 创建Thread类的子类的对象
    4. 通过此对象调用start()
  • 声明一个类,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run()方法
    1. 创建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
    2. 实现类去实现run()方法
    3. 创建实现类的对象
    4. 将此对象作为参数传递到Thread类的构造器中,创建Thread类的对象
    5. 通过Thread类的对象调用start()

比较创建线程的两种方式:

开发中,优先选择: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

原因:

  1. 实现的方式没有类的单继承的局限性
  2. 实现的方式更适合来处理多个线程有共享数据的情况

联系:

  1. Thread类也实现了Runnable接口
  2. 两种方法都需要重写run(),将线程要执行的逻辑声明在run()中

2.Thread类的有关方法

  • void start(): 启动线程,并执行对象的run()方法
  • run(): 线程在被调度时执行的操作
  • String getName(): 返回线程的名称
  •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设置该线程名称
  • static Thread currentThread(): 返回当前线程。在Thread子类中就是this,通常用于主线程和Runnable实现类
  • static void yield(): 线程让步
    • 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把执行机会让给优先级相同或更高的线程
    • 若队列中没有同优先级的线程,忽略此方法
  • join(): 当某个程序执行流中调用其他线程的join()方法时,调用线程将被阻塞,直到join()方法加入的join线程执行完成为止
    • 低优先级的线程也可以获得执行
  •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 (指定时间:毫秒)
    • 令当前活动线程在指定时间段内放弃对CPU控制,使其他线程有机会被执行,时间到后重排队
    • 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
  • stop(): 强制线程生命周期结束,不推荐使用
  • boolean isAlive(): 返回boolean,判断线程是否还活着

3.线程的调度

  • 调度策略

    • 时间片

    • 抢占式:高优先级的线程抢占CPU

  • Java的调度方法

    • 同优先级线程组成先进先出队列(先到先服务),使用时间片策略
    • 对高优先级,使用优先调度的抢占式策略

4.线程的优先级

  • 线程的优先级
    • MAX_PRIORITY: 10
    • MIN_PRIORITY: 1
    • NORM_PRIORITY: 5
  • 涉及的方法
    • getPriority(): 返回线程优先级
    • setPriority(int newPriority): 改变线程的优先级
  • 说明
    • 线程创建时继承父线程的优先级
    • 低优先级只是获得调度的概率低,并非一定是在高优先级线程之后才被调用

3.线程的生命周期

  • JDK中用Thread.State类定义了线程的几种状态
    1. 新建:当一个Thread类或其子类的对象被声明并创建时,新生的线程对象处于新建状态
    2. 就绪:处于新建状态的线程被start()后,将进入线程队列等待CPU时间片,此时它已经具备了运行的条件,只是没分配到CPU资源
    3. 运行:当就绪的线程被调度并获得CPU资源时,便进入运行状态,run()方法定义了线程的操作和功能
    4. 阻塞: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被人为挂起或执行输入输出操作时,让出CPU并临时中止自己的执行,进入阻塞状态
    5. 死亡:线程完成了它的全部工作,或者线程被提前强制性的中止或出现异常导致结束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2wkTp9Fv-1592579800305)(en-resource://database/589:1)]

4.线程的同步

方法一:同步代码块
synchronized(同步监视器){
//需要被同步的代码—>操作共享数据的代码
}
说明:

  1. 操作共享数据的代码,即为需要被同步的代码
  2. 共享数据:被多个线程操作的变量
  3. 同步监视器,俗称:锁。任何一个类的对象,都可以充当锁
    要求:多个线程必须共用通一把锁

方法二:同步方法
如果操作共享数据的代码完整的声明在一个方法中,我们不妨将此方法声明为同步的

  1. 同步方法任然涉及到同步监视器,只是不需要我们显示的声明
  2. 非静态的同步方法,同步监视器是: this
  3. 静态的同步方法,同步监视器是:当前类本身

package com.atguigu.java1;

/**
 * 使用同步机制,将单例模式中的懒汉式改写为线程安全的
 */
public class BankTest {

}

class Bank {

    //私有化构造器
    private Bank() {

    }

    private static Bank instance = null;

    public static Bank getInstance() {
        //方式一:效率稍差
//        synchronized (Bank.class) {
//            if (instance == null) {
//                instance = new Bank();
//            }
//            return instance;
//        }
        //方式二:效率更高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Bank.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Bank();
                }
                return instance;
            }
        }
        return instance;
    }
}

线程的死锁问题

  • 死锁
    1. 不同的线程分别占用对方需要的同步资源不放弃,都在等待对方放弃自己需要的同步资源,就形成了死锁
    2. 出现死锁后,不会出现异常,不会出现提示,只是所有的线程都处于阻塞状态,无法继续
  • 解决办法
    1. 专门的算法、原则
    2. 尽量减少同步资源的定义
    3. 尽量避免嵌套同步

Lock(锁)

  • 从JDK5.0开始,Java提供了更强大的线程同步机制——通过显示定义同步锁对象来实现同步。同步锁使用Lock对象充当
  •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接口是控制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的工具。锁提供了对共享资源的独占访问,每次只能有一个线程对Lock对象加锁,线程开始访问共享资源之前应先获得Lock对象
  • ReentrantLock 类实现了Lock,它拥有与 synchronized 相同的并发性和内存语义,在实现线程安全的控制中,比较常用的是ReentrantLock,可以显示加锁、释放锁

提问:

  1. synchronize 和 lock 有什么异同?
    相同:二者都可以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不同:synchronize 机制在执行完相应的同步代码以后,自动释放同步监视器
    lcok需要手动启动同步(lock()),同时结束同步也需要手动实现(unlock())
    优先使用顺序
    Lock -> 同步代码块(已经进入方法体,分配了相应资源) -> 同步方法(在方法体之外)

5.线程的通信

涉及到三个方法:
wait(): 一旦执行此方法,当前线程就进入阻塞状态,并释放同步监视器
notify(): 一旦执行此方法,就会唤醒被wait的一个线程。如果有多个线程被wait,就唤醒优先级高的那个线程
notifyAll(): 一旦执行此方法,就会唤醒所有wait的线程

说明:
1.只能出现在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
2.调用者必须是 同步代码块 或 同步方法 中的 同步监视器,否则出现异常
3.这三个方法定义在Object类中

面试题
sleep() 和 wait() 异同?
相同点:

  1. 一旦执行方法,都可以使得当前的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不同点:
  2. 两个方法声明的位置不一样:Thread类中声明sleep(),Object类中声明wait()
  3. 调用的要求不同:sleep()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场景下调用,wait()方法必须使用在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
  4. 关于是否释放同步监视器:如果两个方法都使用在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sleep()方法不会释放锁,wait()会释放锁。

经典例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 生产者(Productor)将产品交给店员(Clerk),而消费者(Customer)从店员处取走产品,店员一次只能持有固定数量的产品(比如:20),如果生产者试图生产更多的产品,店员就会叫生产者停一下,如果店中有空位放产品再通知生产者继续生产;如果店中没有产品了,店员就会告诉消费者等一下,如果店中有产品了再通知小给者来取走产品
  • 这里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
    1. 生产者比消费者块时,消费者会漏掉一些数据没有取到
    2. 消费者比生产者块时,消费者会取相同的数据
package com.atguigu.java2;

/**
 *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

class Clerk{
    private int num;

    public Clerk(int num) {
        this.num = num;
    }

    public int getNum() {
        return num;
    }

    public void setNum(int num) {
        this.num = num;
    }
}

class Producer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Clerk clerk;

    public Producer(Clerk clerk) {
        this.clerk = cler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clerk) {
                if (clerk.getNum() < 20) {
                    clerk.setNum(clerk.getNum()+1);
                    System.out.println(getName() + ":生产了1件产品,当前共有" + clerk.getNum());
                }else {
                    try {
                        System.out.println("当前商品数量: " + clerk.getNum() + ",停止生产,等待消费");
                        //大于20等待
                        clerk.notify();
                        cler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class Consumer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Clerk clerk;

    public Consumer(Clerk clerk) {
        this.clerk = cler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clerk) {
                if (clerk.getNum() > 0) {
                    clerk.setNum(clerk.getNum()-1);
                    try {
                        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getName() + ":消费了1件产品,当前共有" + clerk.getNum());
                }else {
                    try {
                        System.out.println("当前商品数量:" + clerk.getNum() + ",停止消费,等待生产");
                        clerk.notify();
                        cler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public class Produc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erk clerk = new Clerk(0);

        Producer p1 = new Producer(clerk);
        p1.setName("生产者1");

        Consumer c1 = new Consumer(clerk);
        c1.setName("消费者1");

        p1.start();
        c1.start();

    }
}

6.JDK5.0新增线程创建方式

新增方式一:实现Callable接口

  • 与使用Runnable相比,Callable功能更强大些
  1. 相比run()方法,可以有返回值
  2. 方法可以抛出异常
  3. 支持泛型的返回值
  4. 需要借助 FutureTask类,比如获取返回结果
  • Future接口
  1. 可以对具体 Runnable 、 Callable任务的执行结果进行取消、查询是否完成、获取结果等
  2. FutureTask是Future接口的唯一的实现类
  3. FutureTask同时实现了Runnable,Future接口。它既可以作为Runnable被线程执行,又可以作为Future得到Callable的返回值

步骤:

  1. 创建一个实现Callable的实现类
  2. 实现call方法,将此线程需要执行的操作声明在call()中
  3. 创建Callable接口实现类的对象
  4. 将次Callable接口的实现对象作为参数传递到FutureTask构造器中,创建FutureTask的对象
  5. 将FutureTask的对象作为参数传递到Thread类的构造器中,创建Thread对象,调用start()
  6. 获取Callable中的call()的返回值

新增方式二:使用线程池

  • 背景:
    经常创建和销毁、使用量特别大的资源,比如在并发情况下的线程,对性能影响很大
  • 思路:
    提前创建好多个线程,放入线程池中,使用时直接获取,使用完放回池中。可以避免频繁创建销毁、实现重复利用
  • 好处:
    1. 提高响应速度(减少了创建新线程的时间)
    2. 降低资源消耗(重复利用线程池中的线程,不需要每次都创建)
    3. 便于线程管理
      corePoolSize: 核心池的大小
      maxim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
      keepAliveTime:线程没有任务时最多保持多长时间后会终止

线程池相关API

  • JDK5.0起提供了线程池相关API: ExecutorService 和 Executors

  • ExecutorService : 真正的线程池接口。常见子类ThreadPoolExecutor

    1. void execute(Runnable command):执行任务/命令,没有返回值,一般用来执行Runnable
    2. Future submit(Callable task):执行任务,有返回值,一般用来执行Callable
    3. void shutdown():关闭连接池
  • Executors: 工具类、线程池的工厂类,用于创建并返回不同类型的线程池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可根据需要创建新线程的线程池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n): 创建一个可重用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一个只有一个线程的线程池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n): 创建一个线程池,它可安排在给定延迟后运行命令或定期的执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