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空间与路径——与朱顺炎谈大公司创新

一款成熟的互联网产品要如何做创新?近日,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旗下虾米音乐发布了全新的“音乐电台”产品,应用AI技术为用户智能化推荐歌曲,从“人找音乐”到“音乐找人”,打造不同场景、情绪和偏好“千人千面”的听歌体验。

在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这个以创新作为唯一业务方向的组织中,每一天,每个人,都在产品中发掘着创新机会,寻找创造风口的灵感。虾米音乐等成熟产品迭代创新功能,VMate、天猫精灵、夸克、唱鸭等不同领域的新产品不断涌现。

创新的空间与路径——与朱顺炎谈大公司创新_第1张图片

在大公司做创新,尤其是在诞生出天猫、淘宝、支付宝、钉钉、盒马的阿里巴巴做创新,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朱顺炎有自己的方法论:靠信心和耐心,去追求自然而然的结果。“把可能性创造出来是最让我兴奋的。

近日,作者有机会与朱顺炎面对面,洞悉到他关于大公司创新中路径与空间的思考,以及如何在大组织中为创新松绑,发挥组织能力的优势,极致追求用户价值的方法论。

“老兵”掌舵创新:不能慢,不能急

阿里各个事业群总裁中,朱顺炎算是最年长之一,自称“老顺”,另一个是盒马事业群的“老菜”,都是“老兵”。

毕业即创业、在互联网界闯了25年的朱顺炎,从业历程也算顺风顺水,硕士毕业后创业做移动互联网产品,认识了雷军,2004年雷军投资了他的公司。再后来,他加入UC成为合伙人,负责UC市场推广和商业化体系搭建。

阿里收购UC后,朱顺炎掌管过阿里妈妈、阿里移动事业群、阿里大文娱新媒体业务。现在,他是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顺风顺水的大图下面,也有各种失败的尝试,“老顺”曾说,大学毕业至今,光失败的项目就十几个。

“老菜”做盒马,“老顺”负责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或许也因为他们俩的“老”,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态,不同领域的产品兴盛衰微见过太多,吃过,见过,自然有耐心,创新的事,不能慢,不能急。

任命朱顺炎的邮件里,张勇说,“创新和变化就是阿里的基因。我们的组织只有不断创新、变阵,在发展中成长,在战斗中培养人,才能持续创造一个又一个风口”。

早期有淘宝、天猫、支付宝,近两年有钉钉、盒马,承载阿里巴巴创造未来的使命,掌舵人可以说压力山大。

“反正都这么老了,我很有耐心,不用在今天非要证明自己。” 朱顺炎经常如此自嘲。过往的创业经验让他坚定决心,只有面向未来,追求用户价值。而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为年轻人搭建实现他们梦想的舞台,做创新项目的门槛和磨刀石。

在动作上,朱顺炎出手迅速,重组后仅一个月,大动作调整升级组织,将创新业务事业群划分UC、天猫精灵、书旗、X-LAB、VMate等七大事业部。

创新的空间与路径——与朱顺炎谈大公司创新_第2张图片

(印度最火的短视频平台之一VMate)

 

用户是检验创新的唯一标准

与其他事业群不同,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张勇没有给KPI。

大公司的创新业务确实不应该有KPI,这是对创新的宽容,但其实这也意味着更为严苛的挑战。张勇肯定不是做甩手掌柜,给了足够空间和自由度,顺炎也必须做出成绩出来。

一位VMate员工回忆张勇在一次团队沟通中谈到如何看创新业务,“老逍说道,创新业务还是要靠自己的轨迹,按照自己市场的轨迹去走,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KPI数字,也不是一个年度目标达到没达到。

不设KPI也意味着,对创新业务事业群的绩效考核不是来自阿里集团,而是来自用户与市场。大公司的创新,更应该由用户和市场来检验,打破自有业务的路径依赖。

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目前包括UC及旗下移动创新业务、天猫精灵、阿里音乐、阿里文学等,看起来与阿里的零售业务关联并不深。创新对大公司来说,是必选题。阿里的业务推进与今天,也是一次次持续创新的结果。

这两年,阿里创新投入不断加码,譬如2017年云栖大会成立了阿里巴巴达摩院,研究各种前沿科技,达摩院计划是未来投入1000亿。达摩院是前沿科技的研究探索,创新业务事业群则更多是应用层面产品落地的创新探索。

阿里创新事业群也做出不少业绩,譬如天猫精灵,它在国内智能音箱市场领先,譬如UC在印度孵化的小视频社区产品VMate经过一年多的发展,VMate月活用户超过3000万,在Google Play的累计下载量已经达到1亿次。此外,还有唱鸭、夸克等新产品。

创新的空间与路径——与朱顺炎谈大公司创新_第3张图片

音乐弹唱产品唱鸭

朱顺炎认为,在组织机制的保障下,极致追求用户价值,不为公司生存压力浪费时间,不被短期利益所诱惑,这是创新事业群有可能胜出最大优势。而系统打造组织能力则成为他的核心工作。

大公司创新:平衡路径与空间

阿里有个容忍“有价值的浪费”的传统,高管轮岗和鼓励内部创新都是“有价值的浪费”。

“很多事情不做就不会发生,做了就有机会,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谁也无法真正清楚的解释成功的原因。”朱顺炎说,所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正确的事情发生。

大公司的内部创新,需要平衡路径与空间,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路径依赖。《创新者的窘境》将创新分为“持续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很多大公司都有“持续性创新”的能力,在原有赛道上做创新迭代,但事实上创业公司之所以能够击败许多成功巨头公司,却是“突破性创新”。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创新的空间与路径——与朱顺炎谈大公司创新_第4张图片

“阿里是个经济体,经济体要多元化,需要空间,阿里对空间的追求高于对路径的追求。”朱顺炎说。这也是为什么会设立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的原因。在创新业务事业群,产品看起来是五花八门,有音乐,有智能音箱,有文学阅读,有浏览器和搜索,也有短视频,这是个群落,拥有足够的包容性,足够空间,只要有想法,想尝试,就要给机会去做,在好的时候保留一部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起作用的火种,就算不成功,复盘的价值也是有意义的。

回顾自己互联网从业历史,朱顺炎觉得创业者要成功的三个要素是:好奇心、执行力以及跟高手过招。对他来说,就是“让年轻人实现他们的梦想,而不是我有什么点子让大家去创新”,他能做的,就是给年轻人空间,协调阿里的资源,或许还要用自己的经验给出些指导,也就是“服务者”。

阿里创新事业群年会上,朱顺炎给大家做了一个“回归创业状态,再干五年”的承诺,希望带着大家到达新高峰,对他,还有创新事业群员工,以及阿里来说,创新需要耐心,注重过程,更要有好的结果,他能做的就是,做好各项充分的准备,然后,让正确事情发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新的空间与路径——与朱顺炎谈大公司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