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man_ford算法可以存在负权回路,是因为其循环的次数是有限制的因此最终不会发生死循环;
但是SPFA算法不可以,由于用了队列来存储,只要发生了更新就会不断的入队,因此假如有负权回路请你不要用SPFA否则会死循环。
Bellman-Ford算法
- 时间复杂度O(nm),n表示点数,m表示边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m(a,x) memset(a,x,sizeof a)
#define inf 0x3f3f3f3f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510,M = 10010;
int n,m,k;
int dist[N],backup[N];//backup数组用来备份
struct Edge{ //边,a表示出点,b表示入点,w表示边的权重
int a,b,w;
}edges[M];
// 求1到n的最短路距离,如果无法从1走到n,则返回-1。
int bellman_ford(){
mm(dist,inf);
dist[1]=0;
// 如果第n次迭代仍然会松弛三角不等式,就说明存在一条长度是n+1的最短路径,由抽屉原理,路径中至少存在两个相同的点,说明图中存在负权回路。
for(int i=0;i inf/2) return -1;
return dist[n];
}
int main(){
scanf("%d%d%d",&n,&m,&k);
for(int i=0;i
SPFA算法
- 时间复杂度:一般情况下为O(m),最坏情况下为O(nm)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m(a,x) memset(a,x,sizeof a)
#define inf 0x3f3f3f3f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5+10;
int n,m;
int h[N],w[N],e[N],ne[N],idx;
int dist[N],vis[N];
void add(int a,int b,int c) {
e[idx]=b,w[idx]=c,ne[idx]=h[a],h[a]=idx++;
}
int spfa() {
queue q;
mm(dist,inf);
dist[1]=0;
q.push(1);
vis[1]=1;
while(q.size()) {
int t = q.front();
q.pop();
vis[t]=0;//从队列中取出来之后该节点st被标记为false,代表之后该节点如果发生更新可再次入队
for(int i=h[t]; i!=-1; i=ne[i]) {
int j=e[i];
if(dist[j]>dist[t]+w[i]) {
dist[j]=dist[t]+w[i];
if(!vis[j]) { //当前已经加入队列的结点,无需再次加入队列,即便发生了更新也只用更新数值即可,重复添加降低效率
q.push(j);
vis[j]=1;
}
}
}
}
if(dist[n] == inf ) return -1;
return dist[n];
}
int main() {
scanf("%d%d",&n,&m);
mm(h,-1);
while(m--) {
int a,b,c;
scanf("%d%d%d",&a,&b,&c);
add(a,b,c);
}
int t = spfa();
if(t == -1) puts("impossible");
else printf("%d\n",t);
return 0;
}
转载自orzorz大佬
分析
终于来到SPFA算法了!之前已经说明过了Bellman_ford算法 ,我们今天说明的SPFA算法仅仅只是对该算法的一个优化。
Bellman_ford算法会遍历所有的边,但是有很多的边遍历了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只用遍历那些到源点距离变小的点所连接的边即可,只有当一个点的前驱结点更新了,该节点才会得到更新;因此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将创建一个队列每一次加入距离被更新的结点。
值得注意的是
- st数组的作用:判断当前的点是否已经加入到队列当中了;已经加入队列的结点就不需要反复的把该点加入到队列中了,就算此次还是会更新到源点的距离,那只用更新一下数值而不用加入到队列当中。
即便不使用st数组最终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使用的好处在于可以提升效率。 - SPFA算法看上去和Dijstra算法长得有一些像但是其中的意义还是相差甚远的:
1 Dijkstra算法中的st数组保存的是当前确定了到源点距离最小的点,且一旦确定了最小那么就不可逆了(不可标记为true后改变为false);SPFA算法中的st数组仅仅只是表示的当前发生过更新的点,且spfa中的st数组可逆(可以在标记为true之后又标记为false)。顺带一提的是BFS中的st数组记录的是当前已经被遍历过的点。
2 Dijkstra算法里使用的是优先队列保存的是当前未确定最小距离的点,目的是快速的取出当前到源点距离最小的点;SPFA算法中使用的是队列(你也可以使用别的数据结构),目的只是记录一下当前发生过更新的点。
3 Bellman_ford算法里最后return-1的判断条件写的是dist[n]>0x3f3f3f3f/2;而spfa算法写的是dist[n]==0x3f3f3f3f;其原因在于Bellman_ford算法会遍历所有的边,因此不管是不是和源点连通的边它都会得到更新;但是SPFA算法不一样,它相当于采用了BFS,因此遍历到的结点都是与源点连通的,因此如果你要求的n和源点不连通,它不会得到更新,还是保持的0x3f3f3f3f。
4 Bellman_ford算法可以存在负权回路,是因为其循环的次数是有限制的因此最终不会发生死循环;但是SPFA算法不可以,由于用了队列来存储,只要发生了更新就会不断的入队,因此假如有负权回路请你不要用SPFA否则会死循环。
5 由于SPFA算法是由Bellman_ford算法优化而来,在最坏的情况下时间复杂度和它一样即时间复杂度为 O(nm)O(nm) ,假如题目时间允许可以直接用SPFA算法去解Dijkstra算法的题目。(好像SPFA有点小小万能的感觉?)
6 求负环一般使用SPFA算法,方法是用一个cnt数组记录每个点到源点的边数,一个点被更新一次就+1,一旦有点的边数达到了n那就证明存在了负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