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1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其实人跟树一样,越是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这来自尼采语录的两句话,用来形容对梁宁30讲最大的触动甚为合适。

小学被教育以考试100分为目标,中学被教育以被重点大学录取为目标,大学被熏陶以大公司就业为目标,工作被激励取得业绩为目标,生活......。在目标的牵引下,集中精神,汇聚资源,攻克难关,取得成绩。

那目标实现后呢?往往短暂的满足感过后就是持续的空虚。而后,被迫立马寻求下一个更刺激更大的目标,来回循环。

目标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落得一个疲惫的感觉?

因为,我们习惯于一个“被”字。被教育,被熏陶,被宣传,被营销,在各形各色的外表被包装绚丽夺目的目标下,不断地竭尽全力,往返奔跑。自所以累,是因为这些目标的本质是他人的目标,而非我们内心渴望或者淳朴如玉真实的自我目标感。

人之为人,人的属性很大一部分是社群动物,与不同人的接触注定了很难完全保留自我。习惯了,生活工作就被束缚于“被目标”的空虚感了。

越往高处,根要伸向黑暗的地底。以前我喜欢把它简单解读为基础打牢。听了梁宁,现在更喜欢把后半句理解为对自己内心存在感的寻道。习惯于外间目标的唾手可得,内心目标可能已经掩藏在黑暗的森林里很久,要想遇到真正的自己,就要不怕寂寞,不畏内心的未知恐惧,开启开往内心森林寻求存在感的旅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