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中的帧间间隔(SIFS/PIFS/DIFS)

一、IEEE 802.11标准的MAC子层分为两种工作方式:分布协调功能(DCF)方式和集中协调功能(PCF)方式。

1、分布协调功能(DCF)

DCF 方式:(不使用基站)是 MAC 中最基本的介质接入控制机制。DCF 机制基于 CSMA,并以RTS/CTS 握手机制作为辅助的介质访问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利用载波侦听机制,适用于分布式网络

分布式网络:没有中心节点,由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节点互联而成。网中任一点均至少与两条线路相连,当任意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通信可转经其他链路完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网络易于扩充。

802.11中的帧间间隔(SIFS/PIFS/DIFS)_第1张图片

2、集中协调功能(PCF)

(使用基站)适用于具有中央控制器的网络中。


二、帧间间隔(IFS: interframe space)

为了尽量避免碰撞,802.11规定,所有的站在完成发送后,必须再等待一段很短的时间(继续监听)才能发送下一帧。这段时间的通称是帧间间隔IFS。帧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该站要发送的帧的类型。高优先级的帧需要等待的时间较短,因此可以优先获得发送权,但低优先级帧就必须等待较长的时间。若低优先级帧还没来得及发送而其他高优先级帧已发送到媒体,则媒体变为忙态因而低优先级帧就只能再推迟发送了。这样就减少了发生碰撞的机会。至于各种帧间间隔的具体长度,这取决于使用的物理层特性。

IFS提供对无线介质访问的不同优先级来进行划分的,不同优先级按照IFS的时间长短来进行划分,时间越短,表示其对应的优先级越高,帧间间隔的时间从小到大列出如下:

1、SIFS:短帧间间隔

SIFS是最短的时间区段,用来间隔需要立即响应的帧,如控制帧(RTS/CTS/ACK)等。在帧交换顺序地两次传输之间使用最短间隔,可以防止其它正在等待介质的站点试图使用介质。

2、PIFS:集中协调功能帧间间隔,只能够由工作于PCF模式的站点来使用。

3、DIFS: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只能够由工作于DCF模式的站点来使用。

4、EIFS: 在前一帧出错的情况下,发送节点 不得不延迟 EIFS 而不是DIFS时间段,再发送下一帧。

802.11中的帧间间隔(SIFS/PIFS/DIFS)_第2张图片

                         (IEEE 802.11标准)CSMA/CA协议工作原理图


为什么信道空闲,还要再等待一段时间DIFS呢?

就是考虑到可能有其他的站有高优先级的帧要发送。如果有,就要让高优先级帧先发送。


802.11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是停止等待协议(stop-and-wait:每发送完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分组),是一种可靠传输协议。发送方必须等待对方的确认帧。但802.3有线局域网的传输是不可靠的,发送方把数据发送出去就不管了(当然若检测到碰撞是必须重传的),如果需要可靠传输则由高层负责。

你可能感兴趣的:(水声网络,N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