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家书

父亲家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晨晨:

        这是一封迟到的信。其实早就萌动了给你写信的念头。那次送你回来,回想你坐在车上神伤的表情,就几次想动笔倾诉我的不安。这次送你到车站,眼望着你恋恋不舍而又匆匆消失在人流中的身影,我的眼有些湿润,泪虽没流出,却流在了心里。那时有几次,我在怀疑我为你做出的选择是错误的,我甚至觉得自己真的那么残酷无情么?为什么要把女儿送到遥远的千里之外,送到那冰天雪地的高寒之地?我的选择非冲动之举,我是经过认真的理性思考过的。是的,我们尽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一所好的二本院校,我尽可以把女儿留在身边,如果这样做了,我们目前彼此都会免去许多伤离痛别的愁绪。但不用我解释,相信你会理解为父为母的一片苦心。我是不信成龙成凤的,但我要说,人这一辈子要接受高等教育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最好的。你母亲没有赶上机会,我接受的教育从现在的层次来看也是三流的。


父亲家书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次回来,你没有向父母抱怨,其实我知道你在感情上很苦;你与我挥手道别,眼也红了,泪没流出,其实我也知道你很脆弱。外表的从容镇定,内心的依依眷恋,尤其是当我知道你向老师、同学尽情哭泣时,我的心中既痛伤又不安。从你出生至今日成人,随我身边而寸步不离,感情上真的不愿接受别离的事实。我有时甚至假想:哪一天你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向我宣布辍大学再读高中,我都有可能接受你的新选择,因为我会承认我为你的选择本身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

      然而我依然相信未来的事实:当四年之后,你拿回你拿回法学学士学位捧给父母看;当四年之后,你又迈上了攻读硕士学位的阶梯,或者走上了工作岗位——回顾这充满感情煎熬、充满艰辛汗水的历程,我们彼此是不是可以告诉天津的“父老乡亲”?是不是在祭奠奶奶时可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你如果成功,这成功之中含着这样一段宝贵的经历,你的优越感、自豪感,该是你一辈子最有价值的。

      我还相信这样一个普通的道理:雏鸟终要飞出巢,否则翅膀总稚嫩;孩子终要走出家,否则能力总欠缺。我并非摆出老师的架子训学生,我是把我的真情说给亲生女儿,因为我和你的妈妈,都曾有这样一段重要的经历:你妈妈十七岁下乡,在吕梁侯家渠,那一段时光最苦最痛最令人生如噩梦一般。但她曾多次向我说过,在山西,最怀恋的地方还是让她曾洒下泪水与汗水的下乡地;我十八岁读“三流”师范,住宿舍是十人并排躺的大通铺,吃食堂是十人合吃的一桶粥一盆菜,二十一岁我孤身去霍县,一呆三年,水土不服,春秋两季浑身起红疙瘩。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对这两个时间段的学习、工作充满留恋之情。那时的我们,与你现在不同的是因被动而走出谋生的第一步,我们所经受的苦和痛带着无奈。我为你选择走这一步,立意并非为你制造大苦大痛,本心是寻求人生的必修课——走出家门看世界,学知学能长才干。何况,你目前的条件,无论家里的经济支出,还是学校的食宿照应,此一时,彼一时,非同日而语。人活一辈子,有意无意的给自己添点苦痛,熬过苦痛就能酿造生活之蜜,生活之蜜须待四年时间,现在一晃八分之一就过去了。我为你担心的是设计好未来的八分之七的学业,或考研,或参加工作,都需要扎实的专业做支撑。不管有怎样的打算,都要仔细设计好起步阶段。我真诚地盼望我的女儿会设计好自己。


父亲家书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读初高中,我们似乎少有对你的称誉。自你离津,我觉得你在长大,一种肯定,一种夸耀,真是那么强烈。其原因之简单,是因为我教过一些高材生,北大的,清华的,但那并不是我真正的拥有,我真正的拥有是哈工程的女儿,一个精明、开朗的女孩,一个能料理好自己一切的女孩,一个能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女孩。其实做到这些,是因为你身上流淌着一个勤奋不辍和一个左右逢源汇聚了的血液,相信这种血液会为你带来生命的朝气、生活的勇气和人际关系的和气。入学仅两个月,你的这“三气”,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每次听你的电话,真的由衷的为你高兴和欣慰。


父亲家书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天气渐冷,昼短夜长。“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天天关注着天气预报,北京之后便是哈尔滨。这几日,哈尔滨气温忽升忽降,这更使我们牵挂你的冷暖,牵挂着你的健康。我们的家庭比上很不足,比之过去却有了较大的进步,所以我说,在生活上不要太节俭,即使尤其喜欢的衣服,也不妨适当破费置办点,打扮得漂亮点回天津,我们自然高兴啊。学习上的用书不要斤斤算计,该买要买,只是别买盗版的工具书。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只有十几本教材算不算合格?至于话费,头半年,想家,想老师,想同学,超支可以理解,只是学会控制,真不是怕花钱,花时废学最令人担忧。总之,一个独立的自己,需要你自己独立的调理。调理自己也是一堂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这个学分学校不给你打,但你要学会给自己打。


父亲家书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十一假期,你来得匆忙,走得也匆忙,加之来客人,天天忙乱中难以使我们三口坐下聊天吃饭,其实这样的日子今后也会越来越少。我和你母亲相伴相守,确少了一个“第三者”,多了一份无名的空落与缠绵的思念。白天,我们在应付着固定的“套子式”的工作;晚上,我们在静候着你的短信——是否今晚会有你的“约话”,盼望着听到你欢快而机敏的谈笑。

      絮絮叨叨写了一大堆,总有不尽意的,以后再抽暇写信给你。

      祝健康,进步

                                        父:张力

                                  2005年10月24日晚


父亲家书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