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 Guan读-依恋关系

#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心智化和互为主体性

1. Fonagy的出发点很有意义:如果婴儿是要去适应依恋对象来确保自己的依附关系,那么天然地,就需要有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注意和解释,逐渐发展出一种能力,能够把自己和他人都看作是具有心理深度的人——心智化的基础。

简单来说,尽管母亲尽了最大的努力,来优先满足婴儿的需求,但婴儿仍然可能确信妈妈不爱Ta,因为Ta哭了妈妈没有及时回应。当我们逐渐具备反思能力后,我们就会知道,妈妈没有随时理我,但妈妈不是不关心我,妈妈很爱我。

成人也如此,心智化水平低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个人说我不好,我怎么这么糟糕一无是处;但有反思能力的人会想,这个人又不了解我,他说我不好,有什么依据呢?可能真挺不开心的,但还是会觉得自己不错,并不会因为别人说糟糕就认为自己真的糟糕。

2. 反思能力缓冲了早期负面体验的影响——不仅是父母的反思功能,也包括孩子习得的反思功能。具备反思能力的父母,可以养育出安全型的孩子;具备反思功能的孩子,也会有一定的复原力,修复早期影响。

3. Fonagy描绘了三种主观模式:

* 心理等同,对应最早期发展阶段,信念和现实之间没有区别。

当我们受到不好的对待,我们就觉得自己真的是不好的、有错的。

* 假装模式,任何会引起焦虑和不适的都被否定掉,无论是外在世界还是自己的感受,躲进一个假装一切都好的逍遥世界当中。

比如在公司遭受到了不公正对待,那我就永远离开这些人,再也不来了,我就再也不会受到他们的伤害。

* 心智化模式,认识到自己的内在世界与现实是分开的,但又有联系;承认世界是复杂的,也认为我们拥有一定的力量,能够去影响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既不必完全屈从于外在世界带给我们的压力与要求,也不必逃离开、让世界无法影响我们。

心智化是从外在看自己,从内在看他人——真是很棒的总结。

4. 如何形成心智化的模式呢?

一种答案是:能够容纳孩子的痛苦感受,向孩子呈现「这些痛苦的情绪体验,其实是可以忍受和调节的」——首先承认并接纳,继而可以应对,同时是告诉孩子,Ta那藏在情绪背后的意图是可以被理解的。

孩子知道我的情绪和意图可以被理解,继而知道,我大概也有潜能去解读父母的情绪和心理。

我们先能从父母的眼中看到自己,继而看到自己与父母不同,然后能从自己的眼里看到他人,并且知道和允许自己与他人不同。

5. 【依恋系统】平衡「安全」与「探索」这两种需求,感到安全才能探索;【互为主体性】提升心理上的亲密感和归属感,满足理解与被理解的需求,只有我和你都是独立的主体,相互之间的理解才有意义。

「互为主体性」用非常通俗的方式来说,大概是:两人相处,并不是非得一个人主导,另一个人服从妥协,而是在一段关系当中,可以为两个人都留有空间。

在婚姻当中,人们常常认为是价值观/习惯/观念/门第差异,导致了分道扬镳,但有可能真正导致走不下去的,不是差异,而是无法为差异留出空间,来容纳两种意愿、两种对现实的看法、两个主体。

6. 从Bowlby说「依恋有生物基础」,到Ainsworth的「婴儿早期依恋」、Main的「成人依恋状态」和「元认知/反思性自我」,再到Fonagy及之后的「心智化」和「互为主体性」,整个可以串成一条脉络,来支持心理咨询和治疗:

咨询/治疗既可以被理解为重构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在心智化理论里也可以理解为重建或者激发个案的心智化能力,由心智化的能力,而产生人际之间的安全依恋;将自己和他人都视为主体,了解自己-他人的关系与边界,从而获得心理弹性和适应性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4 Guan读-依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