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传输层TCP协议的十个重要特性之连接管理机制(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 连接管理机制
    • 三次握手
      • 为什么不用两次?
      • 为什么不用四次?
    • 四次挥手

连接管理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 TCP要经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四次挥手断开连接

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是为了建立连接
1.验证通信双方发送能力和接收能力是否正常.
2.通信双方要协商一些重要参数.

第一次:
客户端 - - > 服务器 此时服务器知道了客户端要建立连接了
第二次:
客户端 < - - 服务器 此时客户端知道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了
第三次:
客户端 - - > 服务器 此时服务器知道客户端收到了自己的回应

到这里, 就可以认为客户端与服务器已经建立了连接.
下面就还是用之前的例子进行解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展示主机中真实的三次握手的详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不用两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行.如果没有最后一个ACK,此时主机B是无法知道自己的发送能力和对方的接受能力是否正常.

主要是为了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器,从而产生错误。
如果使用的是两次握手建立连接,假设有这样一种场景,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个请求连接并且没有丢失,只是因为在网络中滞留的时间太长了,由于TCP的客户端迟迟没有收到确认报文,以为服务器没有收到,此时重新向服务器发送这条报文,此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经过两次握手完成连接,传输数据,然后关闭连接。此时之前滞留的那一次请求连接,因为网络通畅了, 到达了服务器,这个报文本该是失效的,但是,两次握手的机制将会让客户端和服务器再次建立连接,这将导致不必要的错误和资源的浪费。
如果采用的是三次握手,就算是那一次失效的报文传送过来了,服务端接受到了那条失效报文并且回复了确认报文,但是客户端不会再次发出确认。由于服务器收不到确认,就知道客户端并没有请求连接。

为什么不用四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三次已经可以满足需要了, 四次就多余了,四次可以建立连接但是没必要,就是将三次的第二次分成两步就会需要传输两个包,这样效率就会低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其实跟我们日常的情侣分手一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次挥手只有在“延时应答”这种特殊情况的时候才会有合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IN是内核的事情.内核收到FIN就知道对方不会再继续发送数据了.
主机B的应用程序就会继续读取接受缓冲区中积压的数据,如果数据读完了,继续再读,就会触发异常. (异常相当于是从一个已经关闭连接的连接中读取数据,数据读完了才触发的)

丢包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java,网络协议,TCP,MODBUS&T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