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资治通鉴》[525]| 徐孺下陈蕃之榻——隐居不当官的名士故事

晨读《资治通鉴》[525]| 徐孺下陈蕃之榻——隐居不当官的名士故事_第1张图片


当时刚刚诛杀了梁冀,天下人都希望朝政能够焕然一新;于是位居三公之首的黄琼上疏弹劾平素贪污腐败的州牧、郡守,有十多人被处死或被流放。海内为之齐声叫好。

黄琼征召汝南人范滂进京为官。范滂自小砥砺清正廉洁的品德,受到人们的赞扬和钦佩。他出任巡查冀州的清诏使(皇帝派出的廉政特使),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那些劣迹斑斑的郡守、县令,听说范滂要来,纷纷解下印绶,主动辞官回家。范滂对贪官污吏的检举揭发,没有不符合众人心愿的。

诏令三公府属吏评议地方官为政得失,范滂弹劾州刺史、二千石官员以及他们的党徒二十多人。

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过多过滥,怀疑他挟私报复。范滂回答说:“如果我检举的不是贪婪卑鄙、奸邪暴虐,为民大害者,我怎么会让他们玷污我的简札!由于朝会日期紧迫,所以先捡马上就得处理的几个案件奏上来,其余的待我一一审查清楚再逐一上奏。我听说农夫把田里的草铲除了,秧苗就茂盛了;忠臣把贪官污吏清理了,国家政治就清明了。如果我的举奏有不实之处,我甘愿被公开处决!”

尚书无话可说。

[点评]

尽管如此,范滂还是难抑抱负难施的义愤,毅然辞官走人。后边在党锢之祸中,范滂死在狱中,仅33岁。范滂生命短暂,且职位不高,然而,名望很大,影响久远。个中原因,除了后面要说的奋不顾身、勇斗权贵的大义之外,就是他反贪治腐、嫉恶如仇的力度和成果。

尚书令陈蕃上疏推荐五位隐士:豫章郡人徐稚、彭城郡人姜肱、汝南郡人袁闳、长安京兆人韦著,颍川郡人李昙。汉桓帝备好安车(可以坐乘的小车)、赠以玄纁(代指帝王用作延聘贤士的礼品),礼貌周全的聘请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来的。

徐稚(字孺子)家境贫寒,春耕秋收,自食其力。他为人谦恭礼让,朴实仁义;当地人都佩服他品德高尚。三公府屡次征召,都被他回绝。陈蕃任豫章郡(江西南昌)太守,依礼请他出来署理功曹一职。徐稚面子上过意不去,便前去拜见陈蕃;可是一面之后便告退了,官儿还是不当。陈蕃性格方正、严峻,从不接待宾客;可是他特别为徐稚准备了一副坐榻。徐稚来了就从墙上取下来,两人促膝而谈;徐稚一走马上挂起来,谁也别想坐。后来徐稚又被推举为“有道”,在家里就被任命为太原郡太守;他仍不肯出山。徐稚虽然没有应诸位公卿的征聘,但是他不忘他们的知遇之恩;一旦听说他们之中某人去世了,一定会背着书箱子前去吊丧。他先在家里准备好一只烤鸡,把一两绵絮浸渍酒中,然后晒干,再用棉絮把鸡裹好。这就上路了。徐稚来到死者墓地,就在墓道外,用水浸泡棉絮,这就是酒了;白毛草坐垫子,将烤鸡摆上去,这就是菜肴了;再献上一斗米饭。洒酒于地,祭祀完毕,找一块石头将自己的名片压在墓道前,徐稚就走了;从不与丧主见面。

[点评]

著名的《滕王阁序》中,有怎么一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其中“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就源于这段历史故事。

姜肱和他的两个弟弟姜仲海、姜季江都因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而闻名;睡觉的时候三人常常盖一条被子。三人都不接受征聘。有一次姜肱和三弟季江结伴到郡府去办事,赶夜路,遭遇土匪劫道;土匪夺走他们的财物,连他们的衣服也给扒下来。土匪怕他们向官府报案,想要杀人灭口。姜肱说:“我弟弟年纪还小,父母疼爱有加,并且还没有定亲;你们要杀就杀我一个人吧,求你们把我弟弟放了。”姜季江说:“我哥哥是家里的嫡长子,家里不能没有他;况且我哥哥品德高尚、才华出众,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你们要杀就杀我吧,求你们把我哥哥放了。”土匪左看看右看看,似乎良心发现,举着的刀那边也下不去,干脆就把二人都放了。姜肱光着膀子走进太守衙门;衙役们感到奇怪,问他怎么回事。姜肱编故事蒙骗差役,到底也不说自己被打劫的事。那个打劫姜肱的强盗为姜肱的仗义所感动,亲赴精庐(读书讲学之所)求见征君(尊称不就朝廷征辟的士人),向姜肱叩头谢罪,并退还所有抢来的东西。姜肱不接受,坚决要把那些东西送给悔过的强盗,并且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一番,然后把他送走了。

[点评]

这个“姜肱大被”的故事也非常有名,几乎入选了所有的道德故事读本。

汉桓帝征不来姜肱,就诏令彭城地方官派画工去给姜肱写真,以便一睹其风采。姜肱躺在一间幽暗的屋子里,用被子蒙着脸,说自己患有晕眩病,不能受风。画工到底也没能一睹真颜,当然也就没法写真了。


晨读《资治通鉴》[525]| 徐孺下陈蕃之榻——隐居不当官的名士故事_第2张图片


袁闳是袁安的四世孙。他修身洁行十分刻苦,拒绝朝廷征聘。韦著隐居在家,讲习经书,教授弟子;不过问世事。李昙的继母脾气异常暴烈,李昙却更加恭谨孝顺;别管得到什么珍奇玩物、时鲜蔬果,李昙总是先拜奉母亲。乡里拿他做榜样来教育子弟要孝顺。

[点评]

汉恒帝刘志曾问陈蕃“徐稚、袁闳、韦著这几个人谁更优秀些?”,陈蕃认为还是徐稚更优秀些,他对袁闳的评价是 “闳出生公族,闻道渐训(袁闳出身名门,能在周围人的熏陶中吸收知识)”,这就是名族的底蕴了。而袁闳早早确定了自己的志向,虽然在旁人眼中有些特立孤行,但也了解他的高尚节操。《后汉书》评价他:少励操行,苦身修节。

汉桓帝又征召安阳县人魏桓,魏桓的乡里都劝魏桓应聘;魏桓说:“君子出仕为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现在后宫美女好几千,厩中御马好几万,左右权奸数不胜数;哪一样可以少点儿、减点儿、去点儿?”大家想想,还真哪一样也少不得,减不得,去不得。魏桓长叹一声,说:“如果我竖着走出去了,横着被抬回来了;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隐居不出。

[点评]

善于说话的人,寥寥数语便能把事情的缘由阐述得合情合理。

隐居现象,自古至今屡见不鲜。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深层次讲,原因各有不同。同样都是隐居者,有的是对时弊不满,有的是对历史负责,有的是自鸣清高,有的是故弄玄虚,有的是逃避现实等等。也就是说,有正当的隐居,亦有不正当的隐居。像魏桓这样憎恨丑恶势力、不愿同流合污的隐居,只要把道理说清楚,往往能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资治通鉴》[525]| 徐孺下陈蕃之榻——隐居不当官的名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