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向认知转型 选择混合云路径

认知, 云, 两个关键词, 它们的一种关联是——“认知能力以云的形式交付”。

2016年10月,IBM高级副总裁、IBM系统部总经理罗思民(Tom Rosamilia)接受本刊采访时说,IBM现在是一家正向认知转型的企业,这些认知的能力是以云的形式交付出来的。

认知

不久前,也是在2016年10月,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兼CEO罗睿兰(Ginni Rometty)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演讲,题为《转型,奔向认知商务时代》。罗睿兰说,大部分信息,如图片、视频,是非结构性的,以往计算机对这类问题无能为力,IBM认知系统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对这类信息的消化和解读。

罗睿兰表述的“非结构性信息”即大数据的原初定义,而机器认知属于人工智能话题。可以说,IBM向认知转型,正是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蓬勃发展这一时代特点的回应。更进一步,IBM还希望在“认知”的筐子里装进尽可能多的东西。罗睿兰说,人工智能只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她以沃森(Watson)技术平台为例,说Watson不仅能够在电视问答节目中展现“智能”,而且能帮助医生读病历、诊断和治疗。

罗思民对本刊也举了Watson的例子。IBM已经让Watson阅读了2500万页文献——这非人力所能及。罗思民说,机器认知的价值正在于此。比如医疗行业,每一天都有很多新文章发布,从业人员不可能有时间来消化所有文章。矛盾——数据生成量之大、出版文章之多和人类个体吸收能力之间的矛盾——出现了。IBM进行测试,研究人类看到相关知识后做出决策的过程,然后使用Watson技术平台来模仿人类的获取信息并决策的行为,向医生提出建议。有了机器的帮助,医生不需要花漫长的时间读需要消化的信息,而是根据机器的建议做决策。据罗思民说,Watson读完所有相关信息,提出的建议里会出现一些新想法,很可能是医生以前没有想到的。

IBM认为,认知和学习系统象征着一个计算新时代。历史就此分为过去和未来:过去,计算意味着编程,基于规则——类似“A事件产生,则采取B行动”的规则;未来,认知系统能够处理和学习大量很多信息,得出结论,把结论交给专业人员——医生、股票经纪人等等。

混合云

罗思民执掌IBM系统部,他的关切在于,在IBM理解的“认知时代”背景下,系统部如何更新基础架构技术,为IBM的整体战略服务。“整体战略”包括认知的战略、向云转型的战略和以行业为重的战略。罗思民说:“机器学习从加速计算中受益匪浅。可以看到Power处理器技术和加速器技术结合,比如和NVIDIA(英伟达)的GPU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学习功能。处理器和GPU结合提供了认知时代里所需要的系统性能。”

在IBM看来,混合云是通往更强认知能力的主干道;用罗思民的话来说,就是“混合云在定义我们的未来”。罗思民说:“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行业的IT系统都在走向混合云方式,这表示,他们要么已有的本地IT系统上运行,要么会接入一些公有云环境。”接着罗思民例举了三种“混合”形式:一是对运行在不同平台(包括本地和不同云平台)的程序和应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可称为“整合混合”;二是在云环境中进行应用开发,并最终在一个本地环境中将其投入生产;三是用混合实现应用的可迁移性,某个应用既可以在本地运行,也可以在需要时在公有云环境(如IBM Bluemix云)里运行。

而另一种对混合云的需求,即通过混合云带来“爆发能力(bursting capability)”(指在本地运行能力达到极限后通过使用云计算来进一步增加能力),罗思民认为其实在他接触的客户中并不常见。

2016年9月,IBM公司宣布推出多项“云就绪”系统、服务和解决方案,以简化混合云环境中的数据、应用和服务。新的混合云产品组合包括:面向云的Power系统,特点是融合了基于OpenStack的云管理和弹性消费模型,帮助客户将IT基础架构转换成一个能够处理AIX、IBM i和Linux工作负载的本地云;面向云的z系统,这是一个运维产品,可提供有关云操作的分析洞察;IBM Spectrum数据复制管理和保护解决方案,此次更新扩展了面向混合云的方案,可集成多个云对象存储选项。

IBM为推行其混合云战略,打造了一个成长中的开放式生态系统。目前Canonical、Hortonworks、Mirantis等知名公司已经参与其中。罗思民说,IBM和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和美国都建立起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以支持云服务。

采访中,罗思民介绍了两个中国本地客户使用LinuxONE的案例:IBM和百洋药业一起建立的“菩提医疗云”系统,以及IBM和华夏快线为四川南充当代运业公司搭建的电子客票服务系统。他说:“我们为认知而设计。”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IBM向认知转型 选择混合云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