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敏捷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类专业最重要的平台课程之一,主要面向基本没有编程经验的大一新生,旨在引入计算思维、培养程序设计思想和编程技能[1]。然而,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在短短一个学期内熟练掌握编程技能有一定的挑战性。惯于接受应试教育的学生会发现将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不太容易,尤其是用计算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难以适应
[2]。同时,程序设计基础也是能力需求密集型课程,部分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中感到挫败;或者是能听懂和理解课程,但却在实际编程时无法完成任务[3]。众所周知,工科课程以理论知识讲授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因此教师在教授这类课程时不但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设计阶段化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良久受益的可持续竞争力。知识通常是显性的、容易传授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容易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概念性评测表现出来;而能力往往是隐含的,需要更加综合的题型来尝试评估。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常用编程题、程序填空题等间接测试。由于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学生的学习程度往往参差不齐,照本宣科、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案显然是不可取的。然而,如何将培养能力融入知识化的大学课程中至今还是一个开放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敏捷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